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件件革命文物,无声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革命文物是历史脚步的最好见证,是历史教科书,都承载着前辈们的光辉历程和奋斗足迹,是先辈留下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引出故事,映出其伟大精
编者按:
一件件革命文物,无声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革命文物是历史脚步的最好见证,是历史教科书,都承载着前辈们的光辉历程和奋斗足迹,是先辈留下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引出故事,映出其伟大精神,用以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向前。
革命文物滋养心灵——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文\侯省彦
编者按:
革命文物,滋养心灵。革命文物是历史脚步的最好见证,是历史教科书,都承载着前辈们的光辉历程和奋斗足迹,是先辈留下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老照片的故事》现陈列于扶眉战役纪念馆。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引出故事,映出伟大精神。用以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向前。
图为姜文元(左)王引顺(中)武仕元(右)
2008年2月16日,寻访参加扶眉战役的老战士,在西安市饮食公司家属院找到了曾参加过金渠战斗的武仕元同志。武老已年过八旬,精神矍铄,饱经风霜的脸上透着老军人的勇敢和刚毅,热情地进行了接待。
提起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他显得格外激动,取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双手捧着,讲起了这张珍藏了70多年的老照片故事:
1949年4月下旬,渡江战役、太原战役相继胜利后,第一野战军5月中旬发起陕中战役。第一野战军兵分数路,势如破竹,至5月底,已相继解放了包括咸阳、西安、三原、凤翔、潼关等虢镇以东的渭河南北广大地区。
为了维护在西北岌岌可危的反动统治,胡宗南和青宁二马自西向东,分南北两路,于6月10日起疯狂反扑,企图夺回咸阳、西安。为了掩护地方党政机关安全转移,等待划归一野的华北第十八、十九兵团入陕后,集中兵力歼敌主力,一野下令主动后撤,节节抵抗,且战且退,迟滞敌人,退守西安、咸阳一线。
武仕元所在的第一野战军二军归属一兵团辖制,遵照兵团司令员王震命令,我们快速转移东撤,退守秦岭的国民党胡宗南部第三十六军误认为我军败退。6月10日,侦获眉县渭河以南地区我军仅有第二军六师一个师兵力,敌第三十六军立即孤出斜峪关向北推进,占领高店镇,向蔡家坡地区进攻。6月11日,我第二军六师沿渭河南岸长(安)益(门)公路(今西宝南线公路)撤至槐芽、横渠地区,敌第三十六军一部奉命尾追东犯。
当天,我第二军主力由眉县梁村、扶风县牛蹄村等地南渡渭河,与第六师集结会合于槐芽镇等地区。但敌人全然不知,6月12日敌第三十六军一部还继续沿秦岭北簏、渭河南岸冒险东进,10时,敌第三十六军一六五师进至金渠镇地区。
解放军侦察到敌军主力仍在渭河北岸的蔡家坡、岐山一带,见敌孤军冒进、处于渭河南岸孤境后,王震司令员抓住战机,当即决定速歼这股孤立尾追之敌。
上午,全军上下,迅速进行了层层动员。我们侦察通讯连连长从团部开会回来后,马上组织召开了战前动员会,向全连战士传达会议精神。大家精神振奋,摩拳擦掌,斗志十分旺盛。会后,武仕元和侦察排排长王引顺、通讯排副排长姜文元站在连部门前,合影留念。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遵照王震司令员的命令和军首长的指挥,我们部队马上就进入了战斗状态。6月12日十一时许,我第四师、五师由槐芽镇清湫村及其以南向敌人正面接近,待命正面发起攻击。第六师控制小法仪法牛嘴,开始沿秦岭北麓向烟霞村方向运动,攻敌后背,断敌后路。
十四时左右,敌第三十六军左翼第二十八师先头部队迫近我第四师清湫村前沿阵地。敌右翼第一六五师四九五团与我第六师第十八团在法牛嘴及以南阵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最终,我第四师、五师由东向西歼敌第二十八师一部冲上攻占了蛮王冢。我第六师胜利夺取马家山制高点,控制了秦岭北麓斜峪关以东广大区域,扫除了包围进攻金渠镇的外围障碍。
当晚十时许,我第二军四师由北、东北方向,第五师由南、东南方向,第六师由西、西南方向对金渠镇敌第一六五师迅速完成了合围,分别向敌据守的金渠镇西堡、东堡、中堡、花园等五个堡子展开全面攻击。敌人凭借有利地形周密布防,构筑工事,集中火力,垂死顽抗,固守待援。因惧怕解放军趁黑夜进攻,敌人便纵火燃烧了村外周围麦场草垛照明,使我军难以接近,战斗异常激烈。在我第四师十团前线指挥所里,团首长命令无法传递到各营部,通讯排副排长姜文元自告奋勇请战传令。
在同志们掩护下,他刚冲出前线指挥所不久,敌人凭借火光疯狂扫射,姜文元同志就勇敢地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中,生命之火永远定格在17岁。在侦察敌情的战斗中,侦察排长王引顺也不幸光荣牺牲。
战士们向敌阵冲锋
6月13日凌晨,我军调集火炮,以我四师附军炮兵团为主,集中火力,用强大的炮火由北、东北、东南猛烈地轰击,压制敌人。敌人的防线被摧毁,有生力量被击溃。
13日三时许,我第四师即将由北面向金渠镇发起攻击,将取得彻底胜利之时,不料敌第六十五军发觉第一六五师被围后,南渡渭河,紧急驰援,推进神速,已抵近我北边攻击阵地前沿,被围困之敌趁机反扑,我第四师两面作战,腹背受敌,敌我力量瞬间转化,形势危急。师长兼政委杨秀山当机立断,调整作战方案,分兵强力反击,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将优势于我军之敌击退3公里以外,给敌以重创后,迅速撤出战斗,向东转移。
武仕元沉痛地说,金渠镇一夜激战,虽然歼灭了敌第一六五师大部、敌第二十八师一部,俘获敌师长孙铁英以下官兵二千二百余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妄图反扑西安的嚣张气焰。但我们也牺牲了不少战士,特别是武仕元永远失去了王引顺、姜文元这两位朝夕相处的好战友。
武仕元抚摸着照片喃喃地说,可惜王引顺、姜文元两人连自己照的啥样子没看到就牺牲了。武仕元又叹了口气,继续讲,他和通讯第二班班长吴根来同志在这次战斗中不幸负伤,被送进了野战医院救治。
这张经历了战斗洗礼的照片,就是他在疗伤期间拿到的。武老说,每当看到照片中的侦察排排长、副排长,就不由想起两人牺牲时的情景,眼前会常常浮现出两人的音容相貌。
故事讲完了,武老还久久凝视着照片中的人,最后,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小心翼翼地有些不舍、有些动情地郑重其事地递给了作者,慢慢地说:“侯老师,这张照片我珍藏了70多年,请你把它转交给扶眉战役纪念馆收藏吧!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永远铭记这些烈士,永远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的生命换来的!”
摘自《扶眉战役》第三卷
2023年6月9日作者侯省彦做客陕西省广播电视台直播现场
作者侯省彦
侯省彦,陕西省眉县人。凤翔师范九一级学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陕西省“最美五老” “陕西好人” “2024年岗位学雷锋标兵”,宝鸡市“百姓学习之星”,宝鸡市优秀讲师、宝鸡市中共党史专家库专家,“宝鸡好人”,曾荣获宝鸡市关工委“功勋奖”和中共宝鸡市委精神文明办、宝鸡市关工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奖状以及奖章。其事迹《陕西日报》《陕西关心下一代》杂志,《各界导报》《宝鸡日报》连续报道,中央以及省市县广播电视台连续播放,并载入《宝鸡市关工委志》《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志》《凤师校友名人100》文集。
来源:扶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