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泰新材于2024年成功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在这一年里,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实现了对比亚迪DMi项目的正式批量供货,荣获比亚迪“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还在DCT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多个项目成功投产。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呈现出营收和净利润
林泰新材于2024年成功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在这一年里,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实现了对比亚迪DMi项目的正式批量供货,荣获比亚迪“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还在DCT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多个项目成功投产。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呈现出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的态势,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点。以下将对林泰新材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数据概览
主要会计数据项目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营业收入(元)312,580,958.30206,560,173.185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81,043,199.6849,182,336.266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79,217,597.6143,084,776.0183.86%基本每股收益(元)2.441.4864.8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26.6820.6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26.0818.06-资产总计(元)561,511,861.06382,608,669.5846.76%负债总计(元)120,429,792.57119,405,922.06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441,082,068.49263,202,747.5267.58%主要财务指标变动显著: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林泰新材在2024年多项关键指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增长5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64.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增长了83.86%,基本每股收益也增长了64.86%。资产总计增长46.76%,显示公司规模有所扩张,而负债总计增长仅0.86%,表明公司在扩张过程中较好地控制了债务规模。各项财务指标解读
盈利能力指标
营业收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580,958.30元,同比增长51.3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及市场占有率的持续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为乘用车批量配套提供湿式纸基摩擦片的国产品牌企业,受益于汽车核心部件自主可控的趋势,在传统能源汽车领域业绩稳定增长。同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突破,如对比亚迪DMi项目的供货,以及在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混合动力变速器上的应用,使得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DHT)领域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此外,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外销收入有所增长。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043,199.68元,同比增长64.78%。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与营业收入的增加直接相关,同时公司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良好的市场布局也对利润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扣非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9,217,597.61元,同比增长83.86%。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强劲,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为2.44元,同比增长64.86%,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为股东带来了更高的收益。扣非每股收益:扣非每股收益为2.39元,同样呈现出显著增长,进一步证明公司核心业务对股东收益的积极贡献。费用情况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4,778,340.59元,同比增长33.02%。增长原因主要是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销售人员薪酬、宣传费以及招待费相应增加。虽然销售费用的增长是为了支持业务拓展,但公司需关注费用增长的合理性,确保投入产出比在合理范围内。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21,511,992.30元,同比增长34.72%。主要是由于公司管理人员薪酬以及中介机构费用增加。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管理成本的上升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公司应加强管理费用的管控,提高管理效率,避免费用过度增长。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146,501.84元,同比下降92.86%。主要原因是利息支出及汇兑净损失减少。这可能得益于公司合理的债务管理和汇率风险管理,降低了财务成本。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12,319,626.83元,同比增长21.53%。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性能,以保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但需关注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现金流情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699,492.35元,同比增长19.50%。表明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增强,主营业务的市场表现良好,销售回款情况较为理想,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947,584.51元,同比变动5.55%。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以及理财产品购买,反映公司在积极进行资产投资和资金运作,以支持未来的业务发展。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717,605.37元,同比增长637.87%。主要是因为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这为公司的产能扩充、技术研发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公司也需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研发情况
研发投入:研发支出金额为12,319,626.83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94%。虽然研发投入有所增加,但占比相对上年4.91%略有下降,公司在保持研发投入规模的同时,需关注研发投入占比的变化,确保研发投入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研发人员情况:研发人员总计从期初的23人增加到期末的26人,但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从11.98%下降至9.12%。公司在扩大员工规模的同时,需注重研发团队的建设,保持研发人员的合理占比,以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可能面对的风险
行业与政策风险:公司产品受汽车行业波动影响较大,若未来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国家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得汽车产业发展放缓,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的变动也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客户与市场风险:为保障业务稳定增长,公司需要为客户的新项目持续配套产品。若客户新项目开发失败、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或开发成功后市场需求不足,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公司目前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在国内整车厂的覆盖面上与国外巨头企业尚有差距,若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公司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应收账款风险: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值为11,619.06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1.12%。若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者经营情况和商业信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可能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
董事长报酬:董事长刘健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7.90万元。总经理报酬:总经理由刘健兼任,其报酬为77.90万元。副总经理报酬:副总经理骆从明报酬为95.25万元,沈建波(同时担任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报酬为76.56万元。财务总监报酬:财务总监由沈建波兼任,报酬为76.56万元。公司董监高的报酬制定参考了所处行业、所在地区的薪酬水平,并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通过相关程序审议通过。综合评价与风险提示
林泰新材在2024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表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定优势,产品市场需求良好,业务拓展策略取得了成效。然而,公司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
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一旦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可能引发坏账风险,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同时,汽车行业的波动性以及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尽管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但研发人员占比的下降以及研发投入占比的微降,可能对公司长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产生潜在影响。
对于投资者而言,林泰新材的增长潜力值得关注,但需密切关注上述风险因素。公司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优化客户信用评估体系,降低坏账风险;同时,要密切跟踪行业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在研发方面,应确保研发投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