新疆的信仰变迁:从佛国到新月之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09:53 1

摘要: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历史上,这里曾是佛教、萨满教、景教等多元宗教交织的“佛国”,而自10世纪起,伊斯兰教逐渐扎根并成为主导信仰,从佛寺林立到清真寺遍地,这一过程历时六个世纪,涉及政治博弈、文化融合与宗教革新,塑造了今日新疆的宗教与社会格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历史上,这里曾是佛教、萨满教、景教等多元宗教交织的“佛国”,而自10世纪起,伊斯兰教逐渐扎根并成为主导信仰,从佛寺林立到清真寺遍地,这一过程历时六个世纪,涉及政治博弈、文化融合与宗教革新,塑造了今日新疆的宗教与社会格局。

公元前1世纪,丝绸之路的驼铃声中,佛教沿着中亚的草原与绿洲传入新疆。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中转站,于阗国成为西域佛教中心。高僧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均途经新疆的于阗、疏勒等地,留下了《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等珍贵文献。此时的新疆,寺院林立,克孜尔千佛洞、吐峪沟石窟等艺术瑰宝见证了佛教的鼎盛。

唐代,佛教在新疆达到巅峰。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高昌国“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五千余人”,疏勒国“佛寺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佛教不仅本土化,还与祆教、摩尼教等宗教交融,形成独特的西域佛教文化。

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西迁的回鹘人进入新疆。他们最初信仰摩尼教,但因佛教在当地根深蒂固,逐渐改信佛教,形成了回鹘佛教文化。

此时,阿拉伯帝国东扩,中亚伊斯兰化浪潮开始冲击新疆。毗邻的喀喇汗王朝成为伊斯兰教东传的关键推手。

9世纪中叶,波斯萨曼王朝内乱,纳斯尔王子逃至喀喇汗王朝避难。随后他在阿图什建立新疆第一座清真寺,并将喀喇汗王子萨图克发展为穆斯林。910年,萨图克借助中亚穆斯林武装政变夺权,开启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其子继位后,于960年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建立政教合一政权,并对佛教徒进行迫害。

喀喇汗王朝以“圣战”名义扩张,11世纪初攻灭佛教王国于阗,摧毁佛寺、屠杀僧侣,佛教在南疆逐渐消亡。1124年建立的西辽虽遏制了伊斯兰教北扩,但未能逆转南疆的宗教格局。13世纪,蒙古西征后,新疆陷入察合台汗国与蒙古贵族的混战。蒙古统治者虽最初信仰萨满教,但为巩固政权,纷纷皈依伊斯兰教。这一时期的宗教传播充满血腥与博弈。

14世纪,东察合台可汗秃黑鲁帖木儿为巩固权力,皈依伊斯兰教并大规模强迫蒙古部族改宗,但基层民众的信仰转变仍需漫长过程。其继任者继续推行宗教清洗,攻占吐鲁番、哈密等地,逐步铲除北疆的佛教势力。这一时期标志着新疆伊斯兰化的全面转型。此后建立的叶尔羌汗国延续察合台汗国的伊斯兰化政策,蒙古贵族与苏非派结合,建立“依禅”制度,宗教领袖直接参与政权。

16世纪,中亚纳格什班迪耶教团的和卓家族进入南疆。此后,阿帕克和卓以“圣裔”身份吸引信众,形成“白山派”与“黑山派”两大势力。双方借助准噶尔蒙古与清廷博弈,掀起长达百年的教权争夺。乾隆年间,大小和卓之乱被平定,但宗教权威依然深入民间,麻扎崇拜与苏非道堂成为基层信仰核心。这一时期,伊斯兰教与本土习俗深度融合,彻底取代佛教成为新疆主流宗教。

来源:史韵悠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