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的细菌性病害杀菌剂,两重杀菌、持效长,能治100多种病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3 16:11 3

摘要:噻菌铜是一种常见的铜制剂类广谱杀菌剂,由于杀菌机理特殊,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细菌性效果优异,而且对一些真菌性病害也有一定防治作用,是很多种植户朋友经常用到的一种杀菌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噻菌铜。

噻菌铜是一种常见的铜制剂类广谱杀菌剂,由于杀菌机理特殊,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细菌性效果优异,而且对一些真菌性病害也有一定防治作用,是很多种植户朋友经常用到的一种杀菌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噻菌铜。

噻菌铜是一种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具有独特的双重杀菌机理,它由噻二唑基团和铜离子基团构成,噻二唑基团对植物具有内吸和治疗作用,能干扰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对细菌性病原菌具有特效;

铜离子具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可与病菌细胞内含巯基的酶结合使其失活,还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病菌侵入,对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均有一定效果。

这种双重杀菌机理使噻菌铜杀菌谱更广,持效时间更长,对多种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性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产品特点

(1)杀菌谱广,适用范围广。噻菌铜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细菌性病害特效,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基腐病,白菜软腐病,黄瓜角斑病、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等多种细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对柑桔溃疡病、疮痂病,对香蕉叶斑病、西瓜枯萎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也有优良的防治效果,还可用于防治番茄青枯病、烟草野火病、生姜姜瘟病等病害。

(2)内吸传导性好,持效期适中。噻菌铜能被植物快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使药剂能够到达植株的各个部位,不仅可以防治喷雾部位的病害,对未直接接触药剂的部位也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通常用量下,保护性施药持效可达10-14天,药效稳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对作物提供保护,减少了频繁施药的麻烦和成本,用于治疗需间隔5-7天补喷。

(3)安全性高,混配性好。噻菌铜属低毒农药,对蜜蜂、鱼类毒性低,含铜量低,克服了无机铜制剂因含铜量太高,而容易引起药害的缺点,在作物的各个生育期均可使用,包括花期和幼果期,使用安全,不会产生落花、落果、落叶、烧苗等药害现象;同时可与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杀菌剂混配或混用,扩大了防治谱,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减少了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3、使用方法

(1)浸种。可使用20%噻菌铜悬浮剂稀释500-800倍液,将种子浸泡在稀释好的溶液中,浸泡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根据种子种类和病害情况而定,然后捞出晾干后播种。

(2)喷雾。以20%噻菌铜悬浮剂为例,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稀释500-600倍液;防治柑橘溃疡病,稀释300-500倍液。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喷雾时要均匀周到,使药液充分覆盖作物表面。

(3)灌根。防治西瓜枯萎病,可将20%噻菌铜悬浮剂稀释300-500倍液,每株灌根200-500毫升;防治番茄青枯病,将20%悬浮剂稀释800倍,每株灌根200-300毫升,于移栽后及发病初期各施药1次。灌根时间最好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灌药量根据植株大小和病情而定,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4)涂抹。用于防治柑橘流胶病等一些果树枝干病害,可将20%噻菌铜悬浮剂与适量的水混合,调成糊状,然后将病斑刮除干净,用刷子将药糊涂抹在病斑处,可有效防止病害的蔓延。

(1)不可与石硫合剂等强碱性农药及含金属离子叶面肥混用,以防沉淀失效;30℃以上高温或作物幼嫩期慎用高浓度药剂,茄科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等)需先小范围试药;花期禁用,避免影响授粉。

(2)注意安全间隔期,蔬菜收获前7天、果树采果前14天停止用药,以确保农产品安全。

来源:叶雨拾光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