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中国计划2027年统一台湾,如美武力介入或遭解放军核打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3 17:55 2

摘要:几十年来,这地方从一个小团队变成了全球知名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也从单纯的军事战略,扩展到了国际关系、经济政策啥的,总部现在看着也挺气派。

兰德公司是美国老牌智库,1948年正式成立,算是二战后美国战略研究需求催生出来的产物。

那时候,美国空军觉得光靠内部研究不够,得有个独立的机构来帮着出主意,于是兰德就在加州圣莫尼卡扎下了根。

刚开始就是一小撮工程师和数学家,凑在一块儿干活,目标很简单——给军事和国家安全政策提供靠谱的建议。

几十年来,这地方从一个小团队变成了全球知名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也从单纯的军事战略,扩展到了国际关系、经济政策啥的,总部现在看着也挺气派。

RAND是“研究与发展”的缩写,透着股实用主义的味道。成立头几年,它主要靠美国空军的资助,研究怎么打仗更有效率。后来冷战一开打,兰德就成了美国政府的重要智囊。

50年代,他们搞出了“相互确保毁灭”理论,意思是美苏双方都有核弹,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不然大家都完蛋。这理论听着吓人,但确实让冷战时期核大战没打起来。

兰德的研究从来都是数据说话,推演来推演去,硬是给美国政策定了不少调子。

到了21世纪,兰德的研究方向变了不少。冷战结束了,苏联没了,但新的挑战来了,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局势。

兰德开始盯着中国崛起,研究我国的军力、经济,还有政策走向。

他们经常分析我国海军的动静,比如航母编队的规模,或者东风导弹的射程,琢磨美国该怎么应对。

台海问题更是近些年的重点,兰德的研究员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出的报告经常被五角大楼和国务院拿去讨论,甚至国会听证会上都能听到他们的名字。

兰德的影响力大,但争议也不小。

有人觉得他们太偏向美国利益了,毕竟主要资金来自美国政府。比如在分析中国问题时,他们老强调中国军力的威胁,容易让人觉得是在给美国政策背书。

2020年代初,有欧洲学者就公开质疑过,说兰德的数据模型有时候太“美国优先”,推演结果不一定客观。

现在兰德的研究团队挺国际化,里面有退役军官、数学专家,还有搞国际关系的学者。他们每天研究全球热点,尤其是台海这种敏感话题。

兰德的目标没变过,就是给美国决策者提供参考,让美国在国际博弈里占上风。

几十年来,他们干得有声有色,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家智库在战略圈里的地位是实打实的。

2024年底,兰德公司扔出一份重磅报告,标题是《无灾难拒止——确保中美台海冲突控制在核门槛之下》。这报告一出来,全球都炸了锅。

里面直接说,中国政府已经给解放军下了指示,要在2027年搞定台湾统一,而且还放话,如果美国敢武力插手,解放军可能会动用核武器反击。

报告里讲得挺细,说中国这几年军事实力涨得飞快。

海军那边,航母编队越来越像样,辽宁舰、山东舰之外,第三艘航母也在造。导弹方面,东风-41这种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远得吓人,能打到美国本土。

兰德分析,这些装备让我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优势越来越明显,美国要是还按老办法玩儿,可能有点悬。更别提解放军的核武库也在扩充,报告估计到2027年,我国的核弹头数量可能会追上美国。

这话听着挺夸张,但数据摆在那儿,确实让人不得不重视。

兰德还做了不少兵棋推演,模拟中美在台海打起来会咋样。

他们算来算去,发现美国要是派航母或者轰炸机直接攻击中国本土,解放军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反击,甚至打破“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直接扔核弹。

这结论一出,美国军方坐不住了,五角大楼开了好几轮会,讨论是不是得调整战略。

报告里还建议美国多部署常规武器,比如在日本、菲律宾放点反舰导弹,或者用无人机盯着中国军舰,尽量把冲突控制在核门槛下。

报告一出,有人就质疑,兰德是不是把中国说得太狠了。

英国一家智库就发文,说兰德可能忽略了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底线,单纯靠军事威慑不一定管用。还有人觉得,兰德老从美国角度看问题,对中国的立场分析得不够全面。

报告还提到,中国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兰德估计,中国现在的核弹头数量可能有几百枚,到2027年可能会翻倍。

这说法挺吓人,但也有专家反驳,因为我国扩充核武库主要是为了自保,不是真想打核战。毕竟中国官方一直强调核武器是防御用的,不会随便拿出来用。

兰德这报告算是把台海问题的紧张程度推到了新高度,全球都在看中美接下来怎么出招。

兰德报告出来没一个月,事情就往更紧张的方向走了。

美国国会开了紧急听证会,专门讨论台海咋办。没几天,美国就宣布新一轮对台军售,卖了“爱国者”导弹系统和侦察无人机。

紧接着,太平洋舰队的“罗斯福”号航母跑去南海晃了一圈,摆明了要秀肌肉。

面对这般挑衅,我国也没含糊,2025年1月,解放军在东海搞了大手笔军演,几十艘军舰加上歼-20战机全上了,外交部还放话,说和平统一是首选,但武力也在选项里。

兰德又出了份后续报告,这次重点讲怎么用外交降温。他们建议美国多跟中国谈谈,哪怕是经济合作,也能减少误判。这报告出来后,有人觉得靠谱,有人觉得在主权问题上没啥妥协空间。

台海的未来还是个问号,但兰德的研究让大家明白,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全球智库都在讨论,想找出条和平的路子,兰德还是老样子,冷静地分析着局势。

兰德的工作没停过。他们还在研究台海的下一步走势,盯着最新的情报和数据。这报告的影响不小,不光给美国政府出了主意,也让全世界都开始正视台海的复杂性。

各国都在观望,想看看中美这场博弈最后怎么收场。

中美竞合︱美国的误判与台湾问题军事化 澎湃新闻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