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驾驶自动化:从辅助驾驶到完全自主的演进之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5:39 1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驾驶自动化已从科幻概念逐步走入现实生活,深刻改变着我们对交通出行的认知与体验。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制定的J3016标准是全球公认的自动驾驶分级框架,它将驾驶自动化分为L0至L5六个等级。其中,L2至L5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驾驶自动化已从科幻概念逐步走入现实生活,深刻改变着我们对交通出行的认知与体验。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制定的J3016标准是全球公认的自动驾驶分级框架,它将驾驶自动化分为L0至L5六个等级。其中,L2至L5级勾勒出了汽车从“人类主导”到“机器主导”直至“无人类干预”的清晰演进路径。

L2级:部分驾驶自动化(Partial Driving Automation)

L2级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高端新车所搭载的水平,通常被称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此级别下,车辆可以同时控制转向和加减速(如自适应巡航ACC+车道居中保持LKA),实现在一定条件下的纵向和横向联合控制。然而,驾驶的核心责任主体仍然是人类驾驶员。系统要求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监视道路环境,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因此,L2的本质是“辅助”而非“替代”,它旨在减轻驾驶疲劳,提升舒适性与安全性,但绝非“自动驾驶”。

L3级:有条件驾驶自动化(Conditional Driving Automation)

L3级是一个关键的跃升,被称为“有条件自动驾驶”。在此模式下,在特定的设计运行域(ODD,如高速公路、拥堵路段)内,车辆可以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包括环境监控。这意味着,在符合条件的路况下,驾驶员可以暂时将手眼解放出来,从事其他活动,如看手机或看电影。

但L3级的特殊性在于其“请求接管”机制。当系统遇到超出其处理能力的情况时,会向驾驶员发出接管请求,驾驶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通常为10-15秒)重新接管车辆。这种“人机共驾”且责任模糊的特性,使其成为技术、法规和伦理上的重大挑战,也因此被称为“跨越鸿沟的一级”。

L4级:高度驾驶自动化(High Driving Automation)

L4级实现了真正的“自动驾驶”。在其设计运行域(ODD)内(例如,限定城市区域、封闭园区、特定高速公路等),车辆可以完成所有驾驶任务,无需驾驶员任何干预,甚至可以不装备方向盘和踏板。即使系统出现故障或遇到无法处理的状况,它也能自主实现最小风险状态(如靠边停车),而无需人类接管。

L4级的应用场景目前主要集中在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配送车、无人巴士等商业领域。它不再需要驾驶员时刻待命,但在其ODD之外,车辆可能无法运行。

L5级:完全驾驶自动化(Full Driving Automation)

L5级是驾驶自动化的终极形态,即“完全自动驾驶”。它没有任何设计运行域的限制,车辆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条件(包括极端天气)下,像人类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一样自主完成全部驾驶任务。车内的人类将纯粹变为“乘客”,无需任何驾驶相关的操作或注意力。L5级自动驾驶将彻底重塑城市交通、汽车 ownership(所有权)模式乃至整个社会形态,但其技术实现仍面临巨大挑战,是行业长期追求的远景目标。

从L2的“手眼可暂离”到L3的“注意力可暂离”,再到L4的“驾驶员可暂离”,最终到L5的“驾驶员可消失”,驾驶自动化的分级清晰地描绘了技术发展的阶梯。目前,我们正处在L2普及、L3/L4开始商业化探索的阶段。每向前迈进一级,都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安全法规、基础设施、保险责任和社会接受度的全面考验。通往完全自动驾驶的道路虽漫长,但每一步都在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的未来出行时代。

来源:小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