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7 命名背后的真相: 卢伟冰称“7是幸运数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21:54 3

摘要:而是小米内部认为常规“+1无法承载其在性能、影像体系、续航与形态革新、软件与AI 体验焕心四重升级;因而采用“跳变式命名”,对外传递代际对齐的信号。”

数码 I 渝码科技

9月19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首次公回应了关于“小米 17”命名的争议。

他表示:“在小米,7好像是一个幸运数字,比如SU7、YU7两款车都用了 7。”

此次将新机命名为“小米17”,并非“蹭苹果热度”。

而是小米内部认为常规“+1无法承载其在性能、影像体系、续航与形态革新、软件与AI 体验焕心四重升级;因而采用“跳变式命名”,对外传递代际对齐的信号。”

然而,该解释也引发了新的疑问:既然7是“幸运数字”,为何小米在2018年发布小米 6 之后,直接跳过“小米 7”,命名为了小米 8?

对此,卢伟冰并未在直播中直接回应,但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小米当年跳过“7”主要出于品牌升级和市场策略的考量。

2018年正值小米上市前夕,公司需要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旗舰产品来提振市场信心,而“8”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发财”“吉祥”,更具传播力和象征意义。

类似的情况也曾出现在三星身上。

2016年,三星在发布 Galaxy Note 系列时,直接从 Note 5跳至 Note 7,跳过了 Note 6。

三星官方解释称,此举是为了与同期的 Galaxy S7 系列保持命名一致,便于消费者理解产品定位。

但也有观点认为,三星此举是为了与苹果的 iPhone 7 系列正面竞争,抢占“7”这一数字的市场认知。

回到小米,此次“小米17”的命名也被视为对标苹果 iPhone 17 系列的策略之一。

而卢伟冰所称的“跳变式升级”,核心含义是:小米17系列在产品力层面实现“跨代”跃迁,足以一次性抹平与苹果iPhone一代甚至更多的差距。

因此干脆把命名也直接“跳”过16、对齐17,用数字告诉用户“这不是常规迭代,而是代际跨越”。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条主线:

性能直接跨代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 至尊版,采用高通自研Oryon v2 CPU+台积电第三代3nm,官方跑分单核破4000、多核破11000,比上代旗舰平台高出约30%,被内部视为“半代制程+一代半性能”的升级。

影像体系重构

主摄升级为1英寸级超大底+新一代“光影猎人”算法,Pro系列首次搭载双长焦+浮动镜组,支持无裁切4K 120fps HDR全链路。

卢伟冰称Pro Max版本为“小米史上最强大巅峰科技影像旗舰”,意味着把Ultra级的影像下放数字系列,是一次定位“越级”。

续航与形态革新

标准版电池容量首次拉到7000mAh,却保持8mm内机身;Pro系列在小尺寸(6.36")内塞入6500mAh+100W快充,解决小屏旗舰续航痛点。

通信方面首发“澎湃T1”环绕信号阵列,宣称比iPhone 17系列多7颗天线,地库、高铁等弱网场景提升30%。

软件与AI体验“换心”

底层打通小米自研HyperOS 3.0,AI子系统常驻NPU,支持 70 亿参数端侧大模型,实时翻译、图像生成、语音助手三合一,官方称可节省 38% 数据交换量并提升 25% 响应速度。

总结来看,“跳变式升级”并非营销口号,而是把性能、影像、续航、AI四大维度一次性拉到“下一代”水平,用命名强化用户心智:买小米17,相当于直接买到“跨了一代”的体验。

来源:渝码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