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六清晨,海悦·梧桐苑社区的乒乓球室已响起清脆的击球声。26岁的程序员张明正与邻居切磋球技,这是他搬入社区后养成的“新习惯”——步行2分钟到“悦动馆”打球,3分钟到“悦邻坊”观影,5分钟到便民食堂打包午餐。这个2019年建成、住有2411户居民的人才社区,在去
周六清晨,海悦·梧桐苑社区的乒乓球室已响起清脆的击球声。26岁的程序员张明正与邻居切磋球技,这是他搬入社区后养成的“新习惯”——步行2分钟到“悦动馆”打球,3分钟到“悦邻坊”观影,5分钟到便民食堂打包午餐。这个2019年建成、住有2411户居民的人才社区,在去年不仅打造了配备专业乒乓球台、桌上足球和瑜伽室的“悦动馆”,还新增了“悦邻坊”和“悦享食堂”,通过空间焕新和服务升级,以“5分钟幸福生活圈”重新定义安居内涵。
[服务贴心]24小时管家织就“安心网”
海悦·梧桐苑社区位于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建材城西路菁盈路2号院、3号院,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学校、幼儿园及托老所等设施,是海淀区保障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保发公司”)首批自有产权保障性住房项目,为周边科技园区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提供2411套住房。2022年,海保发公司成立海安生活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精细化物业服务推动社区居住品质升级。
在物业服务中心的管家日志里,记录着无数暖心细节:为开学季制作入学政策图解手册,雪天提前清扫单元门积雪,帮出差的王女士照顾家中猫咪。“我们这些搞研发的经常加班,家里水管漏水、电器故障,一个电话物业马上就上门解决。”在东升科技园从事AI算法研发的工程师小刘感慨道,“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让我们能更安心投入工作。”
“今日惊蛰,宜饮梨汤润燥安神,家人们记得添衣防潮。”一大早,海悦·梧桐苑居民的手机上同步弹出社区管家的节气提醒。这支物业团队以微信群构建起全天候服务网络,从天气播报、限行提示到充电规范提醒,将日常管理转化为贴心的邻里关怀。每日推送的《梧桐苑早报》不仅是生活指南,更传递着社区的文化温度。
针对园区青年人才的社交需求,社区特别策划了“玩转七夕SoEasy”联谊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让原本陌生的邻居变成了朋友。“以前在单元楼里只是点头之交的邻居,如今成了可以一起约饭的朋友。”30岁的云计算工程师张伟说,这种改变让独在异乡的他找到了归属感。
[居住舒心]空间焕新打造“活力圈”
傍晚时分,“悦邻坊”茶歇区,咖啡香气氤氲,小王和同事们正在准备项目路演。
这个由物业用房改造的崭新空间,处处体现着对人才需求的考量:展示墙呈现社区人才风采和活动精彩瞬间,书架上陈列着精心挑选的科技、人文类书籍,灵活布局的桌椅满足不同活动需求,特别配备的高清投影设备,让这里既能举办创业沙龙,又能变身影迷们的周末影院。运营半年来,这个集交流、学习、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已成为社区人才经常光顾的互动平台。
来到位于社区中2号院3号楼地下一层的“悦动馆”,活力四射的运动氛围立即感染了每位访客。这个400多平方米的健身空间,配备了专业乒乓球台、桌上足球台和瑜伽练习区,每天都吸引着众多年轻白领前来锻炼。在这里,运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为连接邻里关系的纽带——不少年轻人通过日常锻炼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促成了跨行业的业务合作。
依托这些升级改造的空间,社区去年成功举办了20余场特色活动:从温馨的邻里年夜饭到热闹的端午节包粽子大赛,从周末观影会到萌宠派对,每个活动都经过精心策划。针对人才家庭的子女教育需求,社区还推出传统节日美食制作、旧物交换市场、非遗手工坊等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我们以500米为半径打造人才幸福生活圈,突破了传统社区功能单一的局限。”物业负责人刘霁漫介绍,“通过重新规划公共空间,我们打造了‘悦邻坊’‘悦动馆’‘悦享食堂’三大主题空间,融入阅读、分享、运动、聚会、托育、宠物等元素,全方位满足人才需求,将原本闲置的边角空间转化为充满活力的社交场域。今年我们还将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吃得暖心]社区食堂守护舌尖温度
中午11点,梧桐苑3号院的便民餐厅准时飘起饭菜香。不锈钢餐台上,青椒肉丝泛着油亮的光泽,番茄炒蛋冒着热气,金黄酥脆的炸鸡腿整齐码放。
居民们端着餐盘,三三两两落座;老人们细心地为孙辈吹凉饭菜;几位年轻人边吃边讨论着工作;物业管家小王借用餐时间与居民们拉家常。
“这里的家常菜比外卖健康实惠,吃着放心。”在金隅科技园工作的王先生对食堂赞不绝口。38岁的段炼提着打包盒笑着说:“便民餐厅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做饭难题。”
就连常年在小区奔波的快递员小何也成了这里的常客:“以前吃饭总是凑合,现在送完上午的快递就能吃上热乎饭,服务好、价格实惠。”他匆匆扒完饭,又奔向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家今年2月开业的社区食堂,以家常美味温暖着居民们的生活。荤素搭配的现炒小菜、特色小吃和手工面点,满足不同口味需求;灵活的用餐方式——可堂食可打包,支持线上预订、线下自取,为忙碌的社区人才提供便利。
走进海悦·梧桐苑物业服务中心,一面醒目的入户回访墙映入眼帘。墙上整齐张贴着每栋楼、每户家庭的安全巡查记录,成为社区安全管理的可视化窗口。
自海安生活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接管物业服务以来,社区安全建设不断推进:消防疏散标识系统持续完善,燃气公司定期入户检测维修,每周安全巡查制度严格执行。针对非机动车管理,物业创新工作方法:一方面协调开放地下人防车位,新增60个机动车位;另一方面开展“绿色兑换美化家园”活动,用生活用品置换居民废旧自行车487辆,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传播了绿色理念。
在软性文化建设上,物业抓住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既有实用的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又有寓教于乐的“最美楼层”评选。通过流动红旗等激励机制,社区12栋楼宇的消防通道畅通率已达100%,实现了安全与环境的双提升。
如今,39处消防标识更新完毕,燃气检测全覆盖,人防空间合理利用,通过“硬件升级+文化引导”模式,社区逐步形成居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为人才社区的安全管理提供实践经验。
“我们致力于打造全龄友好的社区生态,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里安居乐业。”海保发公司副总经理刘恋表示,“通过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提升‘海悦’品牌价值,为海淀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注入安居活力。”
记者 李平
来源:海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