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事小林这周总说浑身没劲儿,干咳得厉害,明明没发烧,还以为是连着加班累着了,结果去医院一查,居然是甲流。最近身边这样的人不少,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9月12日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也印证了这点。全国流感活动虽还在低水平,但流感病毒阳性率已经连续三周上升,尤其是学校
同事小林这周总说浑身没劲儿,干咳得厉害,明明没发烧,还以为是连着加班累着了,结果去医院一查,居然是甲流。最近身边这样的人不少,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9月12日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也印证了这点。全国流感活动虽还在低水平,但流感病毒阳性率已经连续三周上升,尤其是学校、幼儿园开学后,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流感样病例明显多了起来。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别总觉得“甲流就得发高烧”,那些容易被当成“累着了”“着凉了”的小不适,可能就是病毒在“敲门”,要是不当回事硬扛,不仅自己遭罪,还可能传染给家里老人孩子,多上点心总没错。
甲流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高烧,体温常飙到39℃以上,还带着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痛也很常见,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烧起来。尤其是年轻上班族或免疫力稍强的人,可能就没明显发烧,症状跟普通感冒特别像,很容易被混淆。医生总结了几个要留意的信号:一是突然浑身疼,特别是腰背、大腿肌肉,哪怕只是起身走两步都觉得酸;二是没干啥重活却累得慌,坐在那儿都觉得提不起劲;三是干咳不停,喉咙干痒但没多少痰;四是胃口突然差,以前爱吃的东西现在也没兴趣;五是头晕头沉,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六是小孩可能会恶心、拉肚子,大人也偶尔有这情况。这些症状单独出现时,大家总想着“歇两天就好”,可要是甲流的话,硬扛反而会拖久,还可能把病毒传给身边人。
甲流主要靠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时喷出来的小飞沫里都有病毒,在办公室、教室这种密闭空间里,病毒很容易飘到别人身边。另外,门把手、手机屏幕、电梯按钮这些大家常碰的地方,要是被病毒污染了,你摸完再揉眼睛、摸鼻子,也可能中招。所以最近在人群多的地方,哪怕自己没不舒服,也最好戴个口罩;回到家先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搓够20秒,不方便洗手时就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这些小习惯能少不少风险。
预防甲流最管用的还是打流感疫苗。疾控专家说,接种后得2-4周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现在离国庆长假不到两周,想在假期前有保护,得赶紧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接种。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小孩、孕妇,还有有慢性肺病、心脏病、糖尿病的人,更要尽早打。这些人一旦感染甲流,发展成重症的风险比普通人高不少。除了打疫苗,家里和办公室也要多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两次,每次半小时以上,让新鲜空气把室内的病毒稀释掉,别总关着窗户闷着。
要是出现前面说的那些症状,怀疑自己得了甲流,先别慌。第一要多休息,别硬撑着上班上学,多喝水能帮身体代谢病毒;第二如果症状明显,比如疼得睡不着、咳得影响呼吸,就去医院看看,医生可能会开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记住这是处方药,不能自己随便买着吃,而且发病48小时内用效果最好,超过时间效果会打折扣。还有种叫玛巴洛沙韦的新药,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和成人,但也得医生判断能不能用。别跟风囤药,药放久了会过期,而且滥用还可能让病毒产生耐药性,真需要时反而不管用了。
现在有人觉得“流感阳性率才刚上升,没必要这么紧张”,甚至觉得“打疫苗麻烦,自己身体好不用打”;也有人听说甲流来了就慌,赶紧去药店囤一堆抗病毒药,生怕不够用。其实这两种心态都有点极端。目前甲流没到大规模流行的程度,不用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学校、办公室里人多,病毒传得快。疫苗不是“麻烦事”,尤其是老人小孩,打了能少遭罪;囤药更没必要,真不舒服去看医生,遵医嘱用药才安全。
其实应对甲流不用走极端,既不用因为“没大规模流行”就掉以轻心,也不用因为“可能中招”就焦虑。记住不舒服先歇着别硬扛、该打疫苗就尽早去、日常口罩洗手通风做到位,就算真感染了,遵医嘱吃对药、多休息,也能很快恢复。咱们把这些简单的事做好,就能安安稳稳度过这段流感活跃期,不用被小病毒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
来源:棉花似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