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两大集团都是实力强大的地方国企,上汽集团更是连续18年蝉联国内车企销冠,但24年易主了;北汽集团即使拥有奔驰品牌这样的现金奶牛来确保利润,但24年财报却比较难看。
在网上看了一些北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的信息,对比思考一下,还是有点意思的!
首先,两大集团都是实力强大的地方国企,上汽集团更是连续18年蝉联国内车企销冠,但24年易主了;北汽集团即使拥有奔驰品牌这样的现金奶牛来确保利润,但24年财报却比较难看。
同时,两大集团近几年都处在下滑的颓势之中,这颓势的表现也非常符合大国企给人的那种负面的感觉,仿佛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颓势反倒会让人感到意外)
其次,为了扭转颓势,两大集团都在2024年做出了重要的人事调整。上汽集团是王晓秋与贾建旭的组合正式登场;北汽集团由张建勇担任董事长,耐人寻味的是总经理至今已空缺有一年时间。
上汽集团“老将+少帅”的组合,给人的感觉更加稳健,既有老将坐镇的平稳,解决更多的内部问题,又有少帅冲劲的活力,发起改革提升对外的竞争力;
再看北汽相当于张建勇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肩挑,由此可见上级对于张董事长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与支持,但明显也让其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两相对比,你看好哪种方式?
第三,我们来对比看看新人登场都为两大集团带来了什么
1、人事调整。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两大集团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且两大集团的干部任命都体现了年轻化的特点,这里不细说,网上都有。
但与人事调整对应的组织结构调整两者差异较大。举例来看,上汽集团成立了自主大乘用车板块,由贾建旭出任了总经理,板块重新整合了在营销、产品设计、战略规划、财务和人力资源五个方面,且上汽大乘用车均进行了国内、海外划分。北汽集团在组织结构上变化不明显,其人事调整主要是关键岗位进行了调换。
2、强化执行。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两大集团在新领导的带领下,24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都延缓了集团下滑的趋势。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率先推出的一口价,都起到了提升销量的效果;极狐品牌也在北汽集团的支持下,取得了连续5个月实现单月破万的销售战绩。
说句玩笑话,只要钱到位了,想要的结果还是可以看到的,就是不知道这种烧钱的耐力如何?
3、工作思路。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篇报道,从战略维度来看,感觉上汽集团的内容会多些。
就先说上汽集团吧。
我在上一篇“贾建旭带来不一样的上汽集团”中,基本也讲到了上汽集团的一些思路。大致有几个关键方面:
端正工作态度—明确角色定位—确定改革方向—重塑企业活力—洞察本质问题—发挥体系优势—建立领先意识。
这些都有官方的说法可以证明。比如:“上汽要跪着做人”、“我们必须站在领先企业的延长线上,绕到前面去”、“工程师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理解市场,工程师是最大销售员”,言论就不一一举例了。
再看看北汽集团报道的信息,看到的更多的是行动力,感觉到更深的是改变的决心。
张建勇履新第一天就公开亮相去参加小米的发布会,随后便邀请雷军到访北汽增加流量,跟着就调研旗下几家主机厂,开始频繁的亮相,做直播,为极狐站台、为北汽越野站台、参与央视的对话节目、邀请小撒参观工厂,对外积极合作与华为、小马智行等深化合作,还与首创集团共同探索市属国企合作的新模式。也带动了新领导班子的集体出镜率。可谓火力全开、动力十足。
张建勇上任伊始就为极狐站台,并强调北汽集团将持续投入1000亿元,着眼于长期主义,扎扎实实地推动科技、产品、服务的全面提升,让极狐成为超越价值的选择。又为北京越野站台,表示要不遗余力支持北京越野高质量发展。类似的言论不断地传递着要扭转颓势的决心。
从网上的信息来看,感觉上汽在说的方面更突出一些,北汽在行的方面更多一些。
这两种不同的工作思路,你更看好谁?
来源:一梦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