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网红总翻车?媚上者必欺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09:02 1

摘要:早在我大学期间,何同学的5G视频,就像潮水一样,在b站反复出现在入场推荐。当时的我有一个疑问,这个视频的质量真的能吸引这么大的播放量吗?那个视频我也第一时间看了,确实质量上乘,内容足够吸引人。但是我并不认为他达到了多高的一个水平。

自从互联网通过各种渠道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后,不得不说,许许多多的内容创作者通过各种吸引人的手段,乘上这趟风口的快车。

可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每年我们也看到许多的演员、网红一个个的翻车倒台,这并不是偶然,当收获大于付出的时候,一定会让你通过另一种方式奉献自己。

最近看到何同学这个事儿,深有感受——媚上者必欺下。

早在我大学期间,何同学的5G视频,就像潮水一样,在b站反复出现在入场推荐。当时的我有一个疑问,这个视频的质量真的能吸引这么大的播放量吗?那个视频我也第一时间看了,确实质量上乘,内容足够吸引人。但是我并不认为他达到了多高的一个水平。

当年同学向我介绍:“何同学的视频剪辑手法很厉害,内容很有深度”。我还记得我的回答——要论剪辑手法,b站比他好的数不胜数,要说内容,一句话就能概括:测试了一下5G真的很快。

何同学往后的视频我也刷到过不少,可惜终究摆脱不了以上的问题,作为最热衷于关于网络热点的年纪,我始终没搞明白,他视频做的事情其他人也在做,他视频的剪辑也只是和一些有名的主播大差不差,他视频的内容对我来讲只是在做一些非常浅显的工作。我也想成为追求热点的人,但是这个热点我确实看不下去。我一直感觉,他的视频就是在用非常幼稚的思想欺骗我。

唯一我看出来的,相比于热爱科技,他更多的把这当做一门生意,毕竟也没什么真才实学。而是变成了对热度对流量对名利的追求。

这就叫媚上。

后来参加工作,b站仍在持续不断的推他,各种热搜,甚至一度和库克见面。我觉得他一定还会持续很长时间的热度,作为互联网热捧的人物。但是终有一天会从空中楼阁掉下来。

另外一位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敖厂长。当年我最喜欢的两位视频作者就是敖厂长和老E。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敖厂长的视频更像是流水线的成果,那不是吸引我的地方,真正吸引人的,是作者在做真正自己喜欢的东西。相比我感觉老E更像一个纯粹的人,其他暂且不表,至少他能让你感觉到,他是真的喜欢游戏。

当随着互联网带来的泼天流量涌到不同的作者身上时,作为观众只要稍加客观,就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差距。我相信每个作者在一开始,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热爱也是有高有低的。对名利的追求逐渐占据了最纯粹的热爱。

到目前为止,我喜欢的up主有很多,作为观众,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看重视频的质量,而不是从追视频变成了追星。

该取关时就取关,这些年我不再关注的up也很多,无一例外都是从热爱变成了类似“宗教崇拜”,我相信作者本身是知道自己的视频哪些自己喜欢,哪些滥竽充数,只是狂热的粉丝用极端的维护为高傲的up主筑起了无形的围墙。

屏蔽了自己的双眼,也成为了真正的欺下。

作为一个长期的互联网用户,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社媒的关注账号,至少在我的b站关注列表中,那些好久没发视频的up主中,真的有很多能从他的视频中看到他们真的喜欢。或许因为生活、工作等各种原因,停更在所难免,不过那些每分每秒都流露出热爱的视频,真的让人百看不厌。

我们生活中最具有普适性的真理,早就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教材中告诉大家了,当我们长大后再去看这些书中的名言警句,一定会特别有感受。因为我们经历的种种过往,正在逐一应验着那些真理。

在互联网、娱乐圈中也是一样,大家更多的是在追逐名利,而不是真的喜欢,既然不喜欢自然也出不了好的作品。大家仔细感受一下,冯骥是不是流露出一种真的很喜欢游戏,很喜欢黑神话的感觉,饺子是不是也满脸都是对制作哪吒电影的喜欢。这种喜欢是装不出来的,在他们脸上看到的自豪不仅来自于收获了成功,更多的是一种“我”做的东西收获了成功。

以上这种喜欢,我认为就是互联网和娱乐产业中最稀缺,也是最重要的,也或许是一种最高的评价。就像有些反派角色,究其吸引人的根本,就是他真的喜欢他所做的事情。

而那些翻车的人,无一不给人那种媚上欺下的感觉。

很简单啊,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了,心思不在了。

也或许,自打一开始,他们就不喜欢罢了。

来源:笑宫坊8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