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孟喜:跑道上的生命课|“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7:55 1

摘要:清晨六点半,闹钟响起时天刚蒙蒙亮。我挣扎着从被窝里爬出来,套上那件已经洗得有些发白的运动服,系紧鞋带,推开门走进微凉的晨光中。这样的晨跑习惯,我已经坚持了整整三年。最初是为了减肥,后来却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跑步机上的数字从最初的3公里气喘吁吁,到现在能

清晨六点半,闹钟响起时天刚蒙蒙亮。我挣扎着从被窝里爬出来,套上那件已经洗得有些发白的运动服,系紧鞋带,推开门走进微凉的晨光中。这样的晨跑习惯,我已经坚持了整整三年。最初是为了减肥,后来却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跑步机上的数字从最初的3公里气喘吁吁,到现在能轻松完成10公里,这条跑道上记录的不只是距离的变化,更是我对体育精神一点一滴的领悟。

记得小学时,我是个名副其实的“体育困难户”。每次50米短跑测试,我都是最后一个冲过终点,脸红得像煮熟的虾子,喉咙里泛着血腥味。体育老师摇着头在我的成绩单上写下“及格”,那两个字像一把小刀,轻轻划伤了我的自尊心。转折发生在五年级的校运会上,班主任王老师坚持让每个同学都报名至少一个项目。“比赛不是为了拿奖,”她蹲下来平视着我的眼睛说,“是为了让你发现自己能比想象中走得更远。”最终我选择了最不擅长的400米——仅仅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技巧,只需要坚持。

比赛那天,我在第二圈就落在了最后,双腿像灌了铅,耳边是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和粗重的喘息。看台上的同学们喊着我的名字,声音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最后一百米,我的视线已经模糊,却突然听见王老师在场边大喊:“别停!继续摆臂!”不知哪来的力气,我竟然加速冲过了终点。虽然仍是最后一名,但当我瘫倒在跑道上时,第一次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奇妙成就感——战胜自己的快乐,远比超越他人来得深刻。那块印着“参与奖”的小小徽章,至今仍保存在我的抽屉里,它教会我体育精神的第一个真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大学时,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参与了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服务工作。在田径赛场边,我亲眼见证了无数令人热泪盈眶的瞬间。记得有位来自西部省份的跳高运动员,在决赛中三次挑战个人最好成绩失败,最终只获得第六名。当其他获奖选手站在领奖台上时,他却独自在赛场角落反复观看自己的试跳录像,教练在一旁耐心讲解动作细节。第二天一早,我在训练场又见到了他,汗水已经浸透了运动衫,他仍在不断练习助跑节奏。“四年后我还会再来,”他擦着汗对我说,“每次失败都是离成功更近一步。”那一刻,我明白了体育精神的另一面:追求卓越永无止境,真正的对手永远是自己。

全运会赛场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女子举重赛场上,一位老将三次试举失败后含泪鞠躬致意,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游泳馆里,年轻小将虽然落后却坚持游完全程,对手们在终点处等待与他击掌;篮球比赛中,两支队伍拼到加时赛,赛后却互相搀扶着向观众致谢...…这些画面让我懂得,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金牌的闪耀,更在于那些超越胜负的温暖瞬间。竞技体育教会我们如何体面地争取胜利,也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接受失败——这何尝不是人生的必修课?

工作后,我开始把对体育的理解融入日常生活。办公室里的“久坐族”们在我的鼓动下组成了午间运动小组,从最初的广播体操到现在的羽毛球比赛,小小的活动室里充满了笑声和汗水。去年公司运动会上,我们部门在拔河比赛中连输三场,大家却笑得最开心——因为比赛过程中有人摔了个四脚朝天,有人裤子差点被拽掉,这些窘态百出的瞬间反而成了最珍贵的团队记忆。体育精神就这样润物无声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少一些斤斤计较,多一些全力以赴;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些享受过程。

全运会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从最初的“唯金牌论”到现在的“全民共享”,从专业运动员的独角戏到普通百姓的嘉年华,体育正在回归它的本质——让生命更健康,让心灵更阳光。我家楼下的社区健身角,每天清晨和傍晚都热闹非凡:打太极的老人,跳绳的孩子,做瑜伽的主妇,还有像我一样跑步的上班族。这里没有奖牌,没有纪录,却有着最纯粹的体育精神在流动。

上个月,我收到了大学同学的聚会邀请,主题是“重拾青春”。我们相约回到母校操场,像十年前一样来一场4×100米接力。起跑前,大家笑称这是"中年危机杯",可当接力棒握在手中时,每个人都找回了当年的专注与激情。冲过终点后,我们躺在草地上大口喘气,望着蓝天白云,突然明白体育精神从未离开过我们——它藏在每次跌倒后爬起的倔强里,藏在平凡日子中对健康的珍视里,藏在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里。

跑道如人生,有直道也有弯道,有顺风也有逆风。全运会的故事,其实就是每个普通人与体育相遇、相知、相守的故事。当我们在晨光中系紧鞋带,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在看台上为拼搏者喝彩时,体育精神就已经悄然生根发芽,绽放出超越竞技的生命之花。这朵花不挑土壤,无论在顶级赛场还是社区广场,都能散发独特的芬芳——那是坚持的味道,是团结的味道,是永不言弃的味道,更是生命怒放的味道。

文|韦孟喜 记者柴智整理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