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争锋】百国青年 “汉语桥”上展才艺 解锁中华文化魅力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23:04 1

摘要:9月18日,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第三场过桥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球102个国家的119名选手齐聚一堂,通过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呈现了一场融汇语言与文化的青春盛会。

9月18日,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第三场过桥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球102个国家的119名选手齐聚一堂,通过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呈现了一场融汇语言与文化的青春盛会。

他们或挥毫泼墨,或轻舞汉服,或奏响古筝,或激扬朗诵,在诗词歌赋与琴棋书画间传递对中文的热爱。一字一句,一舞一曲,皆是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映照出语言作为心灵桥梁的力量。

笔墨弦音,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一笔一画,尽显文化传承的执着与热忱;一音一韵,流淌着文明互鉴的深情与敬意。选手们在书写中感悟汉字之美,在旋律里体会诗词之韵,以青春之姿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用中文讲述中国故事,更以心灵贴近中国文化。

在悠扬的音乐中,克罗地亚选手苏宛玉身着素雅汉服,执笔宣纸前凝神静气,一撇一捺间尽显汉字风骨,她轻提笔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几个字跃然纸上,字迹清丽而有力。她说:“希望大家在‘汉语桥’这个舞台上,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自缅甸的尤泽莹身着唐装,以一曲琵琶独奏拨动人心。她说:“唐朝就是一个文化交融的时代。现在,我希望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都能够跨越山海、连接彼此、团结共融。”她的琴声如珠落玉盘,穿越时空传递着文明互鉴的期盼。

中秋临近,冰岛选手克里斯汀为大家带来了一幅名为“嫦娥”的画作。作品寄托着她对中国古老传说的无限遐想。“《嫦娥奔月》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国人对美、孤独与思念的深刻理解。”

语言为桥,

呈现中文独特的韵律与美感

“汉语桥”舞台上,各国选手用流利的中文诉说对中国的向往,以真挚的情感讲述跨文化交流的动人故事。

“将进酒,杯莫停……”吟诵声起,来自匈牙利的班乐诗以豪迈之态演绎李白的千古绝唱,声音铿锵如酒入喉,字字奔涌似江河泻地。他双目微闭,手臂舒展,仿佛已置身长安月下,与诗仙共饮同歌。台下观众屏息凝神,仿佛被带入那场跨越千年的盛宴——现实与幻境交错之间,是文化血脉的共振,是青春对经典的致敬。当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落下,台下掌声如潮。那一刻,语言不再是障碍,而是通往彼此心灵的星光。

乌干达选手付文卓的一段快板表演节奏明快,字句铿锵,引得全场侧耳倾听。“快板是我自己在网上自学的,我很喜欢这种独特的节奏和声音,感觉很悦耳。”他说,“来天津之后,我了解到这里是曲艺之乡,后续想在这座城市继续了解曲艺文化。”

刚果(布)选手真诚的朗诵节目表达了他对中文的喜爱。正如其名,他对中文的热爱也真诚之极:“如果你不懂中文,你不会知道天涯有多远,断肠是怎样的一种思念……我热爱中国,我热爱中文,中文之美,美得无与伦比;中文之美,美得无法形容……”

创意融合,

“汉语桥”大舞台尽显多元之美

来自安提瓜和巴布达的佳娜将常识、汉字笔画与文化知识巧妙串联,现场演绎了一段中文闯关游戏。她设计的关卡环环相扣,既有中文书写环节,也融入趣味互动,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中文的结构之美与文化深意。

着素雅长裙,油纸伞轻旋……黑山选手柏爱莉带来“白娘子与许仙”的舞台剧表演,以细腻动人的演绎重现千年爱情传奇,一颦一笑间尽显东方情感的含蓄与坚贞——这不仅是表演,更是一次对中华文化中“情义”的深刻诠释。

来自俄罗斯的龚喜美化身“国际带货达人”,以一口流利的中文混搭四川、天津、河南等多地方言,热情推介俄罗斯特色商品。她妙语连珠,各种网络热梗信手拈来,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这场别开生面的“跨国直播”不仅趣味十足,更展现了中文学习的无限可能和文明互鉴的鲜活魅力。

本次比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们以墨香勾勒汉字风骨,用琴韵传递诗词意境,借歌舞演绎文化交融。他们用创意与热情编织出一场跨越语言的艺术盛宴,让中华文化在多元表达中焕发新的生机。选手们以各自方式诠释中文和中国文化之美的同时,也悄然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

“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是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大型国际中文赛事,包括“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世界小学生中文秀。自 2002年以来,赛事累计吸引160多个国家的180多万青少年参加,每年观看“汉语桥”比赛的世界各地观众达上亿人。“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喜爱,逐渐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赛事,被誉为全球中文“奥林匹克”。

记者 田巧梅 摄影 吴涛

来源:津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