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您确实该注意点。”儿子张明低着头,不敢看李桂芳的眼睛。
厨房里,昨夜未洗的碗筷散发着隔夜的油腻味道。
王晓雨站在一旁,双手叉腰,脸色铁青。
李桂芳握着抹布的手微微颤抖。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最后竟然因为几个碗被赶出了门。
可是她不知道,三个月后,这对年轻夫妻会跪在她面前,哭着求她回家。
01李桂芳五十八岁那年,丈夫因为肺癌走了。
那是个下雨的星期三,医院的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张明从手术室出来时,脸色比墙壁还要白。
他走到李桂芳跟前,嘴唇动了几下,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走了?”李桂芳问他。
张明点点头。
李桂芳在椅子上坐了很久,直到护士过来催促,她才慢慢站起身。
办完所有手续,已经是深夜。
张明想送她回家,她摆摆手:“你回去陪晓雨吧,她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
从那以后,李桂芳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
每天早上六点,她准时起床,到菜市场买菜,回来做早饭。
吃完饭,她会坐在阳台上看楼下的人来人往,有时候会想起老伴,有时候什么也不想。
张明每个星期都来看她一次,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
去年春天,张明和王晓雨看中了一套新房子,在市中心。
房价不便宜,首付需要八十万。张明工作十年,攒了五十万,还差三十万。
那个星期天,张明带着一家人来看李桂芳。
“妈,我们想买房子。”张明说话的时候有些紧张,手在膝盖上搓来搓去。
“好事儿。”李桂芳点点头,“哪里的房子?”
“市中心的金桂花园,环境很好,小宝上学也方便。”
李桂芳没有说话,起身到阳台上看了一会儿。
张明跟在后面,声音更小了:“就是首付还差一点。”
“差多少?”
“三十万。”
李桂芳转过身看着儿子。
张明的头发已经开始稀疏,额头上有了皱纹,“这房子你们住着,还是咱们一起住?”
“当然是一起住。”张明握住李桂芳的手,“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好。”
王晓雨从厨房走出来,手上还围着围裙:“妈,我们都挺忙的,平时住一起会方便很多。”
李桂芳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媳,最后把目光落在正在拼积木的小宝身上。
小宝抬起头,咧着嘴笑:“奶奶,我们住一起好不好?我可以天天听您讲故事。”
那天晚上,李桂芳失眠了。
第二天早上,李桂芳给张明打了电话:“房子的事情,妈支持你们。”
一个月后,李桂芳卖掉了老房子。房子虽然旧,但地段不错,卖了八十万。
她留下五十万给自己做养老钱,另外三十万全部给了张明。
搬家那天,李桂芳最后一次站在老房子里,墙上还贴着她和老伴的结婚照。
走出门时,又回头望了一眼。
刚搬进新家的那段时间,一切都很和谐。
王晓雨工作很忙,经常加班,李桂芳就承担了大部分家务。
李桂芳不觉得累。她喜欢忙碌的生活,喜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感觉。
小宝很听话,写作业的时候会让奶奶坐在旁边陪他。
慢慢地,一些小问题开始出现。
王晓雨是个很讲究的人,对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有自己的要求。
洗衣服要用特定的洗衣液,袜子和内衣要分开洗,毛巾要每天消毒,厨房的台面要随时保持干净。
有一次,李桂芳用洗衣机洗了几件外套,王晓雨下班回来看到,脸色就不太好看。
“妈,这些衣服最好手洗,用洗衣机容易变形。”王晓雨的声音很轻,李桂芳听得出来她不高兴。
“以后我注意。”李桂芳赶紧点头。
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
李桂芳拖地的时候没有完全拖干,王晓雨会说:“妈,地板湿着容易滑倒,您拖完再用干拖把拖一遍。”
李桂芳每次都说“好的,好的”,心里却有些不自在。她觉得自己像个客人,在这个家里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张明夹在中间,大多数时候选择沉默。
02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星期五,李桂芳像往常一样去接小宝放学。
小宝的学校离家不远,走路十分钟。李桂芳提前出门,在校门口等着。
接到小宝后,两个人回家,李桂芳陪他写作业。
作业做到了七点多才完成。张明和王晓雨还没有回来,李桂芳赶紧到厨房做晚饭。
八点钟,张明和王晓雨陆续回家。
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吃饭,小宝兴奋地跟爸爸妈妈说起作业的事情。
吃完饭,王晓雨收拾桌子,李桂芳准备去洗碗。
王晓雨摆摆手:“妈,您去休息吧,我来洗。”
“不用不用,我来就行。”李桂芳坚持要洗。
“那行,您洗吧。”王晓雨去客厅陪小宝看电视。
李桂芳站在厨房里,看着堆在水池里的碗筷,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她扶住台面,等了一会儿,眩晕的感觉才消失。
这几天她总是觉得累,可能是年纪大了,洗了几个盘子,又感到头晕。
而且这次更严重一些,眼前发黑,腿都有些发软。
李桂芳看看水池里剩下的碗筷,心里想着明天早上再洗也不迟。
于是关掉厨房的灯,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李桂芳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王晓雨第一个起床。
她习惯早起跑步,换好运动服后到厨房倒水。一推开厨房门,她愣住了。
水池里堆着昨天晚上的碗筷,盘子上的油腻已经凝固,筷子散乱地插着,还有几个杯子倒扣在台面上。
台面上有一些菜汤的痕迹,已经干了,留下了黄色的印子。
垃圾桶里的垃圾没有倒,散发着隐隐的酸味。
王晓雨站在厨房门口,脸色越来越难看。
她深呼吸了几次,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走到李桂芳的房间门前敲门。
“妈,您起来了吗?”
李桂芳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起了起了,怎么了?”
“您出来一下。”
李桂芳穿上外套,打开房门。王晓雨站在门口,脸色很严肃。
“妈,您跟我来厨房看看。”
李桂芳跟着王晓雨走到厨房,一看水池里的碗筷,立刻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
她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但王晓雨已经开口了。
“妈,”王晓雨的声音很冷,没有平时的温和,“昨天晚上您不是说要洗碗吗?”
“我...我昨天有点不舒服,想着今天早上再洗。”李桂芳声音很小。
“不舒服?”王晓雨的音调提高了,“不舒服您也不能就这样放着不管啊!您看看这厨房,像什么样子?”
李桂芳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确实没想到王晓雨会这么生气。
“我每天上班已经够累了,回到家还要面对这样的厨房。”王晓雨越说越激动,“您说您不舒服,可您也没跟我们说啊。如果您早说了,我可以洗啊。”
“晓雨,我...”
张明被争吵声惊醒,穿着睡衣从卧室出来,“怎么了?”
王晓雨指着厨房:“你看看,妈昨天晚上说要洗的碗。”
张明走到厨房门口看了一眼,脸色也沉了下来。
他看看李桂芳,又看看妻子,声音里带着不耐烦:“妈,您这样确实不太合适。”
“我昨天身体不舒服...”李桂芳想要解释。
“身体不舒服您怎么不说?”张明打断了她的话,“您不说我们怎么知道?”
李桂芳看着儿子,那个她一手拉扯大的孩子,现在正用一种陌生的眼神看着她。
她的眼眶湿润了,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我去洗碗。”她转身走向厨房。
“算了。”王晓雨阻止了她,“我自己洗吧。您这样洗,我还要再洗一遍。”
李桂芳的手停在半空中,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王晓雨挽起袖子,开始收拾厨房,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明显的怒气。
碗筷碰撞的声音特别响,像是在宣泄着什么。
张明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小宝从卫生间出来,小心翼翼地坐在餐桌旁。
气氛异常紧张。
李桂芳回到自己房间,关上门,坐在床边。
她听着厨房里传来的声音,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03
过了一会儿,王晓雨做好了早饭。她敲了敲李桂芳的房门:“妈,吃早饭了。”
一家人默默地吃着早饭,没有人说话。小宝时不时地偷看大人的脸色,小心地喝着稀饭。
吃完早饭,张明要去上班。他换好衣服,拿起公文包,在门口停了一下。
“妈,我们都不容易,您多理解一下。”
说完,他开门出去了。
王晓雨也准备出门。她整理好包包,看了一眼李桂芳:“妈,今天我可能会晚一些回来,小宝放学您还是去接一下。”
“好。”李桂芳点点头。
送走小宝,李桂芳一个人回到家里。
空荡荡的房子里只有她一个人,安静得有些可怕。
她坐在沙发上,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第二天是星期天,一家人都在家。
李桂芳像往常一样做家务,动作比平时更加小心。
中午的时候,她做了午饭,叫大家吃饭。
饭桌上的气氛比昨天好了一些,王晓雨偶尔会跟她说几句话。
下午,李桂芳陪小宝在楼下的花园里玩。
小宝骑着自行车,她在后面跟着。
阳光很好,有微风吹过,这是这几天来她最放松的时刻。
“奶奶,您是不是不开心?”小宝停下自行车,回头看着她。
“奶奶没有不开心。”李桂芳蹲下来,“奶奶陪小宝在一起,就很开心。”
“可是我感觉您变了。”小宝歪着头,“以前您总是笑的,现在您不怎么笑了。”
李桂芳愣了一下,然后勉强笑了笑:“奶奶有点累而已。”
“那您休息休息吧。”小宝走过来,抱了抱奶奶,“我不要奶奶累。”
李桂芳抱着孙子,眼眶又湿润了。
她想起老伴曾经说过的话:“孩子都是天使,他们能感受到大人的情绪。”
星期一早上,张明和王晓雨去上班,小宝去上学。
李桂芳一个人在家,心情依然沉重。
她试图让自己忙起来,打扫卫生,整理衣柜,心里的阴霾挥之不去。
中午的时候,她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
“请问是李桂芳女士吗?”
“是的,您是?”
“我是市第一医院的护士,您儿子张明在这里,出了一点意外,需要家属过来一趟。”
李桂芳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什么意外?严重吗?”
“不是很严重,但需要家属签字。您现在能过来吗?”
“能,我马上过来。”
李桂芳挂掉电话,匆忙换衣服出门。
她的手在颤抖,各种可怕的想法在脑海里闪过。
路上,她给王晓雨打电话,但是打不通。
到了医院,护士带她到急诊科。张明躺在病床上,脸色有些苍白,左臂打着石膏。
“明子!”李桂芳快步走到床前,“怎么回事?”
“妈,我没事。”张明见到母亲,表情有些复杂,“就是工地上出了点小意外,手臂骨折了。”
医生过来解释情况,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李桂芳忙着办手续,跑前跑后,完全忘记了这几天的不愉快。
王晓雨是下午才赶到医院的。她看到李桂芳在病房里照顾张明,愣了一下。
“怎么样?”王晓雨问。
“骨折,要住院几天。”李桂芳回答,“医生说不严重,好好养着就行。”
那几天,李桂芳每天都在医院陪护。
她给张明买饭,晚上就在病房里的陪护椅上将就一夜。
王晓雨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来看看。
04
住院的第三天晚上,张明看着疲惫的母亲,心里五味杂陈。
“妈,您回家休息吧,这里有护工。”
“我不放心。”李桂芳在削苹果,“再说家里也没什么事。”
张明看着母亲的背影,想起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母亲为了他们一家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委屈,他都看在眼里。
“妈,这几天辛苦您了。”
“说什么辛苦,你是我儿子。”李桂芳没有抬头。
张明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出院后,张明的手臂需要慢慢恢复。
李桂芳悉心地照顾他,王晓雨看在眼里,对李桂芳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依然涌动着。
又过了一个月,李桂芳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她经常感到疲惫,有时候会头晕得厉害,连站都站不稳。
但她不想让儿子和儿媳担心,总是强撑着。
那个决定命运的星期五再次到来。这一次,不是忘记洗碗,而是更严重的事情。
李桂芳像往常一样去接小宝放学。
走到半路,她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她扶着路边的电线杆,等了好久才恢复过来。
到了学校门口,她已经迟到了十分钟。小宝急得哭了,老师也在那里等着。
“奶奶,您怎么这么晚?”小宝扑到她怀里。
“奶奶在路上遇到了一点事,对不起。”李桂芳抱着孙子,心里充满歉意。
回家的路上,小宝一直拉着奶奶的手,担心地看着她。
“奶奶,您脸色好白。”
“奶奶没事,可能是天气热。”
到了家,李桂芳勉强给小宝准备了点心,然后坐在沙发上休息。
她感觉头很沉,浑身都没有力气。
傍晚,王晓雨下班回来,看到李桂芳无精打采地坐在沙发上,小宝在一旁写作业。
“妈,您怎么了?”
“有点累。”李桂芳勉强笑了笑。
王晓雨走近一些,发现李桂芳的脸色确实很差,嘴唇都有些发白。
“您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不用,休息一下就好。”
晚上,张明回来后,也注意到了李桂芳的异常。
“妈,您今天怎么了?”
“没事,就是有点累。”
吃晚饭的时候,李桂芳几乎没怎么吃。她说没有胃口,早点休息就好了。
那天晚上,李桂芳在房间里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她感觉胸口很闷,呼吸都有些困难。但她不想惊动儿子他们,就这样熬着。
第二天早上,情况更严重了。
李桂芳起床的时候,感到天旋地转,险些摔倒。她扶着墙壁,慢慢走到客厅。
王晓雨正在厨房里准备早饭,看到李桂芳的样子,吓了一跳。
“妈!您怎么了?”
李桂芳想要说话,可是一张嘴,眼前就是一阵发黑。她抓住王晓雨的手臂,声音很微弱:“我...我有点...”
话还没说完,李桂芳就晕倒了。
王晓雨大叫一声:“明子!快过来!”
张明从卧室里跑出来,看到母亲倒在地上,王晓雨蹲在旁边拍她的脸。
“快叫救护车!”张明一边说着,一边蹲下来检查母亲的情况。
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李桂芳被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他们:老人是因为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昏厥,需要住院观察。
在医院里,李桂芳醒来的时候,看到张明和王晓雨都守在床边。
王晓雨的眼睛红红的,看起来哭过。
“妈,您感觉怎么样?”张明握着她的手。
“我没事。”李桂芳的声音很虚弱,“小宝呢?”
“小宝在学校,下午晓雨去接他。”
医生过来查房,告诉他们李桂芳的身体状况不太好,需要好好休养。建议家属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05
那天晚上,王晓雨坐在李桂芳的病床旁。
“妈,对不起。”王晓雨的声音很轻,“我以前对您太严厉了。”
李桂芳转过头看着儿媳,眼里有些惊讶。
“我知道您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我不应该对您那么苛刻。”王晓雨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是我不好。”
“晓雨...”
“妈,您别说话,好好休息。”王晓雨握住李桂芳的手,“以后我们好好商量事情,我不会再那样对您了。”
李桂芳看着儿媳,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她想说什么,嗓子有些哑,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李桂芳住院的第三天,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刺鼻味道。
王晓雨正在整理李桂芳的衣物——褪了色的外套,洗得发白的裤子。
她的手指轻抚过衣料,心中五味杂陈。
突然,一个轻微的“沙沙”声打破了病房的寂静。
王晓雨的动作停顿了一秒,那声音...来自外套的口袋。
她缓缓伸出手,指尖刚触及口袋边缘,就感觉到里面有什么东西。
是一张纸。
王晓雨慢慢将纸张抽出,红色印章在白纸上格外醒目,几行冰冷的术语映入眼帘。
当她看清报告上的诊断结果后,瞳孔急剧收缩。
王晓雨愣住了,这是她的检查报告,可是她记得这张报告应该在她自己的包里。
为什么会在李桂芳的衣服里?
她仔细想了想,想起了一个细节:上个月她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回家后把包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
李桂芳在收拾茶几的时候,可能看到了这张报告。
王晓雨的心情很复杂。她怀孕的事情,连张明都还不知道,她原本想等时机合适了再告诉大家。
但现在,李桂芳已经知道了。
她想起这段时间自己的种种表现:对李桂芳格外挑剔,情绪经常失控,对一些小事反应过度。
这些都是怀孕初期的典型反应,她自己也知道,但她没有控制好。
更让她愧疚的是,李桂芳明明知道她怀孕了,却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即使被她无理地责骂,李桂芳也只是默默承受着。
王晓雨坐在医院的椅子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想起李桂芳晕倒前的那些日子,老人家每天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努力不让任何人不高兴。
而她,作为儿媳,却没有给过李桂芳应有的关爱和理解。
当天晚上,王晓雨把这件事告诉了张明。
“什么?妈早就知道你怀孕了?”张明很震惊。
“她肯定是无意中看到我的检查报告了。”王晓雨哭着说,“明子,我们对妈太不好了。她知道我怀孕,情绪不稳定,所以一直在迁就我。”
张明沉默了很久。他想起母亲这段时间的种种表现,那种小心翼翼,那种委曲求全,原来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欠妈一个道歉。”张明说。
第二天,张明和王晓雨一起来到医院。李桂芳的精神状态好了一些,正在吃王晓雨带来的粥。
“妈。”王晓雨坐到床边,“我有件事要告诉您。”
李桂芳看着她,没有说话。
“我怀孕了。”王晓雨的声音很轻,“已经两个月了。”
李桂芳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真的吗?”
“真的。”王晓雨点点头,“我知道您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李桂芳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我上次收拾茶几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您的检查报告。我想着您还没有告诉我们,就装作不知道。”
“妈...”王晓雨哭了,“对不起,我这段时间对您太过分了。我怀孕后情绪不太稳定,但这不是理由。我不应该对您那么苛刻。”
李桂芳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王晓雨的背:“傻孩子,我都理解。怀孕的时候就是容易情绪波动,这很正常。”
张明站在旁边,眼圈也红了:“妈,是我们不好。我们没有照顾好您,还让您受委屈了。”
“你们都是好孩子。”李桂芳看着儿子和儿媳,“一家人在一起,磕磕碰碰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06
小宝下午放学后也来了医院。他一进病房就扑到奶奶怀里。
“奶奶,您什么时候回家?我想您了。”
“快了,过几天奶奶就回家了。”李桂芳抱着孙子,“小宝乖不乖?”
“乖。但是没有奶奶在家,我不习惯。”小宝撅着小嘴,“爸爸妈妈做的饭没有奶奶做的好吃。”
大家都笑了,病房里的气氛变得温馨起来。
一个星期后,李桂芳出院了。
回到家,她发现厨房里多了很多她爱吃的食材,冰箱里塞得满满当当。
客厅里摆着一束鲜花,茶几上放着一张卡片:妈妈,欢迎回家。
王晓雨扶着李桂芳到沙发上坐下:“妈,您先休息,我去做饭。”
“我来吧,您身体不方便。”李桂芳想要起身。
“不行。”张明按住了她的肩膀,“医生说了,您要好好休息。这段时间家务我们来做。”
小宝钻到奶奶怀里:“奶奶,我给您表演个节目吧。”
他唱了一首在学校学的歌,虽然跑调了,但很用心。李桂芳听得很认真,不时地鼓掌。
晚饭是王晓雨做的。虽然手艺比不上李桂芳,但每道菜都做得很用心。
她特意给李桂芳做了她爱吃的蒸蛋羹,还煮了小米粥。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
张明给李桂芳夹菜,王晓雨给她盛粥,小宝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事情。
这是很长时间以来,最和谐的一次家庭聚餐。
“妈,我想跟您商量个事。”王晓雨放下筷子,“我怀孕了,可能情绪会不太稳定。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您直接告诉我,不要憋在心里。”
“好。”李桂芳点点头,“那您也是,有什么话直接跟我说。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商量的。”
“还有一件事。”张明也开口了,“妈,您以后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自己一个人扛着。”
“我知道了。”
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小宝靠在奶奶身边,王晓雨坐在另一边,张明坐在对面的单人沙发上。
电视里播着一个家庭伦理剧,讲的也是婆媳之间的故事。
“这个儿媳妇太不懂事了。”王晓雨看着电视说,“婆婆对她这么好,她还这样。”
李桂芳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
“那倒是。”王晓雨想了想,“不过我觉得,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包容。”
“你说得对。”
那天晚上,李桂芳在自己房间里收拾东西。王晓雨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杯牛奶。
“妈,喝点牛奶再睡。”
“谢谢。”李桂芳接过牛奶,“晓雨,坐一会儿吧。”
王晓雨在床边坐下,有些紧张地搓着手指。
“妈,我一直想跟您道歉。”她的声音很轻,“这段时间我对您不好,您心里一定很难受。”
“都过去了。”李桂芳拍了拍她的手,“你肚子里有小宝宝,情绪不稳定是正常的。我当年怀明子的时候,脾气也很暴躁,你公公没少受委屈。”
“真的吗?”王晓雨有些惊讶。
“当然。”李桂芳笑了,“怀孕是女人一生中很特殊的时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周围的人要多理解,多包容。”
王晓雨点点头,眼圈又红了:“妈,您真好。”
“傻丫头,你也是我的女儿。”李桂芳抱了抱她,“我们都要好好的,把小宝宝健健康康地生下来。”
那一刻,两个女人之间多年的隔阂彻底消失了。
07
日子又回到了正轨,但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李桂芳的身体逐渐恢复了,但大家都不让她过度劳累。
家务活大家一起分担:张明负责倒垃圾和拖地,王晓雨负责洗衣服和整理房间,李桂芳负责买菜和做饭。
小宝也有自己的任务,每天自己整理书包和房间。
王晓雨的孕期反应比较严重,经常会恶心呕吐。
李桂芳就变着花样给她做一些清爽的小菜,还会熬一些养胃的粥。
“妈,您别总忙着照顾我。”王晓雨有时候会不好意思,“我自己能照顾自己。”
“你现在是两个人,当然要好好照顾。”李桂芳每次都这样回答,“再说,照顾你们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小宝知道妈妈肚子里有小弟弟或小妹妹后,也变得格外懂事。
他会主动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会给妈妈讲笑话,逗她开心。
“奶奶,小宝宝什么时候出来?”小宝经常这样问。
“还要等几个月呢。”李桂芳总是耐心地回答,“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要慢慢长大。”
“那我要准备一些玩具给小宝宝。”小宝很认真地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年底。
王晓雨的肚子已经很明显了,李桂芳开始准备各种婴儿用品。
她织了小毛衣、小帽子,还买了很多纸尿裤和奶粉。
那个曾经因为忘记洗碗而引发家庭风波的厨房,现在每天都充满着温暖的烟火气。
李桂芳在里面忙碌着,王晓雨有时候会来帮忙择菜,张明下班后也会进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妈,您今天做什么好吃的?”这成了小宝每天回家后的第一句话。
“奶奶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还有妈妈爱吃的清蒸鱼。”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分享着一天的见闻。
张明会说说工作上的事情,王晓雨会聊聊同事的趣事,小宝会讲学校里发生的小故事,李桂芳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
这样的生活平淡而温馨,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个人都感到满足和幸福。
有一天晚上,王晓雨突然阵痛了。一家人手忙脚乱地送她到医院。
在产房外,张明紧张地走来走去,小宝拉着奶奶的手,不安地问:“妈妈会不会有事?”
“不会的,妈妈很勇敢。”李桂芳安慰着孙子,心里其实也很担心。
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报喜:“恭喜,是个女孩,母女平安。”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张明激动得差点哭了,小宝高兴地跳了起来,李桂芳双手合十,感谢老天爷的保佑。
小宝宝很健康,粉嫩粉嫩的,哭声很响亮。王晓雨虽然疲惫,但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妈,您看,小宝宝长得像谁?”王晓雨虚弱地问。
李桂芳凑近看了看:“像你,眼睛像你,嘴巴像明子。”
“她叫什么名字?”小宝好奇地问。
“叫张诗语。”张明说,“诗情画意的诗,语言的语。”
“诗语,诗语。”小宝重复着妹妹的名字,“我有妹妹了!”
张诗语满月的时候,李桂芳已经完全进入了奶奶的角色。
她白天照顾小宝宝,晚上起来喂奶换尿布,虽然很累,但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08
王晓雨坐月子期间,脾气有些暴躁,但这次大家都理解她。
李桂芳会耐心地哄她,给她做各种营养汤,张明也会抽时间陪她聊天。
“妈,这次真的辛苦您了。”王晓雨看着忙前忙后的李桂芳,心里充满感激。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李桂芳抱着小诗语,“看着你们都好好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小宝对妹妹很好,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妹妹。
他会轻轻地摸摸妹妹的小手,跟她说话,虽然妹妹听不懂,但他说得很认真。
“妹妹,我是你哥哥。以后我保护你。”
张明看着这个温馨的场面,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起几个月前的那场风波,想起母亲被赶出家门时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愧疚。
那天晚上,他找到李桂芳,严肃地说:“妈,我想跟您道个歉。”
“又要道歉?”李桂芳笑了,“都过去了,还提什么。”
“不,我必须说。”张明坐在母亲旁边,“那次您忘记洗碗的事,我不应该站在晓雨那边。我应该更理解您,更保护您。”
李桂芳看着儿子,眼里有些湿润:“明子,妈不怪你。你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维护家庭和谐。妈理解。”
“但是您是我妈,我不应该让您受委屈。”张明的声音有些哽咽,“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站在您这边。”
李桂芳伸出手,摸了摸儿子的脸:“傻孩子,家人之间没有什么对立。妈不需要你站在哪一边,只需要你们都好好的。”
张明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妈,您说得对。我以后会让咱们一家人都好好的。”
“这就对了。”李桂芳拍拍儿子的手背,“家和万事兴。”
夜已经很深了,客厅里只有那盏温暖的台灯还亮着。
张明轻轻拥抱了母亲,那个拥抱很轻很轻,却承载着多年来未曾表达的歉意和爱意。
李桂芳闭上眼睛,感受着儿子的体温。
这一刻,她想起了张明小时候发烧时紧紧抱着她的样子。
“妈,您早点休息。”张明松开拥抱。
“嗯,你也是。”李桂芳笑着点点头,看着儿子走向自己的房间。
等张明的房门轻轻关上,李桂芳才独自坐在沙发上,望着窗外的夜色。
今晚的月亮特别亮,就像多年前那些安静的夜晚一样。
她知道,从今以后,这个家会慢慢变得不一样。
家人之间,一个拥抱,一句道歉,一份理解,就足够了。
来源:大大大大聪明游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