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澜之家于近日公告称,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编辑:李 捷
制图:张宇萱
海澜之家于近日公告称,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根据最新半年报,海澜之家上半年营收为115.66亿元,同比增长1.73%,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42%。业绩承压背景下,海外扩张成为重要突破口。与此同时,面对Z世代成消费主力、男装需求向科技、个性、可持续升级的男装市场,海澜之家能否借赴港上市东风,在年轻市场与全球化布局中实现突围?
01 “A+H”布局背后,业绩与转型难题待解
海澜之家此次赴港IPO并不是首次冲击资本市场。公司曾于2014年在A股上市。
“从融资渠道多元化角度来看,H股上市可帮助海澜之家引入国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当前A股市场估值相对稳定,而港股市场对消费类企业的估值逻辑更具弹性,尤其是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境外上市有助于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增强抗风险能力。”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江瀚谈道。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称,“A+H”双平台优势,有利于构建境内外双融资体系,优化公司治理,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吸引全球投资者。另外,从其业绩表现来看,海澜之家需要新融资平台支撑转型。
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实现营收115.66亿元,同比增长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减少3.42%。
就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等相关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联系了海澜之家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暂未回应。
柏文喜进一步分析称,当前海澜之家性价比优势正在减弱,面对优衣库等国际品牌及本土快时尚品牌的价格下沉策略,海澜之家的提价策略未能同步提升产品力,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替代品牌。此外,其线上转型滞后,未能有效对冲电商冲击,单店效益持续下滑。
从营收结构来看,上半年海澜之家线下营收为89.2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9.46%;线上业务营收为23.0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0.54%。
值得注意的是,海澜之家八成的营收都是来自线下业务。从其此前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上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线下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85.08%、86.07%、79.72%、79.46%。
02 “老气”标签难撕,海澜之家如何年轻化?
目前,海澜之家旗下拥有多个自主品牌,包括主品牌“海澜之家(HLA)”、女装品牌“OVV”、潮流品牌“黑鲸(HLAJEANS)”、婴童品牌“英氏(YeeHoO)”等。其中,“海澜之家”仍是其营收支柱,但该品牌的营收正在下滑。今年上半年,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实现营收为83.95亿元,同比下降5.86%。
深耕男装领域二十年,海澜之家的主力消费群体年龄层偏高,“男人的衣柜”的口号虽深入人心,但也给消费者留下了不时尚、老气等印象。柏文喜指出,海澜之家面临品牌老化与消费断层,消费者对“男人的衣柜”标签认知固化,“爸爸装”形象固化,产品设计与年轻群体审美脱节,导致客流减少。
近年来,海澜之家也在进行年轻化尝试,例如推出简潮时尚男装品牌黑鲸打入年轻消费群体,在代言人的选择上也更趋近于年轻化,签约了林更新、许魏洲、曾舜晞等青年演员。
但江瀚则认为,其年轻化转型的核心瓶颈在于“品牌心智固化”。消费者对其“平价、实用、中年男装”的认知根深蒂固,即便签约青年演员或推出新品牌,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公众印象。此外,其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存在脱节,缺乏真正符合Z世代审美与价值观的产品语言和文化共鸣。
整体来看,海澜之家服装风格偏商务,而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服饰产品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在各类服饰风格中,休闲风以36.93%的占比拔得头筹,成为最受消费者青睐的风格,运动范以27.76%的占比位居第二。
柏文喜建议,海澜之家想要弱化“老气”标签,吸引年轻消费者,首先要重构品牌叙事,联合潮流IP(如国潮、电竞)推出联名系列,强化“新国货”标签,弱化年龄指向。在渠道上也要年轻化,加大抖音、得物等内容电商投入,通过短视频种草加直播转化,打造爆款单品。
03 竞争加剧,海澜之家布局海外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在消费升级与审美观念革新的浪潮下,中国男士愈发注重穿搭风格与时尚品位,对自我形象塑造的投入意愿显著增强。2023年中国男装市场零售规模达5616.5亿元,2024年稳步攀升至5687.5亿元。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男装的需求持续释放,推动行业在产品设计、品牌建设及消费体验上不断升级。
然而男装行业竞争激烈。《2025—2031年中国男装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称,奢侈品牌如Gucci、Zegna等占据高端市场,以精湛工艺和独特设计吸引高消费人群;快时尚品牌如Zara、H&M凭借快速上新和平价策略立足;运动品牌如Nike、Adidas在运动休闲男装领域优势明显。除此之外,近几年许多国潮品牌崛起,进一步分割了男装市场。
面对前有国际大牌、后有国潮追击的现状,海澜之家将眼光瞄向了海外。在半年报中,海澜之家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品牌“出海”,在深耕东南亚的同时,扩大海外市场版图;下半年有序推动中亚、中东、非洲市场的布局。
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海澜之家海外市场门店数为111家,海外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
在出海方面,柏文喜称,在版型上,针对东南亚、中东市场消费者,中国男装品牌区别于欧美品牌的版型标准,具有亚洲版型适配的优势。而中式元素也能满足海外Z世代对东方美学的需求,形成差异化记忆点。
江瀚称:“中国品牌具备显著的成本控制与供应链效率优势,海澜之家‘轻资产+高周转’的联营模式使其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在价格与交付周期上具备国际竞争力。从品牌国际化战略看,此次赴港IPO也能为其后续海外扩张积累声誉资本。”
总监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监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来源:中时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