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下午,在淄博市新东升·福园小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现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后,组织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今天下午,在淄博市新东升·福园小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现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后,组织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看到此次同步制定了支持好房子建设的政策措施,请问,支持政策在如何规划“好地块”方面都有哪些措施?
段秀铭:为了配合《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更好落地实施,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相关部门,同步制定了《关于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土地规划、配套服务、保障机制三大方向,从加大优质地块供应、提高既有住宅品质、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实施优先激励等方面提出11条支持事项,鼓励引导企业建设更多好房子,有利于激活房地产市场投资潜力和消费活力。
土地是房产开发的基础物质载体,好的地块通常意味着更好的交通、商业、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些配套设施能够显著提升房产的居住舒适度,是好房子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省自然资源厅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聚焦“优供给、活存量、强配套”,在《关于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好房子建设的用地政策,让“好马吃上好料”。
一是优化新增供应,强化精准供地。重点围绕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等重点项目实施,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优先释放区位优越、配套成熟的优质地块。坚持“以需定供”,确保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布局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重点保障面积适中、交通便利、生态宜居地块的投放比例,激发土地市场活力。
二是创新存量激活,释放土地潜能。用足用好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通过企业合作开发、优化开发、市场流通转让和政府收回收购等措施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允许企业按照出让合同确定的规划条件,优化完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建设条件意见书,满足“好房子”建设需求。
三是优化配套服务,提升宜居品质。鼓励实行“配套先行”的供地策略,拟出让地块要达到“净地”标准,以街区为单元统筹配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区域品质和吸引力。鼓励各地针对创新居住空间设计、提升小区公共服务功能、增加公共空间等正向优化情形,探索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强化设计引领,对新旧居住区风貌进行精细化管控,引导住宅建设向更高品质、更具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方向发展。
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多措并举为好房子建设提供有力土地要素支撑。比如济南市槐荫区经十一路项目,原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用地布局散乱,与片区发展定位不符。济南市采取综合措施完成土地熟化,并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站、社区养老和托育等便民服务设施,有效提升了地块的吸引力。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立足自身职责,支持各地持续优化土地要素保障,为好房子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今年,“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明显感觉到政府在加大对“好房子”建设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请问,在保障“好房子”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方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采取了哪些举措?
麻鹏飞:“好房子”项目开发周期长、建设标准高、资金需求大,因而对政策和资金的依赖度更强。为此,此次印发的《关于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一手推动房地产融资促建设,一手优化公积金政策促消费,为高品质住宅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
在供给端,充分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加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一是优先推送高品质住宅“白名单”项目。指导各城市融资协调机制提质增效,将符合条件的高品质住宅项目优先纳入房地产“白名单”予以支持,实现“应进尽进”。截至3月底,全省累计推送96个高品质住宅项目进入“白名单”,占比达到高品质住宅项目总数的80%。二是提升高品质住宅项目融资落地质效。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优化开发贷款审批流程,解决制约贷款投放的关键问题,推动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更好满足项目资金需求。三是持续强化住房公积金存款激励导向。指导各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对支持高品质住宅项目融资需求的受委托银行,采取增加住房公积金存款规模等激励措施,调动银行授信和放款的积极性,相关做法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高度评价,以国办信息上报。如淄博市公积金中心出台六条措施,明确按项目实际放款额的10%增加受委托银行公积金存款;泰安市按1:1的比例,调动商品房预售资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和公积金等存款,对主办银行予以支持。
在需求端,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和服务,助力高品质住宅项目资金回笼。一是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山东在全国率先推出“好房子”支持政策,高品质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10%以上。目前,上浮额度后公积金贷款金额最高的城市为枣庄,达到160万元,青岛、临沂为150万元,济南、烟台、潍坊为130万元。二是深度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落实“认房不认贷”,购买高品质住宅项目按县(市、区)认定首套房,更多缴存人可享受利率优惠。推广异地贷款业务,在全国任一城市缴存公积金,在山东购买高品质住宅项目均可申请公积金贷款。推行提取支付首付款政策,取消购房提取和还贷提取的户籍地、工作地限制。三是提供公积金定制化服务。各市对高品质住宅项目,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加快个人住房贷款发放。东营、潍坊、威海等市对高品质住宅项目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理效率,提供定制化服务。今年一季度,全省已为高品质住宅项目发放公积金贷款930笔、7.25亿元。
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记者:
请问,山东地市级层面对于“好房子”建设有哪些政策举措呢?能否介绍一下相关典型优秀案例?
沙向东:淄博是一座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市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一直比较强烈,从2018年以来,一批优秀的本地房地产企业在提高住房品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积极营造好房子建设的市场环境,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相关做法。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在政策引领方面,出台促进“好房子”建设的多项支持政策,从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方面进一步松绑,鼓励支持房地产企业提供更多公共空间和便利设施。在标准制定方面,编制《淄博市新建商品住宅品质提升若干规定》《淄博市“好房子”技术导则》等一系列高于行业标准的技术指引,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施工质量和服务配套等多个维度完善好房子建设体系。在行业监管方面,出台《淄博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房地产项目预售资金与开发贷联动等管理机制,强化对工程质量检查管控,实现房地产项目建设全周期“闭合式”监管,全方位保障“好房子”建设措施落地。
二是把控细节标准。为了解决噪声、渗漏、串味、开裂等问题,从“四个关键环节”重点突破。首先是设计上升级,打造出一批融合了多户型设计、被动式建筑、低能耗技术、第四代住宅等“多样性”好房子;其次是施工上严控,制定“好房子”施工技术指引,将钢筋强度、防水工艺等140余项标准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第三是验收上透明,全面推行“先验房后收房”“业主开放日”等制度,大幅提升业主收房满意度;第四是服务上延伸,提供城市书房、社区食堂、健身休闲等多项配套服务,打造优质服务体验。
三是提振市场信心。从供需两端入手,分四批制定出台43条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将高品质住宅建设要求纳入建设条件意见书,拿出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齐全的优质地块,为“好房子”建设提供土地保障。并且,坚持把“好房子”建设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土地利用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提升回迁建设标准,丰富物业服务内容,提升老城区市民居住体验。
下一步,淄博市将继续把“好房子”建设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在政策供给、转型创新、标准提升上不断探索,推动“好房子”建设取得更好成绩,努力让更多人民群众住上“安全、舒适、绿色、低碳”的好房子。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