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也叫“全民关注痛风日”。“以前一直以为痛风发作了就要赶紧吃药,没想到吃了药反而更痛!现在晓得了,痛风发作了吃药也是有讲究的,乱吃药只会害了自己!”近日,李先生在坡子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查高尿酸血症时说道。接诊专家是长沙市第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刘秀雅
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也叫“全民关注痛风日”。“以前一直以为痛风发作了就要赶紧吃药,没想到吃了药反而更痛!现在晓得了,痛风发作了吃药也是有讲究的,乱吃药只会害了自己!”近日,李先生在坡子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查高尿酸血症时说道。接诊专家是长沙市第三医院派驻这里的医疗专家团队负责人、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王静。
李先生是一位痛风患者,两周前,他的右脚大拇趾出现红肿热痛。李先生意识到这是痛风发作了,于是翻出了之前医生开的降尿酸药物服下。结果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持续加重,甚至无法下地行走。李先生无奈来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王静检查后判断李先生是痛风急性发作,进一步询问其用药情况,了解到李先生在一开始就服用了降尿酸药物,迅速找到了病因所在。王静介绍,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发急性炎症反应的疾病。急性发作时,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烈疼痛,甚至无法正常活动。许多患者为了快速缓解症状,会自行服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等,但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内已经存在大量尿酸盐结晶,此时服用降尿酸药物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快速下降,促使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溶解。这一过程可能引发更多的炎症反应,反而加重疼痛和红肿,延长发作时间。因此,在痛风急性期的治疗重点是控制炎症和缓解疼痛,而非降低尿酸水平。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应在痛风急性期完全缓解后再开始使用,通常建议在疼痛缓解2周后开始服药。同时,起始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目标剂量,以避免诱发痛风再次发作。如既往一直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则在痛风急性期时继续服用。
王静表示,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急性期和缓解期的用药计划,以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目标通常为低于360微摩尔/升(有痛风石的患者应低于300微摩尔/升)。当痛风急性发作时,应以抗炎镇痛治疗为主,切勿盲目服用降尿酸药物;同时,控制饮食、限制饮酒、多喝水、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对痛风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