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位地主放走被捕的地下党,对他说:你赶紧跑,我后台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6:13 1

摘要:1947 年 9 月 2 日清晨,江苏扬州月塘乡的稻田里还凝着露水。朱玉和被麻绳捆得死死的,每走一步,粗糙的绳子就勒紧一分。还乡团丁赵元和拽着绳子头,嘴里骂骂咧咧,手枪在腰间晃悠。

1947 年 9 月 2 日清晨,江苏扬州月塘乡的稻田里还凝着露水。朱玉和被麻绳捆得死死的,每走一步,粗糙的绳子就勒紧一分。还乡团丁赵元和拽着绳子头,嘴里骂骂咧咧,手枪在腰间晃悠。

这天,朱玉和本要去传递一份紧急情报。作为乡村农会干部,他知道这份情报关系到周边几个村子地下党的安全。可刚走出村口,就撞见了赵元和。

赵元和是出了名的恶煞。抗战时躲在城里,内战爆发后跟着还乡团回乡,专靠举报共产党人领赏。他认出朱玉和,上来就搜身,没找到情报,便对朱玉和拳打脚踢。

“说!其他共党藏在哪儿?” 赵元和的皮鞋踹在朱玉和胸口,疼得他喘不过气。可朱玉和咬紧牙关,半个字也没说。赵元和没辙,决定把他押到月塘大营,那里有专门审讯共产党的刑具。

两人走到半路,路边水田里突然站起来个微胖的中年人。他裤腿沾着泥,手里还攥着秧苗,朝着赵元和喊:“表弟,歇会儿喝口水不?” 这人是赵元和的远房表哥,也是附近的地主郭良知。

赵元和正渴得难受,眼睛一亮。他把朱玉和拴在路边槐树上,嘱咐表哥 “帮看着点”,就跟着去喝水。郭良知一边递水,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赵元和聊天,故意拖延时间。

郭良知早就注意到被捆的朱玉和。他认识这个常帮乡亲办事的农会干部,也知道赵元和的德性。刚才在田里干活时,他就看见赵元和押着人过来,心里立刻有了主意。

趁着赵元和唾沫横飞地吹嘘 “抓共党立功”,郭良知悄悄挪到槐树旁。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刀,飞快割开朱玉和身上的绳子,压低声音说:“这位同志,你喘口气就快点跑,月塘大营去不得!”

朱玉和又惊又喜,活动着发麻的手腕:“老乡,我走了,你咋办?” 郭良知嘴角一撇,露出不屑的笑:“你不用为我担心,我的后台可硬着呢。”

朱玉和没再多问,瞅准赵元和背对这边的功夫,钻进路边树林。等赵元和聊够了回头看,人早没影了。他气急败坏地查看绳子,断口整整齐齐,显然是被人割开的。

“是你放跑了共党!” 赵元和一把揪住郭良知的衣领,手枪都掏了出来。郭良知却不慌不忙:“老总,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放人了?有证据吗?”

“不是你是谁?” 赵元和举着断绳嚷嚷,“这附近就你一个人!” 郭良知掸掸他的手:“抓我?你知道我弟弟是谁吗?堂侄又是谁?碾死你像碾死蚂蚁。”

这话真把赵元和唬住了。国民党统治后期,地方上关系盘根错节,谁都怕得罪有后台的人。他结结巴巴地问:“你弟弟…… 堂侄…… 是干啥的?”

这时,郭良知的邻居,也就是赵元和的远房表哥赶紧过来打圆场:“他哥哥是县参议员,堂侄是光华乡乡长!你得罪得起?赶紧松手吧,别把命搭进去。”

赵元和一听,脸都白了。县参议员和乡长,哪是他一个小团丁惹得起的?他立马换了副笑脸,点头哈腰地道歉,灰溜溜地跑了。

郭良知看着他的背影,轻轻舒了口气。他那时并不知道,这个举动会在两年后救自己一命。

郭良知生于 1900 年,家里虽是地主,却和一般地主不一样。他父亲是个老秀才,常教他 “莫欺贫弱”。受家风影响,郭良知总穿着粗布衣裳,自己下地干活,对佃户也从不苛刻,还常帮乡亲们解决困难。

抗战时期,郭良知就偷偷帮过新四军。那时新四军在苏北打游击,缺粮少弹。郭良知借着给地主送粮的名义,多次把自家的粮食、药品送到指定地点。有一次被伪军盘查,他还凭着县里的关系蒙混过关。

乡亲们都知道郭良知是好人,但没人知道他帮过新四军。直到这次救朱玉和,他骨子里的正义感又占了上风。他看不惯赵元和的嚣张,更不能眼睁睁看着共产党人被抓走。

1949 年,扬州解放了。朱玉和重新回到农会,后来还成了乡里的干部。而郭良知却因为 “地主成分” 和亲属问题,被关进了监狱。

原来,他当县参议员的弟弟和乡长堂侄,在国民党撤退前干了不少坏事,解放后被镇压了。郭良知受牵连,被判处死刑。

就在行刑前,朱玉和听说了这件事。他赶紧写材料,证明郭良知当年救过自己。不少受过郭良知帮助的乡亲也联名上书,说他是好人,从没欺压过百姓。

扬州市委派人调查,发现郭良知虽然是地主,却一直行善,还在抗战时支持过革命。他弟弟和堂侄的罪行,确实和他没关系。最终,法院改判郭良知无罪释放。

出狱那天,朱玉和去接他。两人见面,郭良知感慨地说:“当初救你,就是觉得该这么做,真没想到会有今天。” 朱玉和握着他的手:“好人有好报,您这是积德了。”

后来,郭良知继续在村里种地。土改时,乡亲们说他的地是 “良心地”,还给他留了足够的田。他一直活到 1978 年,临终前还念叨着:“做人啊,就得凭良心。”

当地党史资料里,专门记录了郭良知的事迹。上面写着:“在白色恐怖下,他不顾个人安危救助共产党人,体现了普通民众的正义良知。”

而月塘乡的老人们,至今还在讲这个故事。他们说郭良知用 “后台硬” 救了别人,最后是自己的 “良心硬” 救了自己。

1947 年的那个清晨,郭良知割开的不只是绳子,更是乱世中人性的枷锁。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年代,善良和正义永远不会被遗忘。就像那片他曾耕种过的稻田,春天播种善因,秋天总会收获善果。

来源:小豫讲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