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J编辑:定性研究如何做出理论贡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08:34 1

摘要:et al. Making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25, 68(2): 257–266. 理论贡献是

E, et al. Making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25, 68(2): 257–266. 理论贡献是AMJ发表的关键标准之一。然而,这对于希望在该杂志发表文章的定性研究者来说,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定性研究通常通过详细的数据收集和对特定情境的分析逐渐产生理论启示,其固有的开放性和情境基础使得清晰地阐述一般化的理论贡献变得困难。有必要为定性研究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其克服在定性研究中做出理论贡献的挑战。 理论是指能够阐述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解释机制,并明确这些关系成立的条件。理论超越了对单一情境的描述,解释了特定过程和关系为何发生,从而为不同方法和情境之间的对话提供桥梁。理论贡献则是通过研究生成新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与现有理论联系起来。理论贡献的建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在数据收集、分析和理论化过程中不断迭代。AMJ寻求发表能够“改变、挑战或根本性推进我们对现象理解”的论文。然而,定性研究由于其探索性和与新兴视角相关的特性,往往面临更高的新颖性期望。 ①定性研究中选择独特样本或情境的重要性以及潜在挑战。研究者常被建议选择极端或非常规的情境以揭示新的理论见解,但仅仅描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群体是不足以构成理论贡献的。研究者必须确保所选的情境和样本服务于理论构建,而不仅仅是展示其独特性。研究者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持续与现有理论互动,确保研究问题由理论难题驱动,而不仅仅是情境的独特性。此外,研究者需要确保其理论模型和主张不仅适用于特定情境,还能推广到其他情境。 ②定性研究中从经验模式(如相似性、差异性、序列等)到理论贡献的转化过程。研究者不能仅仅停留在识别模式或规律上,而需要通过推断(如归纳、溯因或再溯因)来解释这些模式背后的机制和原因。理论化需要回答“为什么”这一问题,即将观察到的经验模式转化为更具普遍性的理论解释。研究者需要结合现有理论和数据,深入挖掘模式背后的原因,并通过将这些解释应用于类似情境来验证其可转移性。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数据的深入分析,还需要研究者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以便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更具一般性的理论见解。 剩下内容见评论。 #定性研究 #理论 #理论贡献 #理论模型 #研究方法 #论文发表 #科研

来源:科学研习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