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春年少时,我们总以为自己羽翼已丰,可以振翅高飞,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我们将父母的叮咛看作是束缚,将他们的关爱视作理所当然。我们渴望挣脱家庭的港湾,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闯荡。殊不知,我们每一次看似潇洒的转身,背后都承载着父母多少牵挂的目光。我们追求的诗和远
《父母恩情歌》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父母之恩,深似海,高如山。这首歌,是每一个为人子女者都应捧在手心,细细品读的人生经文。
“年少不知父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短短十四个字,写尽了多少人的前半生。
青春年少时,我们总以为自己羽翼已丰,可以振翅高飞,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我们将父母的叮咛看作是束缚,将他们的关爱视作理所当然。我们渴望挣脱家庭的港湾,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闯荡。殊不知,我们每一次看似潇洒的转身,背后都承载着父母多少牵挂的目光。我们追求的诗和远方,是以父母的苟且为代价。
宋代的文学大家欧阳修,便是在母亲的伟大恩情中成长起来的。他四岁时,父亲便不幸离世,家境一落千丈,变得十分贫寒。他的母亲郑氏是一位坚毅而有远见的女性,她决心要让儿子读书识字,将来能有所作为。然而,家中穷得连买笔墨纸砚的钱都拿不出来。
面对这样的困境,郑氏没有怨天尤人。在一个寻常的午后,她拉着小欧阳修的手,来到屋外的沙地上。她折断了一根荻草的茎秆,以大地为纸,以荻秆为笔,一笔一划地在沙地上教儿子写字。
对于年幼的欧阳修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新奇的游戏,他未必能完全理解,当别家的孩子在书房里用着精良的文具时,自己母亲的每一个笔画背后,都蕴含着多么深沉的爱与无奈的辛酸。
他不知道,母亲用最简陋的方式,为他铺就的,却是一条通往广阔天地的光明大道。正是这日复一日的“画荻教子”,才成就了日后名垂青史的一代文宗。
我们许多人又何尝不是年少时的欧阳修。父母为我们撑起的,也许只是一把普通的雨伞,为我们准备的,也许只是粗茶淡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些平凡举动背后所隐藏的深情与付出。
直到我们长大成人,回首往事,才猛然惊觉,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作平常的点点滴滴,原来都是父母倾其所有,为我们筑起的温暖港湾。
“门前有车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这几句诗,充满了朴素而又深刻的智慧。
《道德经》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恩德,就是创造和养育了生命。而我们的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并将我们抚育成人,这份恩情,比天高,比地厚。他们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应敬拜的“活佛”。
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皇帝。他贵为天子,却始终对母亲薄太后恭敬有加,侍奉得无微不至。母亲卧病在床三年,他常常衣不解带,徹夜守护在母亲身边。母亲服用的每一碗汤药,他都必须亲口尝过,确认冷热适中,才会放心让母亲服用。他的孝行,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是精神上的陪伴与慰藉。正是因为他以身作则,用孝道治理天下,才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使得西汉社会安定,百姓富足。
父母的恩情,值得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去回报。我们不必去名山大川,朝拜那些泥塑木雕的偶像,因为我们生命中最大的佛,就端坐在我们的家中。他们为我们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的每一次皱纹,每一根白发,都是为我们操劳的见证。
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庙宇殿堂,而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为父母倒一杯热茶,给他们做一个按摩,陪他们聊聊家常,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在为自己的福田播种,都是在践行最伟大的孝道。
“子欲养而亲不待,身前行孝不能等。”这是整首诗中最令人警醒,也最令人心痛的一句。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总想着等自己事业有成,等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再来好好孝敬父母。
然而,岁月无情,时光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父母老去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出自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
皋鱼,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读书人。他年轻时为了求学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周游列国,很少回家。等到他功成名就,想要回家孝养父母时,他的双亲却早已不在人世。
他悲痛欲绝,对着父母的坟茔痛哭流涕,他说:“我犯了三个错误:年轻时只顾着读书,忽略了父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侍奉君主,却将父母置于脑后;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树木想要静止,但风却不停地吹动它;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等不及了。过去了就再也追不回来的,是岁月;逝去了就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他的这番话,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也成为了千古以来,警示世人及时行孝的箴言。
“父母存时多尽孝,莫留遗憾悔一生。”这最后一句,是对前面所有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所有为人子女者最真切的劝诫。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唯有对父母的亏欠,会成为我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孝,不仅是让父母衣食无忧,更是要让他们精神愉悦,活得有尊严。《礼记》中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意思是说,孝顺的子女奉养父母,要让他们心情愉快,不违背他们的意愿。
春秋时期的老莱子,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的父母还健在。为了让年迈的父母开心,他从不言老。他常常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像个孩童一样,在父母面前戏耍,逗他们开怀大笑。有一次,他为双亲送水,假装不小心摔倒在地,还模仿婴儿的哭声。他的父母看到他滑稽的样子,果然笑得合不拢嘴。
“戏彩娱亲”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有时候也需要一点“童心”和智慧。让父母保持一颗年轻快乐的心,是比任何物质供养都更珍贵的礼物。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最大的幸福,其实就藏在家庭的温情之中。一个家庭,如果充满了孝悌之情,那么这个家庭必然是和睦的,是充满正能量的。
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段话深刻地说明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人,自然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父母恩情歌》这首千古奇文,用最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最深刻的真理。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回头看看,那两位一直站在我们身后,默默为我们付出一切的人。他们的恩情,重如泰山,我们穷尽一生,也难以报答万一。
《诗经》中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说,父母生我养我,抚育我,爱护我,照顾我,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把我捧在手心。想要报答他们的恩德,却发现这恩德如苍天一般,浩瀚无垠。
让我们将《父母恩情歌》的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要再等待,不要再寻找借口。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一些陪伴,少一些敷衍;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烦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父母的晚年,去抚平他们额上的皱纹,去染黑他们鬓角的白发。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宝藏。家中有父母,我们的人生,便永远有来处,有归途。
来源:混沌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