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出品吴冠中、齐白石、林风眠、黄永玉、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师的收藏级画作,李白、杜甫、屈原、陶渊明、苏轼、李清照等名家名句,搭配出7本惊的艳古典学文精华。摘要: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这几句话,短短21个字,营造的意境却美炸了。不仅句句入画,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样。
■ 收了录李白、杜甫、屈原、陶渊明、苏轼、李清照等
得值诵的读名名家句400余篇
■吴冠中、齐白石、林风眠、黄永玉、张大千、傅抱石、李可等染
艺术大家的500余画幅作
■ 知名音乐人配乐,主播朗诵全诗
随扫随听古典中国的风云雨雪,花鸟鱼虫
■ 180度平铺,封面采用300g超白欧雪
表面肌理自然,含棉手感
以唯美致敬经典,适合3-15岁的孩子以及国学入门者阅读。
这让咱们这些在“实用至大”消费理念下长大的爸爸妈妈们太激动了~不容错过!《声律启蒙》朗朗上口,意境极美《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很多人都很熟悉,曾经惊艳了无数人。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这几句话,短短21个字,营造的意境却美炸了。不仅句句入画,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样。
一位民谣歌手真的唱了出来,超好听!可不得不遗憾地表示,我们这代人虽然认汉字,说汉语,却并没有完全发现她的美,以及学会用它表达美。面对大千世界的无数美景,除了感叹"好美呀"、"太棒了"、"我靠",甚至甩出一句"wonderful",又有多少人能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绝唱呢?
《宋诗选》将平凡日子过成诗“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苏轼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古人认认真真过日子,不经意就把平凡过成了诗。中国古诗不止于唐诗,宋诗也是名篇倍出,且写的大多是日常情景。现在读来,也倍觉亲切,简直把日常生活的有趣抒写得淋漓尽致。
《楚辞选》平凡一切,皆为艺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当我们谈楚辞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当然是在谈论爱、四季、诗歌、音乐还有理想……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寻常事物称谓变迁至无法解读,其实楚辞很好读。她讲的是人的喜怒哀乐忧思恐,讲季节变迁,讲祭祀,讲等待爱情的忐忑,讲人生的失意失落,内涵上归于更高的艺术境界。
《山水田园》以诗意情怀,慰藉浮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些古人笔下的山水田园生活,是那么的优雅、快意、纯洁、宁静、美好,仿佛这个喧闹世界中的一口鲜氧,读一下便能慰藉焦虑、浮躁的人们。山水田园,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情怀。尽管这个时代,再也不可能守着田园生活,但幸好我们还有诗,还有画。
《千家诗选》用诗喂养出生活大智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儿时便熟练于心的诗句,来自千家诗,从古至今,凡是上过学堂的人,都是读着这些诗歌长大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阴晴圆缺人事无常的佛系释然和自我和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夏夜田园里的音乐交响和向往的生活。
《唐宋词选(上下册)》穿越时光的对话“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我们在唐宋词中穿越回那个鼎盛时代,体味“婉约”与“豪放”交错的悲喜、怅然、意气风发,零距离感受这种奇妙的通感,体味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之“三大境界”。小时候读朗朗上口,现在读起来竟多了许多不一样的感触。诗歌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它有不可抗拒的美感和穿越时光的力量。如果小时候,我们读得诗词读物是这样的,我们应该也早就可以像古人一样出口成章了吧。
吴冠中 | 中西合璧 形意并重 《宋诗选:注音朗读版》 宋诗 | 瘦劲气骨 质朴理趣
傅抱石 | 诗性洒脱 寄情苍茫《山水田园诗选:注音朗读版》 山水田园诗 | 守拙归真 宁静高远
齐白石 | 秀润清朗 平淡见奇 《千家诗选:注音朗读版》 千家诗 | 隽句晓畅 四时成诵吴冠中 | 形意并重 气韵简远 《楚辞选:注音朗读版》 楚辞 | 逸响伟辞 瑰丽雄肆黄永玉 | 率意奔放 潇洒出尘 《唐宋诗选:注音朗读版(上)》豪放词 | 慷慨纵横 奇崛飘逸李可染 | 墨天神境 博大沉雄《唐宋诗选:注音朗读版(下)》婉约词 | 清新绮丽 雅致蕴藉林风眠 | 墨色交融 情智合一尤其是所选的画作均是大家之作、拍卖佳品。
1
给孩子的好教育,是美的感知力
大文豪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不是教授技能,而是叩击心灵,如果一个人能对路边一丛盛开的矢车菊动容,这就是成功的教育。当一个人面对一件普通的事物时,能够联想到其他更深刻、更美好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美的感知力。而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这种美的感知力无处不在。2
大师画作,美和艺术的沉浸式体验
吴冠中老先生的画文字之美,诗词之美,画意之美,以及画作和文字结合所创造的意境之美,全在这套书中展现。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