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生态更新,哪些功能你觉得更便捷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00:19 1

摘要:2025年9月,Java生态里几个关键项目集中推了更新,Leyden项目发了新的早期访问构建版,Groovy5.0正式上线,Helidon带出了MCPServer的技术预览,连LangChain4j的AI集成功能都有新动作。作为常年跟进Java生态的开发者,这

2025年9月,Java生态里几个关键项目集中推了更新,Leyden项目发了新的早期访问构建版,Groovy5.0正式上线,Helidon带出了MCPServer的技术预览,连LangChain4j的AI集成功能都有新动作。作为常年跟进Java生态的开发者,这些更新看着零散,其实都戳中了日常开发里的老问题。

Leyden项目这次的Build26-leydenpremain+1,是基于JDK26的不完整版本做的pre-main原型。老实讲,我之前帮企业调微服务启动速度时,Java“启动慢、占内存”的毛病特别明显,尤其是Serverless场景,冷启动时间长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这次原型主打的就是优化启动时间、峰值性能和占用空间,本来想等正式版再测,后来找了个简单的SpringBoot服务试了早期版,启动时间确实比原来短了些,不过兼容性还得再观察。

Leyden这项目2020年4月就提出来了,到现在已经交付了3个JEP,都要适配即将发布的JDK25。这三个JEP分别管提前编译的类加载、命令行操作和方法分析,一步步补全提前编译的能力。如此看来,Java想解决启动慢的问题,这次是真下了功夫,不是临时凑补丁。

OpenJDK那边也有动静,JEP522升到了Candidate状态。这个JEP是专门优化G1GC的,目标是减少同步开销,让应用线程和GC线程不那么“抢资源”。

很显然,G1GC作为默认垃圾收集器,高并发场景下的同步问题一直没彻底解决,比如电商大促时,GC一同步,吞吐量就往下掉。现在JEP到了Candidate阶段,说明技术方案基本定了,接下来就看适配哪个JDK版本。

另外,JDK25和26的早期访问构建也有更新,JDK25还维持在Build36,JDK26则更到了Build13,修复了之前Build12里的几个小问题。

这些迭代看着不起眼,但对开发者来说,早期版的稳定性很重要,能提前发现兼容性问题,省得正式版出来踩坑。

Leyden解决的是启动性能的问题,Groovy5.0的更新则对准了跨JDK兼容的麻烦,这俩问题在企业迁移高版本JDK时几乎同时碰到。Groovy5.0这次做到了JDK11到JDK25的完全兼容,我之前帮一家公司从JDK17迁到JDK21时,老Groovy代码总出类加载错误,当时还得改依赖适配,现在5.0直接兼容,能省不少事。

另外它加的@OperatorRename注解也挺实用,之前整合第三方库时,有些库的方法名和Groovy的运算符对不上,得写适配方法,现在用这个注解直接重命名就行。

还有重新设计的groovysh,基于JLine3做的,支持彩色语法高亮和命令补全,说实话,之前用老版groovysh调试时,没高亮没补全,效率低得很,新版算是把开发体验补上了。

Groovy解决的是开发层面的兼容问题,Quarkus的更新则兼顾了功能和稳定性。Quarkus3.26.0里加了HibernateReactive的命名持久化单元支持,多数据源场景下不用再写一堆配置了;DevUI还加了设置页面,管理存储参数更方便。

不过更关键的是它那几个紧急修复版,3.26.1、3.20.2.2和3.15.6.2。我有个朋友的团队用Quarkus做支付服务,前段时间突然碰到HTTP响应挂死的问题,查了半天发现是EclipseVert.x4.5.18的回归bug。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临时回滚版本,没过几天Quarkus就出了修复版,适配了Vert.x4.5.19。

毫无疑问,这种快速响应对生产环境太重要了,支付服务卡住一分钟,损失都不小。跟Quarkus对齐的还有ApacheCamelQuarkus3.26.0,移除了遗留配置类,还调整了生命周期选项的位置,算是把配置逻辑理得更顺了。

Quarkus保障了微服务的稳定性,Helidon、Hibernate这些工具则在垂直领域做了补充。Helidon这次推出的MCPServer,支持ModelContextProtocol,还提供命令式和声明式两种API,底层用的是虚拟线程Web服务器。

老实讲,Helidon作为Oracle主导的框架,之前在企业级配置管理上总差点意思,这次MCPServer算是补上了这块短板,比如金融机构可以用声明式API定义服务配置,不用再写复杂的命令式逻辑了。不过目前还只是技术预览,官方呼吁开发者反馈,怕是还得等几个版本才能稳定。

HibernateValidator9.1.0的Alpha版也有更新,改进了JakartaValidationPath接口的实现,级联验证的性能提了不少。我之前做表单校验时,级联验证Bean总拖慢响应速度,现在优化后应该能好很多。另外它还废弃了容器级别的@Valid注解,建议在类型参数级别用,比如List。

说实话,之前容器级别用@Valid很容易出校验不精准的问题,现在规范到类型参数级,算是更严谨了。

OpenLiberty那边则强化了安全合规,25.0.0.9Beta版结合IBMSemeruRuntimes,进一步满足了FIPS140-3的密码模块要求,之前3月它就用IBMSDK做过一次合规,这次算是把高版本JDK的合规性也补上了,对政府、医疗这类对加密要求高的行业很有用。

最后看开发工具链和AI集成的更新。JReleaser1.20.0增强了对JBang的支持,能按需构建JBang扩展,还能自动配置JBang版本。我之前帮开源项目做发布时,JBang脚本和Maven发布流程总衔接不上,现在用JReleaser能一键打通,省了不少手动操作。

LangChain4j1.4.0则加了watson.ai模块和AzureOpenAI的音频转录功能,还能计算Anthropic模型的Token。现在Java项目做AI集成的越来越多,之前得自己写对接代码,现在框架直接集成,效率能提不少。

不过它新增的两个错误处理接口,还有默认用虚拟线程池的ExecutorProvider,我觉得得注意线程安全,虽然虚拟线程轻量,但批量调用时,资源控制还是不能少。

这波Java生态的更新,其实都围着“解决实际痛点”转,启动慢、兼容难、配置繁、集成烦,每个更新都能对应到开发者日常碰到的问题。

作为开发者,及时跟进这些更新,能少走不少弯路。比如用Leyden优化微服务启动,用Groovy5.0简化跨JDK迁移,用LangChain4j快速对接AI能力。未来要是Leyden正式版落地,AI集成再深化些,Java在云原生和大模型场景里的优势还能再提一截。

来源:萌萌思密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