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这段历史有些比较耐人寻味的事,在武则天逐步获得唐帝国最高权力的路上以及革唐为周后,就有武则天多次为政敌或者战场上的敌人改名字的经历。
看唐朝历史,武则天是一个避不开的争议人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看这段历史有些比较耐人寻味的事,在武则天逐步获得唐帝国最高权力的路上以及革唐为周后,就有武则天多次为政敌或者战场上的敌人改名字的经历。
武则天原号武媚,又称武媚娘,14岁时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太宗病逝后,后宫无子女的嫔妃都被送到寺庙为尼。武媚在感业寺每日守着佛像过着清苦的日子,最终也是在这里迎来了自己一生的贵人——唐高宗李治。
当时的李治后宫里有王皇后和萧淑妃在争宠,王皇后无子,李治又比较宠爱更年轻且育有子女的萧淑妃,这时王皇后就想到了拉拢武媚过来做盟友,一起对付萧淑妃。皇帝偏爱,再加上有了皇后的同意,武媚的二进宫之路异常顺利。
可王皇后也没想到,自己拉来的这个盟友会变成自己的敌人,并最终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最终,武媚后来居上,在与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宰相集团进行权力的斗争中,武媚坚定地和皇帝李治站在一起,前朝后宫一体,并最终登上皇后之位。
后宫斗争的失败者王皇后和萧淑妃下场比较惨烈:亲族流放岭南,两人都被废为庶人并囚禁冷宫,最终被心狠手辣的武则天下令,砍掉手足做成人彘,还残忍地把她们塞进酒瓮里。
两人死后,武则天还不解恨,怂恿李治下诏把王皇后的姓氏改为蟒,把萧淑妃的姓氏改为枭,这在古代都是指比较阴险邪恶的凶猛禽兽。
这应该是武则天为敌人改名字的开端。
对于自己的武氏外戚,武则天同样不会心慈手软。早年间,因为武则天父亲武士彟(yue)早亡,武惟良、武怀运兄弟俩跟堂妹武则天关系不好,还一直冷落排挤武则天和其母亲杨氏。
后来,在武则天当皇后时,借着给宫中受宠的韩国夫人献食的机会,武则天在族兄所献食盒中放入毒药,韩国夫人被毒死后武则天就顺理成章地嫁祸给武惟良、武怀运兄弟俩。
武惟良、武怀运兄弟俩因此被诛杀,武则天将他们改姓为“蝮”,同样又是指毒蛇,而且比“蟒”更强调其阴险恶毒的特性。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李治久病不愈告别大唐后,李显登基还不到两个月就被太后武则天废黜,她的四子李旦接替哥哥做了傀儡皇帝。
武则天废帝的举动招来了开国功臣集团和宗室集团的反对。英国公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民赐国姓李)之孙李敬业联合几位被武则天贬黜的大臣首先在扬州起兵,还让被后世称为“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写了一篇讨武檄文,兵马响应者达十万之众。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武则天倒是不慌不忙,她首先宣布李敬业为乱臣贼子,不能再用太宗皇帝赐姓的国姓李氏,就这样,李敬业变成了徐敬业。
然后,武则天派了宗室大臣李孝逸领兵三十万前往平叛。
此时的武则天还未称帝,当皇帝的依旧是她姓李的儿子,前去平叛的也是李唐宗室,这绝对的力量和道义前,这股反对武则天的势力很快就失败了。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借着侄子武承嗣人工造出的所谓祥瑞,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篡权夺位近在眼前,李唐宗室的反抗又要来了。
三个月后,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父子两人分别在豫州和博州起兵,但因为仓促起事很快被平定。李贞和李冲都被斩杀,武则天改其姓为虺(hui,指一种毒蛇。)
武则天还借着此事收拾了一批李氏宗王,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李元嘉之子黄国公李譔、李灵夔之子范阳王李蔼、霍王李元轨、李元轨之子江都王李绪等都被牵连。除李元嘉、李灵夔自杀,李元轨流放黔州外,其余人皆被诛杀,并都由李改姓虺。
《旧唐书》记载: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
也就是说,李唐宗室基本被杀得差不多了。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何其狂妄与可怕!
改别人名字还不够,自己名字当然也要改,后人常说的武则天其实并不是她的名字,而是来源她最后的尊号“则天皇后”。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字“曌”(日月当空),当做自己的名字,称为武曌。也就是这一年,她正式革唐为周,成为武周王朝的皇帝。
处心积虑多年的武则天终于登上了这至高宝座。不过,自李治后期后突厥复国以来,唐帝国天可汗制度逐渐开始崩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都开始蠢蠢欲动。武则天当皇帝没几年,北方的契丹部族也开始走上反抗之路。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因为不堪压迫,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城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叛。武则天一边派大军镇压、一边又玩起了改名字的老把戏。
她下诏改李尽忠为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
看上去很像一种巫术诅咒,属实有点滑稽。
不过,改名字并没有改出效果。武周的第一批平叛大军被契丹叛军打得大败,主将张玄遇、麻仁节被俘虏。
不过好消息是,打了胜仗的李尽忠不久就病死了。
武则天紧接着派出第二批大军共十七万前往营州讨伐契丹,结果主将王孝杰阵亡。
武则天只能继续派出第三批大军一共二十万接连出征。最终孙万荣被家奴所杀,契丹叛乱终于平定。
但是孱弱的军力、纷乱的朝局加上武则天的逐渐老迈,武周王朝的国势日渐衰弱,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纵观武则天为敌人改名字的权力斗争策略,很像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不过在极其看重宗族名誉和身后评价的古代社会,这种惩罚比单纯的死刑更令人恐惧。它成功地恐吓了潜在的反对者,并按照武则天的意愿成功写进了当时的历史。
只有掌握了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才能如此肆意地重新定义他人的身份。
这不是简单的“起外号”或者“骂街”,而是一套系统性的、制度化的政治羞辱和心理镇压手段,是武则天巩固个人统治、打击政敌的权术中极具自己特色的一部分。
李唐复国后,这些被改的名字大多被恢复了原样,但这段历史却被记录下来,成为后人理解武则天强硬、狠辣政治风格的最佳注脚。
来源:骄傲的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