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涉及特朗普与爱泼斯坦之间私人往来的报道。报道提到,特朗普在2003年曾赠送一张印有性暗示图案的生日贺卡,落款上还有他的签名。“极具暗示性”的做法,又让公众开始怀疑他和爱泼斯坦的关系。
特朗普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细数多年不实报道,开口就要150亿美元。
9月10日,《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涉及特朗普与爱泼斯坦之间私人往来的报道。报道提到,特朗普在2003年曾赠送一张印有性暗示图案的生日贺卡,落款上还有他的签名。“极具暗示性”的做法,又让公众开始怀疑他和爱泼斯坦的关系。
《纽约时报》两名记者撰写《幸运的失败者》一书内容,披露特朗普在其商业发展过程中继承了至少4.13亿美元资产,并通过复杂的公司结构与税务操作维持商业帝国。这严重冲击了他“白手起家”的公众形象。
9月15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Truth Social)上发文,宣布将对《纽约时报》提起诽谤诉讼,并索赔150亿美元。
特朗普称,“数十年来,《纽约时报》一直惯于编造谎言,针对的对象包括你们最喜爱的总统(也就是我!)、我的家人、我的商业事业、‘美国优先’运动、MAGA,以及我们整个国家。”
《纽约时报》当前的市值约为96亿美元,而特朗普的诉讼金额高达150亿美元。如果法院支持特朗普的诉讼请求,《纽约时报》不仅会被“清盘”,还得额外支付巨额赔偿。
美国诽谤法中有一条关键原则:“真实恶意”(Actual Malice),确立于1964年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中。
根据这项法律标准,公众人物要想赢得诽谤官司,必须证明媒体在明知报道虚假或对其真实性“漠视不顾”的情况下仍进行发布。这无疑为特朗普的诉讼设下了极高门槛。
这已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将主流媒体告上法庭。
2018年,他因税务报道起诉《纽约时报》,结果败诉并被判支付40万美元律师费;2020年,他就“通俄门”报道提起诉讼,再次被驳回;2021年,他又因税务申报单泄露问题起诉《纽约时报》,仍然败诉。而在今年,他起诉《华尔街日报》关于爱泼斯坦“伪造信件”的报道,索赔100亿美元。
特朗普并不在乎这些官司是否能胜诉,他更在意的是能否通过这类事件强化自己的“受害者”形象。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倾向。长期以来,其立场被认为偏向民主党。
上次总统大选中,《纽约时报》公开支持卡玛拉·哈里斯,并预测其将获得274张选举人票,成为美国首位女性总统。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纽约时报》报道内容多基于文件、调查和多方信源,符合新闻专业标准。
而特朗普则通过起诉等方式回应这种批评,试图让公众转而关注“媒体不公”。
美国的自由派和保守派媒体早就分帮结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些自由派媒体,常报道政府税务问题、性丑闻和政策争议;而保守派媒体则强调“反对建制派”和“揭穿假新闻”。
现在的媒体早就被拉进了政治斗争,成了各派对抗的工具。
正如1964年最高法院在“沙利文案”判决中写下的那句话:“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
来源:晓婷医生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