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在美中国留学生人心惶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10:06 1

摘要:界面新闻报道的一个案例,是一名留学生和前男友在争执时,邻居报警,她被逮捕去了警局。案件虽然早已撤销,却成为移民局终止她学生身份的理由。

联合早报:在美中国留学生人心惶惶

晨雾 / 转帖

美国多个高校在校生的签证被终止,中国留学生也受到影响。图为4月15日在哈佛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路透社)

美国特朗普政府已吊销数百名国际学生的签证。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之际,在美中国留学生担忧,自己的学业可能成为两国脱钩的牺牲品。

《华尔街日报》指出,受影响的中国学生数字无法确定,但每周都在增加,一些学生们被告知,签证撤销的原因是违反交通规则。

界面新闻报道的一个案例,是一名留学生和前男友在争执时,邻居报警,她被逮捕去了警局。案件虽然早已撤销,却成为移民局终止她学生身份的理由。

因为小事或者不当言论,就有签证被吊销的危险,激起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恐慌情绪。有网民在小红书上问:“没按时交停车费,被停车场贴了个罚单,有关系吗?” 还有留学生说,要赶紧去排查一下自己的社交网站,“看看有没有点赞过反犹反美的内容”。

为何吊销留学生签证?

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表示,自3月中旬以来就陆续收到关于国际学生和学者签证被吊销、SEVIS(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系统中记录被终止,甚至遭到逮捕或拘留的报告。截至星期一(4月14日),已收到近1300起这类报告。

美国国土安全部通过SEVIS系统管理追踪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SEVIS记录被终止,也意味着留学生在美合法身份立即失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15天内)离境或尽快采取措施恢复身份。

据悉美国东西两岸有超过80家大学受影响。为什么特朗普政府拿国际学生开刀?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3月末证实美国政府这一行动时说,政府的目标是那些参与“违背美国国家利益活动”的人。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特朗普政府利用《移民和国籍法》法案(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驱逐与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利益“相悖”的非美国公民,这也是特朗普承诺打击反犹太主义的一部分。许多被取消签证的人都参与过某种形式的亲巴勒斯坦活动

塔夫茨大学的土耳其籍博士生奥兹图尔克(白衣)被指参与支持哈马斯的活动,今年3月25日被逮捕,她的学生签证早在今年3月21日就被吊销,但她直到被捕后才得知此事。(路透社)

但也有越来越多案例显示,与反犹或相关抗议活动并无关联的留学生,也可能被吊销签证。

一名工程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告诉《华尔街日报》,他没有被告知签证被撤销的原因,目前正与律师合作,试图恢复在美合法身份。这位学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却要经历这样的噩梦,很后悔来美国。

另一名在纽约的中国学生则说,她疯狂检查自己的社交媒体帖子,看看是否有任何可能让她陷入麻烦的帖子或点赞。她说,她的父母已经敦促她回家。她表示,自己从没想过在美国会害怕自己发布的内容。

此前《纽约时报》报道称,卢比奥也已要求,对学生签证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检查是否存在批评美国的言论。

中国留学生通过起诉应对

本月初,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的博士生刘晓天(音译:Liu Xiaotian)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失去了合法身份。

据当地报纸《新汉普郡公报》(New Hampshire Bulletin)报道,4月3日,刘晓天还在学校做计算机科学博士研究,第二天就收到校方的停学通知,因为他的学生身份记录被移除,从SEVIS系统中消失。

他与当地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共同起诉美国国土安全部,并表示自己从未犯罪,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抗议活动。他也指出美国当局未提前通知或给予他回应机会,侵犯了其正当程序权利。

当地法院批准了一项临时限制令,要求立即恢复刘晓天的F-1合法身份。报道称,目前并不清楚他的签证为何会被撤销,是出于故意还是失误。

界面新闻报道指出,过去,如果国际留学生签证被取消,学校或学生会收到通知。但此次不同,是由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主导,SEVIS的管理办公室直接执行,许多学校都措手不及。

律师:中国留学生受影响比例“不合理地高”

刘晓天的经历让许多有类似遭遇的中国留学生也采取了相似办法。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名校的四名中国学生在当地时间4月11日起诉美国政府,指美政府仅凭模糊的国家安全理由终止留学生签证,要求中止其违规做法并立即恢复所有受影响学生的身份。

本案受委托的负责律师朱可亮对澎湃新闻称,此次事件的波及面广,因此希望能争取到一个临时禁止令,中止全美范围对留学生的相关签证撤销。

他的团队召集受影响学生提供书面证词,收到了36名来自30所大学的学生书面证词,其中有约30份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其余来自伊朗、印度等地。

朱可亮说,这些案例中,非常轻微的违法行为,如超速驾驶或酒驾,也可能成为签证被撤销的理由,一些学生曾有过被逮捕但未被定罪的记录,还有学生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记录。

他指出,受影响的中国留学生的比例“不合理地高,超过90%”。他认为,这种情况表明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可能具有特定的政治动机,旨在制造一种恐惧氛围,迫使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

事实上,美国政府至今没有指出行动针对哪一国留学生,但在学生、家长以及中国的舆论场上,类似朱可亮这样的担忧越发强烈。

4月9日,中国对美国关税进行第二次反制的同一天晚间,中国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留学生赴美国俄亥俄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这是自2021年以来,中国教育部第一次发布留学预警。中国教育部给出的背景原因是,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对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

美国俄亥俄州3月底通过的高等教育法案,明确该州公立高校不得接受来自中国政府或相关代表政府的实体的捐赠,以及俄亥俄州的任何大学若拟与中国高校建立新的学术或研究合作,必须通知校长。

有留学中介发帖,请中国家长不要担忧,因为这不影响学生缴费,招来许多网民谴责。

从上一届特朗普政府以来,中美各层面的学术合作已被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削弱,双向留学生都在减少。

若当下从贸易战开始的中美博弈持续下去,未来几年中美双向学生交流可能进一步减少,帮助两国建立理解与信任的桥,又断一座。

中国留学生201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留影。(互联网)

信息来源:2025-04-16 联合早报

来源:晨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