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办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全国知名的“篮球城市”“举重之乡”,承办篮球、举重相关的5个比赛项目。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办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全国知名的“篮球城市”“举重之乡”,承办篮球、举重相关的5个比赛项目。
明天9月20日将迎来十五运倒计时50天。今天,东莞赛区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赛事筹备和城市准备情况。
市执委会秘书长、市文广旅体局局长宁康,市执委会副秘书长、市残联理事长陈伟贤,市执委会副秘书长、石龙镇镇长张炜,市执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杨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问题。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何碧怡主持。
东莞日报郑家雄 摄
01 东莞将承办哪些赛事?
什么时候举行?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东莞赛区共承办两个比赛项目。一是篮球(五人制男子成年组)比赛,将于11月4日-12日在东莞市篮球中心和东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其中11月4日-8日为小组赛阶段,11月10日-12日为排位赛阶段。届时,将有14支代表队、168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同场竞技,84名领队教练运筹帷幄,101名专业技术官员、裁判员精准执裁,560名志愿者暖心服务。二是举重(男女子)正式赛,将于11月10日至20日在东莞石龙中学体育馆举行,共设立20个竞赛级别,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运动员,参赛运动队人数约400人,阵容强大、竞技水平高超,多位奥运冠军、全国冠军等顶尖选手将同台竞技。
残特奥会东莞赛区共承办三个比赛项目。一是三人制聋人篮球赛(大众项目),已经于今年7月在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顺利完成比赛。二是举重正式赛(残奥聋奥项目),将于11月27日至12月4日在石龙中学体育馆举行,预计有21支队伍参赛,领队、教练和运动员共约 250人。三是篮球(聋人女子)正式赛,将于12月7日至16日在市体育中心举行,预计 9支队伍参赛,领队、教练及运动员共约137人参赛。
(上下滑动查看)
02 目前赛事筹备情况如何?
为做好东莞赛区有关赛事筹备工作,东莞赛区执行委员会于2023年10月成立,高位统筹、精心组织,举全市之力,紧锣密鼓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一是统筹机制健全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比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组建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组织机构。东莞赛区执委会设立12个功能部室和2个专班,41个成员单位协同联动,82名驻会人员集中办公,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同时,健全日常运行机制,强化重点任务督办力度,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东莞篮球中心
二是场馆建设全面完成。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东莞篮球中心、石龙中学体育馆三大场馆均已完成改造并通过省级验收。各场馆运行图、坐席图、流线图已基本定稿,为赛时高效运行奠定基础。三个场馆均已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网络联调与无线电监测有序开展,确保赛事期间网络畅通、安全可靠。
三是竞赛组织扎实推进。成立了篮球和举重两个项目的竞赛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协会和省执委会均已派驻专家指导竞赛组织工作。测试赛有序推进,全面检验场馆运行,进一步完善竞赛设计。举重和篮球项目技术官员培训顺利开展,兴奋剂检查站硬件全部建成,运动员食材实行“五统一”[ “五统一”:指统一采购、标准、检测、调度、配送。]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与反兴奋剂“双保险”。
石龙中学体育馆(图源:宜居石龙)
四是服务保障全面细化。我们全面启动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管理工作,优化岗位匹配与实操培训,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行政接待方面,已完成多轮酒店考察,细化接待流程,编制接待手册,统筹住宿、交通、餐饮等事宜。赛事综合保障方面,已制定详细的安保、医疗、交通、水电气等保障方案,构建“一馆一策”“一赛一策”精准服务体系。同时,针对残疾运动员的特殊需求,扎实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特殊服务保障,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体现城市人文关怀。
另外,作为体育强市,东莞不仅要“办好赛”,还要“比好赛”,支持东莞输送培养的运动员在“家门口”赛出成绩、赛出风采。在刚刚结束的十五运会体操青年组比赛中,东莞输送的运动员,为广东代表团赢得开门红;,展现东莞深厚体育底蕴,也为我们做好东莞赛区工作增添了信心、增强了底气。
03 城市侧行动有哪些亮点?
为以最佳城市面貌迎接全运盛会,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七大行动”以及开展“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涵盖城市风貌、交通畅顺、卫生防疫、宣传推广、服务提质、文旅赋能和安全排查七大领域,为赛事举办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氛围。
(一)城市风貌提升行动:精雕城市颜值,焕新赛事底色。对赛事核心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持续升级绿化景观,今年以来已完成134个口袋公园建设,市直管道路换种时花9430平方米;开展户外广告招牌排查整治,整治违规设施1198处、面积约5.3万平方米;同时对159项重点保障项目进行全覆盖检查,营造清爽整洁城市环境。
(二)城市交通畅顺行动:优化交通保障,便捷赛事出行。制定“1+5”交通保障方案[ “1+5”交通保障方案:1是指东莞赛区交通保障工作方案,5是指东莞赛区城市公共交通保障工作方案、东莞赛区道路养护保障实施方案,以及3个比赛场馆交通保障方案],针对3个场馆分别制定“一馆一策”,划定38条赛事保障线路;对赛事场馆、接待酒店周边及交通枢纽沿线道路进行全面排查,加快修复道路设施,确保道路平整畅通。
为赛事举办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氛围(图源:翟嘉欣、陈志谦/东莞南城发布)
(三)城市卫生防疫行动:深入排查监测,筑牢防疫防线。高位统筹开展防疫工作,组建12支应急工作队、28支疾控处置小分队、33支布雷图指数监测队;严格排查重点场所,完成有关场馆酒店三轮监督检测;建立总体运行调度、赛事现场指挥和院内应急部署三级指挥调度体系,强化医疗保障管理。
(四)城市宣传推广行动:多维宣传造势,点燃全运热情。统筹开展多维度宣传;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类交通工具投放全运宣传资料;在全市60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体育第一课”“礼仪第一课”,9月下旬将启动“全民有礼迎全运”行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东道主精神。
(五)城市服务提质行动:软硬件双升级,提升服务效能。开展城市面貌焕新工程,打造城乡一体的市容环卫标准,已完成17条主干道品质提升;推进环卫保洁十项规范化举措,提升重点路段环境卫生;初步确定城市志愿者招募计划,并积极对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志愿服务;启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动重点商圈、商业综合体提质升级,构建放心消费环境。
(六)城市文旅赋能行动:策划丰富活动,绽放城市活力。我们结合十五运契机,精心策划系列文旅体赛事与活动,彰显东莞城市运动氛围与潮流活力。如承办国际篮联团结杯、广东省青少年篮球冠军赛等高水平赛事并进行场馆测试,启动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奔跑吧・少年”体育嘉年华,开展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及“跟着十五运打卡东莞”等文旅活动,营造浓厚城市氛围。
(七)安全隐患排查行动:拉网排查隐患,守牢安全底线。对涉赛场所及周边供水管网、用电安全、燃气隐患等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确保水电气安全稳定。强化治安防控整治,对重点区域开展深入细致排查,加强日常管控。深入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开展消防培训37场次,同时强化社会面综合施策,消除一批潜在风险隐患,为全运盛会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精彩全运会 文明东莞人(图源:唐幸耀)
东莞是一座有着深厚体育底蕴、鲜明潮流气质和包容开放胸怀的城市。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支持下,东莞一定能圆满完成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的各项承办任务,为全国呈现一场彰显岭南风韵、东莞特色的体育盛会。
让我们共同期待:全运因东莞更精彩,东莞因全运更美好!
焦点问答1
南方日报龚名扬 摄
问:东莞素有全国篮球城市的美誉,十五运男子成年组篮球赛和残特奥三人制聋人篮球赛均将在东莞举办。请问东莞如何结合赛事筹备组织工作,更好地展现“篮球之城”的风采?
市执委会秘书长、市文广旅体局局长宁康:
东莞作为全国闻名的“篮球城市”,我们正以承办十五运男子成年组篮球赛和残特奥三人制聋人篮球赛为契机,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东莞篮球的深厚底蕴与城市风采。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以高水平赛事为引领,强化专业办赛能力。我们积极引入和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篮球赛事,例如在接下来的9月23—28日,即将举办2025国际篮联亚洲女子篮球联赛,10月9—10日还将举办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这些赛事既是对全运场馆运行能力、全运团队办赛能力的实战检验,也是东莞高水平篮球竞赛多频举办的风采展示。
二是广泛开展群众篮球活动,营造全城篮球氛围。我们坚持“篮球为民”,持续开展各类群众性篮球赛事。例如正在进行的东莞市企业篮球联赛(厂BA) 和第三届村级篮球联赛(村BA),覆盖多个镇街,吸引产业工人、农村居民等广泛参与,真正实现“篮球运动下沉基层”。同时,鼓励各镇街举办形式多样的篮球比赛,涵盖成年、青少年、少儿等各年龄段,让“全民篮球”成为东莞喜迎全运的最动人风景。
三是挖掘篮球文化内涵,打造篮球主题展览。我们计划于9月底在东莞展览馆推出“篮聚莞邑 全运风华”篮球文化主题展,系统梳理与展示中国篮球、广东篮球特别是东莞篮球的发展历程、荣誉成就和文化特色。通过实物、影像及互动体验,让市民和游客深入了解东莞的篮球故事,增强城市认同感和篮球文化感染力。
四是推动“篮球+文旅”融合,提升观赛体验和城市吸引力。我们致力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推出“跟着十五运打卡东莞” 等活动,精选包括东莞篮球中心在内的十大城市地标,引导观众和游客在观赛之余游览东莞、传播东莞。同时,积极协调推出城市旅行“大礼包”,整合景区门票、酒店住宿及出行优惠,让每一位来莞的观众都能享受“一场比赛,多重体验”,真正实现“体育赋能城市、文旅融合发展”。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专业赛事组织、浓厚群众基础、深厚文化积淀和优质城市服务四位一体的系统筹备,向全国人民全面展示东莞“篮球之城”的活力、魅力与影响力。
焦点问答2
南方日报龚名扬 摄
问:残特奥会共有三项赛事在东莞举办,除了7月三人制聋人篮球赛外,下来还将举办举重和聋人女子篮球赛。请问东莞赛区将主打哪些亮点?更好地体现科技助残理念,借助赛事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市执委会副秘书长、市残联理事长陈伟贤:
东莞作为本届残特奥会的重要承办地,除了已经成功举办的三人制聋人篮球赛外,接下来还将举行举重和聋人女子篮球两项重要赛事。我们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细致、温暖、高效的安排,展现东莞的办赛水平和城市关怀:
一是通过科技赋能赛事,向全国展示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本届残特奥会不仅是展示体育精神的盛会,更是展示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的机会。我们将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通过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实时查看场馆及周边情况,提升可视化指挥调度能力,有力保障赛事安全高效运行;策划“科技宣传展示”环节,设置科技助残展示体验区,通过“体验式展示+互动化教学”模式,集中展出本地企业研发的“智慧仿生手”“灵动掌握”“喜乐行”等智能康复训练设备,以及vivo为视障和听障人士开发的“听说”“AI手语翻译官”等信息无障碍产品,增添一道人文与科技交融的风景线。
二是通过赛事无障碍,推动无障碍城市建设理念的推广。目前承接女子聋人篮球和残疾人举重两项赛事的场馆均完成了无障碍改造,例如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新增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停车位、爱心席位、坡道,卫生间加装呼叫系统和铃声系统;石龙场馆针对轮椅运动员为主的特点,加宽通道、设置轮椅适用台面,并配备无障碍摆渡车、无障碍改造公交车,实现参赛、观赛无障碍,彰显人文关怀;运动员入住的酒店房间配备闪光门铃和紧急呼叫按钮、增设轮椅维修点等,全方位为运动员提供暖心的后勤保障。同时,我们也以举办赛事为契机,大力推动公共交通枢纽设置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潜移默化地增强公众对无障碍是全体社会成员基本权益的认识和理解,助力营造“平等、融合、共享”的和谐共融社会。
新建无障碍设施(图源:2025残特奥会)
三是通过讲好全国自强模范故事,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全国自强模范、两届残奥会冠军陈敏仪为原型,以东莞为主拍摄地,由东莞市残联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指导制作的体育励志题材电影《一“箭”钟情》将于今年11月上映。该影片通过讲述残疾运动员顽强拼搏、勇夺荣誉的故事,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该影片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宣传项目之一,向赛事献礼。我们希望借助影视作品的力量,让更多人关注、理解、尊重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勇敢克服困难与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
我们希望以此次承办残特奥会赛事为契机,更好地展现东莞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形象。下来,东莞将继续深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推动东莞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焦点问答3
南方日报龚名扬 摄
问:我们留意到,十五运和残特奥会的举重项目将在“举重之乡”东莞石龙镇举办。请问石龙如何结合赛事筹备组织工作,更好地展示石龙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举重之乡的风采?
市执委会副秘书长、石龙镇镇长张炜:
石龙作为“举重之乡”,自1987年六运会以来,已举办过6次国家级以上举重赛事,为本次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重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石龙正举全镇之力,在广东赛区执委会和东莞赛区执委会的指导下,全力推进各项赛事筹备工作。
从赛事的氛围底蕴来看,石龙与举重赛事的缘分已深深扎根。1956年陈镜开打破新中国首个世界纪录,1984年曾国强斩获中国举重首枚奥运会金牌。七十多年来,石龙先后走出1000多名举重健儿,共打破世界纪录19人次,斩获奥运奖牌5枚、世界冠军29人次。去年10月16日,在“世界举重日”当天,世界首个举重专题博物馆正式开馆。这些深厚的举重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是我们筹备赛事、展示风采的核心底气。石龙,扛起了“举重之乡”使命担当。
从赛事的组织保障来看,石龙以实战化筹备构建赛事运行“硬支撑”。对照最新赛事标准,全面升级改造石龙体育中心系统并通过验收。接下来我镇将分别于9月26日、9月29日举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重项目测试赛,以实战化标准全面检验场馆运行效率与服务保障水平,为正式比赛的成功举办扫清障碍、储备经验。同时,我们深入落实省执委会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行动要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包括焕新城市“颜值”,对东江碧道石龙段(左岸)等城市绿化景观进行全面升级,覆盖路段7.7公里、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畅通出行“脉络”,优化场馆周边道路,对16辆公交车进行无障碍升级改造,科学规划赛事保障路线,确保赛事期间交通顺畅。传递城市“温度”,招募240名十五运会、150名残特奥会志愿者,推进“志愿者之家”建设并加强专业培训,真正做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从赛事的配套服务来看,石龙以文化温度为引,让来宾充分感受石龙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魅力。以赛事为纽带开展“湾区周末IN东莞・麦芽糖咖啡音乐节”系列活动,制作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文旅宣传片。开通“赛事文旅专线”公交,串联中山路“东莞非遗第一街”、欧仙院历史景区等文化资源,策划2天1夜、1日游等“十五运”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后续,我们还将在赛事场馆周边及接待酒店,设置非遗展示区,同时发布线上“石龙文旅消费地图”,让游客在观赛之余既能感受历史名镇的古韵,也能触摸小镇的烟火气。
从六运会到十五运,30多年的等待与传承,不变的是石龙对体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省、市执委会的指导下,把赛事办好,欢迎各位市民、媒体朋友来到石龙,感受举重之乡的“力与美”、历史文化名镇的“温与情”。
焦点问答4
问:请问东莞赛区票务如何安排?会否结合赛事推出城市文旅服务,让观众在观赛之余还能感受城市特色和东道主的热情,实现“一场比赛,多重体验”?
关于东莞赛区的票务安排及文旅服务配套,我们做了精心规划和充分准备。
为方便广大市民和游客观赛,本届全运会实行“一个平台、三地购票”的便民政策。观众可通过“十五运会官方票务”网站、微信小程序及“大麦网”在线购票,也可前往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授权旅行社代理机构进行线下购买。比赛开始前2天,各场馆还将设立现场售票亭,为观众提供购票便利。多元化的购票渠道充分体现了东莞以观众为中心的办赛理念。为确保购票公平,我们全面实行“一票一证、实名购票、分批上线”的规则,观众可以在十五运会官方票务网站、官方票务小程序完成实名注册,浏览赛事日程、场馆导览和票务政策等信息。赛事门票将根据竞赛安排,于近期分阶段、分批次释放销售,请大家密切关注官方平台的最新通知。
在文旅服务配套方面,我们深知体育赛事是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为此,特别策划了“跟着十五运游东莞”系列文旅活动,让每一位前来观赛的观众都能体验到精彩旅程。我们串联赛事场地及石排镇潮玩之都·潮玩中心、莞城可园、东莞记忆等点位,策划推出了“风起莞邑之旅”篮球观赛+潮玩炫酷游、举重观赛+莞邑文化游等六条特色旅游线路。每条线路都整合了东莞特色美食、特色住宿及手信等资源,为游客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游玩体验。同时,我们将开展“跟着十五运打卡东莞”文旅活动,选择东莞记忆、黄旗山城市公园、劳拉雕塑等东莞十大拍照打卡点,打造最佳拍照机位。我们将印制3000本旅游拍照指南,在重点商圈、文旅景点派发,游客通过拍照打卡并分享游玩体验,可兑换精美奖品。我们将推出“全运惠民礼包”,持赛事门票可享受指定景区、酒店、餐饮折扣优惠。还将策划推出一系列文旅体“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例如在东莞展览馆举办“篮球文化专题展”,在东城举办“京东mall杯”全民电竞嘉年华等活动,点燃城市运动热情、促进城市消费。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票务安排和文旅服务,不仅能让观众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还能充分感受东莞的城市特色和东道主的热情好客,真正实现“一场比赛,多重体验”。
焦点问答5
南方日报龚名扬 摄
问:十五运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推出以来广受欢迎。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又是如何助力此次运动会的官方特许产品开发?注入东莞潮玩力量?
市执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杨嘉:
作为“中国潮玩之都”,东莞经过多年玩具及潮玩产业积累,已成功实现从早期“代工制造”向“原创IP培育+全产业链布局”的高质量转型,当前已形成“传统优势产业稳基、新兴特色产业突破”的良好格局。这为我们参与此次赛事特许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有3家东莞潮玩企业[广东哈一代(特许生产商、特许零售商)、东莞市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特许生产商)、东莞康达玩具礼品有限公司(特许生产商)]获得十五运会特许生产商资格。在本次十五运特许产品开发与运营中,东莞潮玩力量主要凸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开发款式众多。我们积极引导加入赛事特许经营体系的东莞潮玩企业,以“赛事特色+地域优势”为核心开展创作,围绕篮球、举重等竞技项目,以及“喜洋洋”“乐融融”吉祥物形象,开展创意设计与产品开发。截至目前,已完成200余款特许产品的研发工作,涵盖潮玩手办、周边衍生品等多个品类,目前这些产品已陆续完成生产并进入市场铺货,有效满足了公众对赛事周边的消费期待。
二是融入科技创意赋能。依托东莞在智能制造、数字技术领域的产业基础,我们推动东莞潮玩企业将AI科技与特许产品深度融合,特别打造了东莞赛区限定款“AI喜洋洋”“AI乐融融”产品。该系列产品内置语音互动功能,让吉祥物形象从“静态摆件”变为“动态互动伙伴”,既展现了东莞潮玩的创新能力,也为赛事IP传播增添了科技感与趣味性。
三是销售渠道广泛覆盖。为提升特许产品的触达率,我们一方面推动企业拓展跨区域合作——目前已有东莞潮玩企业与广州小蛮腰景区达成合作,在景区内设置十五运周边产品专属售卖区,让外地游客也能便捷购买东莞制造的十五运潮玩产品;另一方面拓展销售网络,将在潮流商圈、赛事接待酒店、比赛场馆等地开设特许零售店或快闪体验店,打造“赛事场景+城市消费场景”的销售矩阵。
东莞将以此次参与赛事特许产品开发为契机,继续深化潮玩产业与体育、文化等IP的融合创新,推动东莞潮玩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富创意的方向发展,继续擦亮“中国潮玩之都”城市品牌。
东莞备好满城精彩
只等您来
主持人何碧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
我们已经进入全运时间,“当好东道主 喜迎全运会”是当前东莞全市上下的共识。今天上午,,从全市全局高度部署“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整洁有范”、“畅行有序”、“服务有爱”、“全民有礼”,正是东莞对十五运和残特奥会的满满诚意和铮铮承诺!
共迎十五运,精彩在东莞!东莞备好满城精彩,只等您来。我们诚挚地向四海宾朋发出邀请:欢迎您亲临东莞赛区,现场感受“篮球之城”的热血沸腾、“举重之乡”的力拔山兮;欢迎您漫步东莞街头,沉浸式领略岭南文化和工业文明的交相辉映;欢迎您打卡“东莞制造”,收获“到世界工厂买买买”的独特体验;欢迎您寻味东莞美食,让地道美食的醇香、市井生活的烟火温暖您的舌尖;欢迎您携手东莞市民,共同见证赛场上的拼搏与荣耀,感受这座“双万城市”的热情和友善。
我们期待,与您相约东莞!
编辑:陈灿荣
校对:李秀莹
·
来源:东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