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美人靠线条优雅,千年乌木泛着温润光泽,精美的雕花,还是数百年前的悠悠古韵。也不知当年是哪任达官贵人所有?或哪位郡主格格曾享?反正此刻,庄主正慵懒地躺在上面,整个人陷进柔软的靠垫中。他穿着宽松的家居服,让头发丝随意地、微微的凌乱着,一只手搭在脑后,另一只手持着
自打那年从@李海棠馆主家回来,景界山庄惟不庄主这书房里便添了张美人靠。
那美人靠线条优雅,千年乌木泛着温润光泽,精美的雕花,还是数百年前的悠悠古韵。也不知当年是哪任达官贵人所有?或哪位郡主格格曾享?反正此刻,庄主正慵懒地躺在上面,整个人陷进柔软的靠垫中。他穿着宽松的家居服,让头发丝随意地、微微的凌乱着,一只手搭在脑后,另一只手持着手机,脑后的手不时抬过来,用食指滑动那屏幕。
西湖和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身上、地上,光影斑驳,与古朴的美人靠相映成趣,竟添了几分闲适与惬意,仿佛时光也在此刻放缓了脚步。
景界山庄今天这个聊斋没有客人。《聊斋志韵》呀!就是借题发挥,说说诗词学习中常遇的一些事。正如:
志诗言景界,惟韵不聊斋
娓娓个中事,朋曹同一怀
聊斋志韵
自斗触蛮,庄主将寻思着将“惟不一同景界中”,和《聊斋志韵》揉合到五绝的二十个字里头之后,便又百无聊赖了。他正无聊地刷着短剧。突然,手机的提示音响起,原来是好友@三湘春晓发来了庄主新作的读后和诗。
庄主这首《对句成诗》的起句是从@阳光不锈5558处联句成诗的:
朵朵梨花白似银(阳光不锈5558),
悠悠去日再如新。
枝头何必复苍翠,
只怕有人愁失春。
阳光无锈原句:朵朵梨花白如银。庄主把原句“如银”改为“似银”,以符合七言形制(仄仄平平仄仄平)。当然也可以改成:梨花朵朵白如银。
再者,对联也有规则,上联通常是仄收,而下联对句平收。(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伤春,总是容易得到共鸣。庄主好友@三湘春晓便是其中一个。惟不庄主满心期待地点开一一
心事/三湘春晓
朵朵梨花白似银,畦畦果垄纸如新。
风挥素笔写心事,懂者思来有几人?
景界山庄的常客可能会知道,绝句二排时,庄会用逗号,大多不标句号;竖排时,有时候根本就不用标点符号。
因为在这方面,他崇尚古人,古人善用文字、语境来告诉你,而我们还得用上“?”是何道理?
因为这个标点让庄主不开心,于是他用恨铁不成钢的心在鸡蛋里挑骨头。
诗中有一句“畦畦果垄纸如新”瞬间抓住了庄主的目光。他嘴角微微上扬,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广袤田野的画面。而一个调皮的念头,他脱口自语:“不妥不妥,岂非草纸?”他轻轻摇着头,直接将这句打趣的话回复了。
并不是说:诗句创作一定要有美感,但总不能是丑感吧!玩笑归玩笑,但,提醒总是少不了的。
好朋友终究是好朋友。三湘春晓立马回话道:“惟兄真幽默,我这是生宣纸。”
朋友打趣
两人䣓空聊了一会儿,惟不庄主生起了拜访的意图。其实这三湘兄,也是非常严谨的一个人。
这不,他刚到春晓阁,就见三湘兄脸红脖子粗地和人家争辩着。
《春晓阁序》
时维春序,雨润潇湘。长烟浩渺,微澜轻漾。岳麓书院,学府流芳。裙楼嵯峨,傍清流于轩牖;林峦隐秀,笼兰气于罗裳。
总三湘之胜境,集苍梧之浩然。长龙横波,盘石钓艇;风兰潇洒,汀芷偏安;又大鹏六翮,翼动三张,迎白云悠悠之朱甍碧梁。
此春晓阁也。有高朋济济,时诗声朗朗。贤才荟萃,承儒脉而文章。廊碑篆刻,载百年致沧桑。
春晓阁为三层唐制楼阁,一、二层任游客观览,顶层另设正堂、雅间等为私人会所,是三湘春晓平日里会客、宴宾和做功课、休憩的地方。
惟不庄主是猎奇者,更是好事者。他顾不上细品阁内的文雅陈设。而被那紧张的气氛却所吸引。
堂内十数人,或背窗而立,或倚案而坐,为首的两人正陷入一场激烈而冷静的争辩。那满脸涨红,甲亢怒睁,却压制着声调地质问的正是三湘兄,那沉默不语,倍受指责的人是@寒山莺韵
庄主入来时并没有被谁发现,他便依门而立。正听得三湘兄说:“如此重要之事,怎能草率行文?文案是正是反,时序,乃至东西南北,皆有规矩,且有迹可循。你难道不知其中利害关系?”那声音不大,但严正,一时在厅堂内回荡,震得周围人心中一颤。
与之相对的另一人,眉头紧锁,始终不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坚持。她紧抿着嘴唇,似乎在努力压制内心的情绪,任对方如何质问,都不发一言。
辩议双方
春花
可以想象“小桥西”这三个字,甚为作者所爱,虽并非要指春风到了尾音。但是你紧跟着描述的是花技低,此时想说乃初春“新泥”是说不过去的。总是有歧义。这种情形我们在很多时候经常会遇到,词不达意,却又难舍难离。
何不干脆换个主题呢?你还可以用那个词呀。
惟不庄主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也可以封存这个词语,或者念头,或者灵感。
此外,惟不庄主倒是发现了几处别人没注意的地方。是的呀,我们的惟不庄主就是细心:
转句中“邻院小儿”的“儿”,是韵字!应适当处理。
但见三湘兄说着神情激动,背起手在跟前往返踱步,一边走一边吟诵:
思----哲理系列(三湘春晓和诗)
方分南北与东西,据理脖粗声压低。
定位情伦明世道,也非万事和稀泥。
人群中,另一女士@包曙梅银丝如瀑,言谈举止却也不减风流:“我是帮理不帮亲。诗友佳作美意,写得好!据理脖粗压声低,能做到一着实不易呀。”
坐一旁的@一泓茗茶呷着茶点头称是。对面坐着的叫@晓静0620的应声到:“诗里满是智慧哦!”有个叫@七竹闲人的歪着身子靠了过来,耍着花腔,脸上带着些许狡黠,道:“管他南北与东西,得和泥时且和泥!”温和厚道的@致虚堂学诗词原本听着点头称是,一下子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众人皆怡,严肃的气氛顿时被冲谈了许多。
人群里,也见到了张兄@张楚益,他依旧一副妙有空空的神情,但见他收起手机,站起身来应和,出口成章,滔滔宛如阳关三叠:
莲花朵朵出污泥,有道之人格调低。
无圣无凡行善道,夕阳总是向天西。
他喝了一口手中酒,可能是浏阳河,接着吟诵:
塑成佛像用尘泥,心若慈悲语调低。
入定平心参佛道,生心无住向天西。
他再次举酒,饮而尽。吟道:
灵山路上望天西,心若慈悲语调低。
入定平心参佛道,塑成佛像用尘泥。
如此神秘叨叨的,大家反而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平和平和再平和!才是最正宗的和稀泥吧。惟不庄主暗笑。但是这种场面也不是他想参与的了。于是他便想偷偷的溜走了。
临走时,他又想,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掌心还尿上一泡哩!于是,他便在春晓阁门上贴一字帖,其上草草(因为书法一般)留四行字:
牡丹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