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QS排名第31的顶尖高校,伦敦国王学院(KCL)一直以来在商科、信息学、工程、法律及政治经济等热门学科的录取中,明显更倾向于招收来自985/211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对于“双非”院校的申请者,其审核标准尤为严格。
作为QS排名第31的顶尖高校,伦敦国王学院(KCL)一直以来在商科、信息学、工程、法律及政治经济等热门学科的录取中,明显更倾向于招收来自985/211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对于“双非”院校的申请者,其审核标准尤为严格。
以往,KCL虽未发布针对中国大陆本科院校的明确名单,但在各专业的官方网站上,已清楚列出基于不同学校背景的具体学术成绩要求。该校将中国大陆高校划分为两类:“Prestigious Institutions”(即211或“双一流”高校)和“Recognised Institutions”(指除上述院校外、学信网可查的其他中国高校)。
不同专业对学位等级有相应要求,对应中国大陆学生的成绩标准如下:
若要求1.1学位,211/双一流学生需达到88分以上,其他院校学生需90分以上;若要求High 2:1学位,211/双一流学生需85分以上,其他院校学生需88分以上;若要求2:1学位,211/双一流学生需80分以上,其他院校学生需85分以上。此外,以下院系或专业通常只接受来自211或“双一流”高校的申请人:
King's Business School(商学院)Department of Informatics(信息学系)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工程学系)Master of Laws(法学硕士)Political Economy MA(政治经济学硕士)Public Policy MA(公共政策硕士)然而,好消息是——自2026Fall起,KCL部分专业开始向“双非”学生敞开大门!
1.“双非”背景可以申请哪些专业?
根据KCL官网发布的2026Fall入学要求,除以下项目外,其余专业均开放给“双非”学生申请:
商学院所有硕士课程数据科学硕士法学硕士(LLM)政治经济学硕士公共政策硕士这意味着,符合学术要求的“双非”申请者不再仅因院校背景而被直接拒绝。
尽管部分热门专业门槛依旧较高,KCL仍提供多个对“双非”较为友好的交叉学科、人文类、传媒类和理工类专业。以下几类方向值得推荐:
文科与传媒专业
KCL的文科与传媒专业,对双非学生相对友好。
文化与创意产业硕士
(MA Culture,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隶属艺术人文学院。近年来该专业竞争加剧,除个人陈述(PS)外还需提交写作样本,并更看重实践经历。“双非”学生建议均分达到85以上,如有文化机构、美术馆或新媒体相关实习,录取机会将提高。
全球媒体产业硕士
(MA Global Media Industries):
同样来自艺术人文学院,不限本科专业,但重视文书和写作样本质量。“双非”申请者均分建议不低于88,若均分稍低但具相关硕士学历或工作经验,也可能被纳入考虑。
泛商科专业
双非学生若想申请KCL的商科相关专业,不必死磕商学院,部分交叉学科的泛商科专业是更好的选择:
新兴经济与国际发展硕士
(MSc Emerging Economie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属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聚焦商科与发展经济交叉领域,偏好商科、经济或国际关系背景学生。
中国与全球化硕士
(MSc China & Globalisation):
来自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这是KCL为适应中国经济崛起而开设的特色专业,有点类似“商科+国际关系”的结合,适合商科或社会科学背景的学生申请。
国际政治经济学
(M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来自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侧重政治与经济交叉学科,兼顾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偏好会计、经济、金融及社会科学背景,“双非”学生需均分88以上才具竞争力。
理工科专业
城市信息学硕士
(MSc Urban Informatics):
隶属于自然、数学与工程学院,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但学术背景稍弱的学生可尝试申请。该专业成绩要求相对宽松,“双非”学生最低均分要求为85。
2.申请难度依然存在
需注意的是,开放申请并不等于低门槛录取。作为世界级名校,KCL的入学竞争依然激烈。在同等条件下,985/211毕业生通常更受青睐。此外,KCL也更认可国内排名较高、学科实力突出的“双非”高校,例如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的申请者。
随着政策放宽,预计将吸引大量“双非”学生提交申请,竞争强度可能不降反增。
3. 如何提升竞争力?
KCL这一政策调整,对于很多双非学子来说,这是一次值得全力把握的机会,双非院校背景的同学们要想成功拿到offer,就必须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双管齐下,用综合实力弥补院校背景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硬实力:分数必须 “达标甚至超标”
GPA(均分):建议目标定在90分以上
若申请文科、理工科专业(如文化与创意产业、城市信息学),均分至少88分。
若申请交叉学科商科专业(如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与全球化),均分需90分才更有竞争力。
均分低于88分的双非学生,除非有极强的实习或科研经历,否则不建议冲刺KCL。
语言成绩:雅思最低要求7.0分,且单项不低于6.5分
部分专业要求可能更高,需以官网为准,建议尽早考出合格成绩。
标化考试:如果有GRE/GMAT成绩会更加分
双非学生提交高分标化成绩(如GRE320+、GMAT680+),能显著增加录取概率。尤其是申请交类的商科专业,GMAT成绩能证明数学和逻辑能力,是申请竞争力重要的加分项。
软实力:用 “实践经历” 弥补背景差距
如果说硬实力是 “敲门砖”,那么软实力就是 “加分项”。丰富的实习、科研经历,能让招生官看到你的专业潜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忽略院校背景的不足。实习时长建议每段不少于2个月,且尽量参与核心工作。比如在新媒体平台实习时,独立策划过专题内容。这些经历在文书中详细描述,能让招生官感受到你的实践能力。
文书材料:突出 “个人特色与匹配度”
文书是双非学生 “逆袭” 的关键 。通过文书,你可以向招生官解释 “为何院校背景普通,但仍有能力完成 KCL 的学业”,并展现 “个人与专业的匹配度”。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双非申请者不会再因为院校背景直接out,像是往年把双非拒之门外的工程学院、信息学院,今年都可以冲一波啦!而且KCL今年的QS排名也很亮眼, 一举冲到31位,成为G5之外的排名第一。“排名上涨+门槛放宽”,所以双非背景但高均分的同学,不妨大胆一试哦~
来源:鑫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