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9月19日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举办,百余家招聘单位提供各类优质岗位300余个,发布科研项目70余项(线上+线下),现场对接洽谈30余项。
2025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9月19日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举办,百余家招聘单位提供各类优质岗位300余个,发布科研项目70余项(线上+线下),现场对接洽谈30余项。
2025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现场。
活动现场,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国家实验室及高新技术企业,已将展位布置得满满当当,从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应用和新能源领域的电池材料创新,到生物医药的靶向药物研究,再到高端装备的智能控制技术,此次招收专业全面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着志同道合的高科技人才驻足洽谈,现场满是求贤若渴与双向奔赴的热烈氛围。
招聘人员主动向前来咨询的人才递上宣传册,指着展板上的岗位清单逐一介绍:“我们这个人工智能算法岗,除了提供可观的年薪,还能参与国家级项目”“新能源材料研发团队缺口大,博士后进站可享受专项科研经费支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以其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与活跃的科研生态,形成强大“引力场”:既吸引天津、河北企业纷纷来京甄选优质人才,也让海外高校毕业生将这里作为就业创业的重要目的地。
活动现场特设的科研项目洽谈区,集中发布了70余项科研攻关与技术升级项目,以“人才带动项目、项目助推产业”的模式搭建合作桥梁。展示板上,各类科研项目依次陈列。其中,北京某科研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领域应用项目备受关注。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全力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提升智能算法的效率与精度,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希望借此次洽谈会,寻得志同道合的人才,携手推进项目落地。”现场,不少博士、博士后驻足展板前,与项目团队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分享见解、交流思路。
除了科研项目洽谈,现场还设有京津冀人才政策咨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升级咨询专区。专业人员耐心为参会者解答博士后资助政策、国际博士后招收培养等问题,同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咨询,解读相关政策法规与技术合同认定流程,为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提供项目融资、创业管理等专业指导。
活动现场,企业与博士后进行洽谈。
据统计,活动吸引700余名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和科研人才到场洽谈,提交简历1100余份,现场达成初步招收意向400余人次。达成初步项目合作意向19个,计划项目资金2300余万元。
活动期间还开展了直播引才,为博士、博士后及科研人才提供更灵活的对接通道。9月19日至26日,博洽会线上活动将依托国聘网持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相关单位同步参与,提供更多优质岗位。
当天,2025年京津冀博士后招收与项目交流座谈会同步举办,围绕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着力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博士后培养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目前,北京市市属博士后设站单位727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1个,全面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全市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成为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力量。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将进一步加强与天津、河北、内蒙古在博士后等青年科技人才资源方面的联引联育联建,加强政策协同、项目协同和服务协同,为三地汇聚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字、摄影:罗晨 视频:李原龙
美编:王 勇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