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改进行时】赤峰市荣盛达合作社“三链融合” 锻造产改先锋力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7:45 1

摘要:赤峰市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基地,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农业领域延伸的重要实践阵地。依托精准的产业定位与资源整合,合作社逐步构建起“教育培训、技术攻坚、人才选拔”的融合链条,为产业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动能。

赤峰市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基地,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农业领域延伸的重要实践阵地。依托精准的产业定位与资源整合,合作社逐步构建起“教育培训、技术攻坚、人才选拔”的融合链条,为产业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动能。

一、精准定位,以训育才筑牢产改根基

合作社紧扣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打造多元化培训阵地。作为赤峰市农广校核心实训基地,年均接待学员超300人次,构建了涵盖农机安全操作、杂粮高效种植与加工技术、传统粘豆包标准化制作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坚持“理论+实操”双轨并重,确保学员在真实的农机驾驶舱与加工车间内掌握实用技能,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产业工人。

同时,合作社与林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深化校企合作,聚焦农机技术升级痛点。双方联合开设专项培训班,累计培训学生及农机手200余人,通过产教融合新模式,显著提升了从业人员应对山地农业机械化挑战的能力,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二、创新突破,以赛提技激发改革活力

合作社成功策划并举办了首届田间农机操作技能大赛。20名优秀农机手在设定作业区内同场竞技,重点考核陡坡安全作业、精准播种覆土、复杂地块高效转向等核心能力。竞赛模拟真实生产环境,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有效提升职工操作的规范性、效率及应变能力。

三、辐射带动,链式发展深化产改内涵

荣盛达合作社的探索已超越单纯的技术传递,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链式发展模式。培训课堂输出的不仅是农机手与豆包师傅,更是具备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校企合作持续为农机技术本土化改进提供智力支持,构建起产改创新的技术支撑体系;技能竞赛则成为人才展示与选拔的舞台,通过建立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不断激发从业者精进技艺的内生动力。

初审:

朱文静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