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白血病≠绝症 识别早期隐匿信号很重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7 05:27 2

摘要: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尹亚飞提醒,急性白血病作为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已不再是“不治之症”,识别早期隐匿信号很重要,可通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秦璐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尹亚飞提醒,急性白血病作为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已不再是“不治之症”,识别早期隐匿信号很重要,可通过规范化治疗获得良好预后。

“门诊+家庭”模式,助力高龄患者康复

今年91岁的薛青(化名)老先生两年前因急性髓系白血病,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科主任尹亚飞带领专业团队,对老人的病情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并制定无化疗方案,过14天的治疗,该患者就达到骨髓无白血病状态,1个月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数量等关键指标,就已基本恢复正常,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随后,为了满足老人希望与家人多相处的愿望,尹亚飞创新性地提出了“门诊+家庭”的治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老人可以在家中接受必要的治疗与护理,同时定期到门诊进行复查与调整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减轻了患者往返医院的负担,还让他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目前,薛青老人病情稳定,且生活质量与健康老人无异。

另一位90岁老人张辉(化名)在2024年12月被查出患了急性髓系白血病,还同时有心律失常、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慢性乙肝、肝肾囊肿等疾病,无法承受常规或者减低剂量的化疗。尹亚飞团队确认患者有FLT3基因突变后,同样采用无化疗方案及“门诊+家庭”,经过精心治疗,到2025年1月,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春节前顺利出院。春节后返院完成1次巩固治疗,病情稳定,爱好钓鱼的老人现已重拾垂钓乐趣。

学会识别老年急性白血病隐匿信号

尹亚飞介绍,急性白血病属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两大类别。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为常见,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最高。

老年急性白血病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当作“老年病”来对待。原因在于,老年人普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病常见的症状,例如乏力、头晕等,与急性白血病早期的表现高度相似,这就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常常误以为这些症状只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此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本身是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当发生白血病时,机体出现的异常造血情况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衰老”现象。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很重,显著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治疗期间的风险。

老年急性白血病有以下隐匿信号

1、进行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在爬楼梯等活动时出现气促等缺氧表现。

2、顽固性感染:患者会反复出现肺炎、尿路感染,并且伴有持续发热的症状。

3、异常出血:患者会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内脏出血。

4、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骨骼疼痛、肝脾肿大、颈部无痛性包块等症状。

尹亚飞提醒首先做好定期筛查,5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血常规筛查;如果有肿瘤放化疗史的人群,则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然后是及时就诊,当出现乏力消瘦、反复发热、皮下瘀斑这三种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老年急性白血病不等于绝症”

“老年急性白血病不等于绝症。”尹亚飞表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高龄急性白血病患者因身体状况欠佳,难以承受传统化疗之苦的问题已经得到部分解决。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医生能够精准识别白血病细胞的基因突变,进而为患者量身定制靶向治疗方案,在提升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副作用;无化疗方案的出现,更是为患者规避了传统化疗的强烈不良反应;此外,基于患者年龄、体能及合并症等因素的个体化治疗模式(如“门诊 + 家庭”治疗),进一步减轻了患者往返医院的负担,让治疗过程更加人性化。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