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在这个国度,谈论房子,谈论卖房,谈论卖房,谈论房价,那就等于蛤蟆吵湾一样,什么样的声音都有。按索尔贝娄的说法,就是思想这只可怜的小鸟,不知道停到利益森林的哪支枝叶上去了。
当下,在这个国度,谈论房子,谈论卖房,谈论卖房,谈论房价,那就等于蛤蟆吵湾一样,什么样的声音都有。按索尔贝娄的说法,就是思想这只可怜的小鸟,不知道停到利益森林的哪支枝叶上去了。
下面我们先列举几种比较典型的说法,大家心平气和的看,先不要带评判的意识,你们先把当下所谓民意当中,对房地产的各种极端看法浏览一下。
A 房价涨了 消费肯定涨!我是这么理解 其中含着的意思——房价涨到一亿一平米 都买不起了,也就都死心不买房了 就去买好吃的 好穿的……所以消费就涨了。
B 荒谬之极,正因为房价高的离谱,导致老百姓买不起房,或导致买房子还贷三十年,哪有闲钱再消费,现在是有钱人无需消费,普通人没钱消费,房产上涨,消费性更差,经济增长更差。
C 你们还别不爱听,房价涨了,消费就会涨,房价跌了,消费就会跌。房价跟消费就是这样的关系。
C、 房地产乃是万恶之源。
D、靠房地产发财的日子,彻底毁灭了,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人根本就是想钱想疯了。大量的造房子的结果,就是造成各地建大量的高层建筑,房子早已经过剩到可以居住140亿人口了,只要是不脱离市场经济的规则,房价必降,再过10年更不值钱的!很多地方2000 一3000一平方的房子也没人要!
…………
一、房价涨,消费就涨?你的经济学常识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某些人捧着"房价涨,消费就涨"的论调,活像在菜市场吆喝"大葱涨价能治糖尿病"的江湖郎中。他们天真地以为,当房价涨到火星人都买不起时,穷人就会突然顿悟:"算了,不买房了!拿棺材本去买小龙虾吧!"——这逻辑比《皇帝的新衣》还荒诞。
现实是怎样的?北京某互联网公司月薪2万的程序员,每月1.3万房贷压得连狗都不敢养。上海陆家嘴的投行精英们,宁可把年终奖砸向黄浦江边的豪宅,也不敢在南京西路买条爱马仕。当房子变成吞噬中产的饕餮巨兽,消费市场剩下的只有两种人:喝茅台的既得利益者,和蹲在城中村嗦泡面的新穷人。
看看数据就知道多可笑。深圳60㎡学区房能换1200万年薪,相当于让科学家用诺贝尔奖金买卫生纸。这种畸形生态下,"买不起房就消费"的鬼话,堪比建议饿汉通过绝食减肥。
二、房地产:当代中国的普罗克鲁斯特斯之床
把房地产骂成"万恶之源",就像痛斥太阳会灼伤皮肤却看不见它孕育万物。真相是这个畸形产业既是吸血鬼,也是输血袋——它用土地财政养活着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用钢筋混凝土堆砌着GDP幻象,却让年轻人把避孕套戴在房产证上。
看看这场荒诞剧的道具:34.8倍的深圳房价收入比,让程序员们集体加入"赛博光棍"俱乐部;1.2万亿房企债务,化作悬在银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6.8亿㎡待售库存,足够给全国人民每人发套"免费海景房"。当房子从遮风挡雨的港湾变成资本赌场的筹码,"万恶之源"的桂冠非它莫属。
三、消费与房价荒谬纠缠的购买力
"房价决定消费"论者,怕是没见过被房贷榨干的"负翁"如何用泡面计算器规划人生。当杭州某网红民宿老板把老破小改造成月租8000的胶囊旅馆,当北京胡同里的煎饼摊主开始用二维码收"棺材本定金",消费早已在房价的引力场里扭曲成量子态——说存在又虚无,说消失又倔强。
反倒是生产发展这剂猛药,正在被房地产副作用毒杀。建材商看着暴涨的钢材价格偷笑,装修队师傅却因房贷不敢辞职,家电厂商眼睁睁看着年轻人推迟婚育——这种畸形的"生产-消费"循环,就像给糖尿病患者注射葡萄糖。
四、房价合理区间:在泡沫与硬着陆间走钢丝
专家们嚷嚷着"房价该跌27%",就像建议癌症晚期患者截肢保命。看看现实吧:长沙用5.4倍房价收入比演绎"房价洼地"的神话,而鹤岗用3万元一套的房价比拼鹤岗鹤岗的魔幻现实。所谓合理区间,不过是不同城市在资本绞杀中的生存策略。
核心城市房价正在玩"俄罗斯轮盘赌":上海内环800万豪宅月租8000元,回报率比余额宝还寒碜;深圳湾的豪宅业主们,正用爱马仕腰带勒紧自己的脖子等待政策解套。而三四线城市的"鬼城"们,正在上演"降价-流拍-烂尾"的三部曲。
五、破局之道:在钢丝上跳探戈
要解开这个死结,得学学新加坡的"组屋魔法"——80%的人住进政府定制房,剩下20%的土豪爱炒房就去火星炒。杭州把存量房变保障房的"收存转保",比某些城市发购房补贴实在多了。更狠点?学德国把房租涨幅焊死在CPI上,让炒房客哭晕在厕所。
但别指望什么灵丹妙药。当"房住不炒"遇上"土地财政",就像让太监参加选美比赛。唯一出路是让住房回归居住本质——给年轻人造点买得起的"蜗居",给资本套上缰绳,给地方政府找点不靠卖地吃饭的本事。
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更魔幻的"房价——消费"之间关联,拉扯不断的纠缠闹剧。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正解决了各级政府,离开了土地财政,离开了卖房,能够活得不错,也许那时房子的问题、房价的问题,也就大体都解决了。
其实这句话,也说清了房地产问题的结症,到底在哪里了。
来源:肖走教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