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两次北京电视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3 17:32 1

摘要:第二次去,也已经是八年前了:一个秋风送爽的早上,八点半钟,一辆大巴载着我和14位邻居,行驶在北京东三环的快速路上。路面平坦如镜,两旁高楼大厦林立,心中洋溢着欢喜,就要去看新北京电视台了,怎能不稍稍的有些小激动呢?

大风天气,坐在家里,不知怎的,忽然想起高耸云霄的电视塔,不禁回忆起我两次去过不是同一个地址的北京电视台。

第二次去,也已经是八年前了:一个秋风送爽的早上,八点半钟,一辆大巴载着我和14位邻居,行驶在北京东三环的快速路上。路面平坦如镜,两旁高楼大厦林立,心中洋溢着欢喜,就要去看新北京电视台了,怎能不稍稍的有些小激动呢?

过去,我曾经去过一次北京电视台,那还是在西三环北路的时候。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时,北京电视台的“戏迷乐”节目,在每一期都留下几道问答题,请电视观众把答案邮寄到节目组。其实题目简单得出奇,每次我在邮寄答案时,还发表对节目的看法,诸如指出节目误把“二黄”当“西皮”的错误。年底,节目组将热心观众请到台里座谈,并且录了像,在以后的节目中播出了。

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面对电视摄像机,尽管紧张,但是,还好,经过后期制作,播出效果不错。作为回报,邀请我们参加1991年北京电视台“元宵节晚会”的录制,地点在西郊的友谊宾馆。

2000年,我在央视的《戏曲人生》节目上过两次镜头:对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的访谈和介绍京剧研究生班的评剧演员曾昭娟。只是作为在场的观众,站起来,手持话筒,回答主持人姜昆的提问,并非节目的嘉宾。

直到2017年,我竟然也成为了节目的嘉宾,这是我人生的头一遭哦!不仅是第一次来到大望路的新建北京电视台,而且是第一次坐上嘉宾的席位,这就非同寻常了!

至今还记得准备工作是从7月6日开始的。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记忆》节目组,准备录制一期关于西城区展览路地区的回忆节目。首先找到展览路街道党委宣传部,由展览路多媒体中心具体负责。由于拙稿经常见诸《展望报》,我成为多媒体中心推荐的三人之一。北京电视台是最后才和我联系的,前两位都满足不了节目的需要,决定只录制我所在的社区,并让我介绍社区其他成员。

我在第一时间向社区党委书记做了汇报,她推荐了居委会的其他两位人员,谈话所涉及的原居委会的老主任,已经九十一岁的李爷爷作为主讲嘉宾,参加节目,还请了十位居民担任现场观众。我们十五个人,就有了这次出行!

走进宏伟的电视大厦,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眼前的一切都好新鲜啊!我第一次看到化妆间里令人新奇的一切,而录音人员给我佩戴“小蜜蜂”时,不能不佩服科技的快速发展。进入神秘的演播厅后,未曾开灯的黑暗中,天罗地网一般的各种管线,让我不敢迈步。我在《记忆》节目里看到的每次节目,原来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啊!

节目录制非常顺利,按时间播出,我永远记住了这次节目!

来源:笑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