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让我伺候月子,我冲动打了她一耳光,三年后再去儿子家我懵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3 15:00 1

摘要:当年她只是让我帮忙做些家务,而不是按我的方式照顾月子,我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我站在儿子家门前,手指悬在门铃上,却迟迟不敢按下。

三年了,那个我冲动之下扇在儿媳脸上的耳光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当年她只是让我帮忙做些家务,而不是按我的方式照顾月子,我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那一刻,我们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

如今,当我再次站在这扇门前,手里提着给素未谋面的孙子的礼物,心里忐忑不安。

深吸一口气,我终于按响了门铃。

01

我叫李秀兰,今年60岁,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

教了三十年的书,教出了几千名学生,桃李满天下。

我一直以自己的原则性和传统观念为荣,学生家长都尊敬我,同事们也敬佩我的坚持。

校长多次在会议上表扬我,说我是学校的“定海神针”。

这些在学校里被视为优点的特质,我一直以为是我的骄傲。

直到它们成为我和儿媳关系的绊脚石,我才意识到,做婆婆和做老师是两回事。

我只有一个儿子,叫李明,今年35岁。

他从小学习优秀,是我的骄傲。

高考那年,他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的医学院。

我还记得那天,全校广播里通报他的成绩,我在办公室里偷偷抹眼泪。

同事们都来祝贺我,说我教育有方。

我只是笑笑,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

李明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我们城市的人民医院工作。

一开始是普通住院医师,后来慢慢做到了心内科的主治医师。

他工作认真负责,很快在医院站稳了脚跟。

病人们都喜欢这个年轻有为又耐心的医生。

我常听到邻居们提起,说李医生真好,态度和蔼,技术又好。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偷偷骄傲一番。

三年前,他与在市中心一家外企工作的张佳结了婚。

婚礼很现代,没有许多我期待的传统仪式,但看到儿子幸福的样子,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张佳长得很漂亮,大学毕业,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见过世面。

我们的关系不冷不热,见面时都很客气,但总感觉隔着一层什么。

我觉得她太独立了,做事太有主见,不够传统。

每次我提出建议,她都会微笑着说“谢谢妈”,但基本不会采纳。

当张佳怀孕的消息传来,我心里既惊喜又忐忑。

我将要当奶奶了,这意味着我们家又添一个新成员。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拉近与儿媳的距离。

在我们那个年代,婆婆理所当然要去照顾儿媳坐月子。

这是传统,也是责任。

我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买了很多滋补的食材,翻出了当年照顾李明的笔记,甚至还特意去图书馆借了新出版的育儿书,想要做个与时俱进的奶奶。

张佳预产期前一周,我带着大包小包,兴冲冲地来到儿子家。

02

我按响门铃,门开了,出现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个陌生女人。

“您好,请问您是?”我有些疑惑地问道。

“哦,您一定是李妈妈吧!我是佳佳的母亲,您叫我小张就好。”女人热情地招呼我进屋。

我一愣,没想到张佳的母亲已经住下了。

屋里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正在厨房忙碌。

“那是我们请的月嫂,很有经验的。”小张解释道。

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早知如此,何必我来?

“妈,您来啦!”张佳从卧室走出来,挺着大肚子,脸上带着笑容。

“嗯,来了。”我放下行李,勉强笑了笑。

第一天的晚餐,由张佳的母亲掌勺。

席间,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我却感到自己像个局外人。

“妈,您就在客房住下吧,我们都准备好了。”李明体贴地说。

“明天我休假,带您去附近转转。”

我点点头,却不知该说什么。

晚上,我躺在客房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本以为自己会是这个家的主心骨,至少在坐月子期间是这样。

没想到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我的角色尴尬又多余。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想去做早餐,却发现月嫂已经在厨房忙活了。

“李妈妈,您坐着歇会儿,我来就行。”月嫂笑着说。

“我也可以帮忙的。”我有些不自在地说。

“不用不用,您是长辈,应该享福的。”月嫂态度坚决。

我只好悻悻地回到客厅,拿起报纸假装看了起来。

张佳的母亲从卧室出来,和月嫂聊了几句,两人不时发出笑声。

我感到一阵酸涩。

张佳生产那天,我们全家都去了医院。

过程很顺利,几个小时后,我们家就添了个大胖小子。

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我忍不住流下泪来。

记得当年生李明时,我疼得死去活来,婆婆只在一旁看着,连句安慰都没有。

如今想来,也许那就是我和婆婆关系不好的开始。

我本想在张佳坐月子期间,用我的经验和爱弥补这种代际的遗憾。

可我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这些了。

回到家后,张佳按照医院的建议开始母乳喂养。

我想提醒她一些注意事项,却被她母亲抢先了。

“佳佳,记得先用温毛巾敷一下,会舒服些。”

张佳点点头,对她母亲笑了笑。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刺痛。

03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

每当我提出育儿建议,张佳总会礼貌地回应,但转身就按照她自己的方式做。

“妈,现在的育儿理念变了很多,我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她总是这样说。

我想帮忙做月子餐,却被告知现代月子餐更科学。

我说孩子应该裹得严实些,她说现在医学建议不要捂太多,容易热疹。

每一次,我的意见都被礼貌地否决。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李明每天忙于工作,很少在家,即使在家也总是低着头看手机或电脑,很少参与我们的对话。

我知道他工作压力大,也就没多打扰他。

只是有时候,我多希望他能站在我这边,帮我说几句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与张佳的关系越发微妙。

表面上,我们相敬如宾,互不干涉。

骨子里,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多余。

张佳的母亲在照顾女儿方面得心应手,月嫂在育儿方面经验丰富。

我呢?一个退休老教师,一个自认为有经验的婆婆,却找不到用武之地。

我看到张佳依赖她母亲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

我和我婆婆的关系从来没有那么亲密过。

也许是那个年代的关系,也许是性格不合,总之,我们之间永远隔着一堵墙。

我不想我和儿媳之间也这样,可事与愿违。

有一天,我偶然听到张佳和她母亲的对话。

“妈,你说李妈妈会不会觉得不舒服啊?”张佳小声问道。

“应该不会吧,她看起来挺好的啊。”小张回答。

“可是我总觉得她不太高兴,每次我拒绝她的建议时,她的脸色就变了。”

“那有什么办法呢?你总不能委屈自己和孩子吧?现在的科学育儿和她那个年代不一样了。”

“我知道,只是感觉有点难处理。”

“别想太多,坐月子要保持好心情。等月子过了,她也就回去了。”

这段对话像一把刀,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原来在他们眼中,我只是一个需要应付的过客。

我默默走回自己的房间,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那天晚上,李明回来得很晚。

他敲了敲我的门,轻声问道:“妈,您还没睡啊?”

“没呢,有心事睡不着。”我擦了擦眼泪。

“怎么了?是不是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他坐到我床边。

“明明,你觉得我是不是太老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了?”我直视着儿子的眼睛。

李明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妈,您这说的什么话,您才六十岁,正年轻呢。”

“那为什么你媳妇总不听我的建议?为什么你岳母可以给她出主意,我就不行?”

“妈,这不一样。佳佳和她妈关系一向很好,而且......”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

“而且什么?”

“而且现在的育儿理念确实和您那个年代不太一样了。佳佳这人有时候是直了点,但她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

04

我沉默了。

儿子的话虽然委婉,但意思很明确:是我跟不上时代了。

“您别多想,等孩子满月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李明拍了拍我的肩膀,起身离开。

我躺在床上,心里五味杂陈。

或许我太敏感了,把一切都想得太复杂。

就这样,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再强求什么。

但命运似乎喜欢开玩笑。

就在产后第十五天,小孙子突然发起了高烧。

那天晚上,李明值夜班不在家。

张佳慌了神,不停地测量孩子的体温。

“39度3,妈,我们得送医院。”她对她母亲说道。

“好,我去叫车。”小张立刻拿起手机。

“等等,”我上前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小孩子发烧很正常,不用这么紧张。我们先用温水给他擦擦身子,降降温。”

“不行,这么小的孩子发高烧很危险的。”张佳坚决地说。

“我养过孩子,知道怎么处理。你们现在带他出去,反而容易受凉。”我坚持道。

“李妈妈,现在医学上都建议高烧及时就医,尤其是新生儿。”小张也开口了。

“你们听我的,先物理降温,实在不行再去医院。”我试图拿出我作为长辈的威严。

“不行,我不能冒险!”张佳抱起孩子就往外走。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固执!”我急了,跟在后面。

“妈,对不起,这事我必须按我的方式来。”张佳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站在原地,感到一阵无力和羞辱。

等他们回来时,已经是半夜了。

孩子退了烧,安静地睡着了。

“医生怎么说?”我问道。

“就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打了退烧针,开了点药。”张佳语气平淡。

“医生还说最近天气变化大,要注意保暖。”小张补充道。

我点点头,没有说“我早就告诉你们了”这样的话。

但心里,一股被忽视的怒火开始燃烧。

我养大了一个儿子,难道连照顾一个小婴儿的经验都没有吗?

接下来的几天,气氛更加紧张。

张佳开始对我的每一个建议都明确拒绝,甚至不再礼貌地掩饰。

“妈,您就别管了,我们自己来就好。”这是她的口头禅。

我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几乎成了一个透明人。

李明察觉到了这种紧张,但他的处理方式是逃避。

他加班的时间更长了,回家后也总是躲在书房,很少出来。

我知道儿子夹在中间为难,也就不去打扰他。

只是每次看到他疲惫的样子,我就心疼。

他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而不是加班到深夜。

他该有人照顾的,而不是回到一个充满火药味的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开始怀念自己独居的日子。

至少在自己家里,我是主角,我的话语有分量。

05

产后第二十天,是我与张佳关系彻底破裂的日子。

那天早上,小张接到电话,说家里有点急事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你去吧,妈,家里有李妈妈和月嫂呢。”张佳对母亲说。

我注意到她提到我时那种勉强的语气。

月嫂也请了半天假,说要去医院做个体检。

于是,家里只剩下我、张佳和小孙子。

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独自与儿媳相处。

我本想借此机会好好交流,缓和一下关系。

张佳刚给孩子喂完奶,准备哄他睡觉。

我看到她的抱姿,忍不住上前指导。

“你这样抱不对,孩子脖子没支撑好,会影响发育的。”我说道。

“妈,我知道怎么抱孩子。”张佳语气有些不耐。

“我看你是不知道。你看,应该这样...”我伸手想要示范。

“妈!”张佳突然提高了声音,“我真的很累,能不能让我自己来?”

她的反应让我一愣。

“我只是想帮你。”我说。

“如果您真想帮忙,能不能帮我洗洗衣服、拖拖地?整天在旁边指手画脚,我更累。”张佳疲惫地说道。

这句话像一桶冷水,从我头顶浇下。

我,堂堂一个退休教师,被要求去做保姆的活!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的声音开始发抖。

“就是字面意思。”张佳把孩子放进婴儿床,转身面对我,“妈,我理解您想帮忙的心情,但您的方式让我很有压力。”

“什么压力?我不过是提醒你几句而已!”

“不是几句,是每一件事!从我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怎么照顾孩子,您都要管。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判断。”

“你的判断?就是完全不听长辈的话,对吧?”我感到怒火中烧。

“我尊重科学和专业意见,不是盲从。”

“你的意思是我的建议都是老旧过时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但...”

“别但了!我看你就是不尊重我,从来没把我当回事!”我打断她的话。

张佳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努力控制情绪。

“妈,我很感谢您来帮忙,但如果您不愿意配合我们的方式,那就请回吧。我们可以请阿姨来做家务。”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的怒火。

06

一时冲动之下,我抬手就给了她一记耳光。

“啪”的一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张佳捂着脸,眼里满是不可思议和受伤。

我自己也愣住了,不敢相信我竟然动了手。

“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怎么娶了你这样的媳妇!”我大声喊道,声音中带着哭腔。

张佳的眼泪夺眶而出,她颤抖着拿起手机,拨通了李明的电话。

“明明,你现在能回来一下吗?”她的声音哽咽。

我站在一旁,既愤怒又后悔。

李明很快赶回家,看到了这一幕:他的妻子脸上有明显的红肿,眼睛哭得通红;他的母亲站在一旁,表情复杂。

“这是怎么回事?”他震惊地问道。

张佳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声音还在颤抖。

李明看看妻子,又看看我,眉头紧锁。

“妈,您怎么能动手呢?”他的语气中带着责备。

“我...”我想解释,但突然不知该说什么。

是啊,我怎么能动手呢?我一向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怎么自己却做出这样的事?

“妈,我想您现在回老家冷静一下比较好。”李明最终说道。

“你是在赶我走?”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赶您走,只是现在的气氛不适合您继续留下。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再说。”

“好,我走!”我咬着牙说道,转身去收拾行李。

半小时后,李明送我上了回老家的车。

“妈,到家给我打个电话。”他说。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车开动了,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

我的心也沉到了谷底。

我知道,这一走,我与儿子一家的关系就彻底变了。

回到老家的日子,平静而孤独。

邻居们问起我的儿子和新出生的孙子,我总是含糊其辞。

“挺好的,孩子健康,他们小两口忙着呢。”我这样回答。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与儿媳的冲突,也没有提及我被“请”回家的事实。

那种羞辱感和失落感,只有我自己知道。

李明偶尔会打电话来,问候我的生活,但从不提及让我再去看孙子的事。

我也倔强地不去问。

电话里,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敏感话题,就像两个客套的陌生人。

我明白,儿子是站在妻子那边的。

也许他是对的,毕竟是我动了手。

但我心里还是不服气。

张佳的态度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她完全不尊重我这个长辈。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与儿子一家的联系越来越少。

电话从一周一次变成了两周一次,再到一个月一次。

每次通话也越来越短,最后只剩下简单的问候。

我没有见过孙子一面,只在李明发给我的照片里看到他一天天长大。

那个可爱的小生命,却与我没有任何联系。

这让我很心痛。

07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足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走路、说话,有了自己的性格。

也足以让一段破裂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

我开始习惯独居的生活,每天看看电视,逛逛菜市场,偶尔与老姐妹们聚一聚。

表面上看,我的生活还算充实。

但只有我知道,心里那个空洞永远无法填满。

每当节日来临,看到别人家的儿孙满堂,我就会感到一阵刺痛。

我有儿子,有孙子,却形同陌路。

李明的电话越来越少,最后几乎不打了。

逢年过节,他会发个红包和祝福,但从不提回来看看的事。

我也倔强地不去主动联系他。

在我看来,是儿媳把我的儿子抢走了。

是她不尊重我,导致我们关系破裂。

我是受害者,凭什么要我先低头?

这样的想法支撑着我的自尊,但也让我与儿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有时,我会做梦梦到孙子。

梦里,他叫我奶奶,向我张开双臂。

醒来后,枕边总是湿的。

某天,我在超市购物,碰到了李明的同事王医生。

“李阿姨!好久不见了!”王医生热情地打招呼。

“是啊,好久不见。”我勉强笑了笑。

“李明他们搬家了,听说新房子很不错,在城市另一端呢。”

“是吗?我不太清楚。”我尴尬地回答。

“啊,您不知道啊?我还以为...”王医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没有继续说下去。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我不太过问。”我掩饰道。

“对了,您知道他们去年又添了一个小公主吗?特别可爱。”

我的心猛地一沉。

“什么?”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您不知道啊?”王医生一脸震惊,“哎呀,我以为您肯定知道的。”

“嗯...可能是他们想给我个惊喜吧。”我强笑道,感觉喉咙发紧。

匆匆结束对话,我提着购物袋,魂不守舍地回到家。

儿子有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

而我,作为奶奶,竟然完全不知情。

这个打击比三年前那一巴掌还要重。

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我已经被完全排除在儿子的生活之外了。

我哭了一整晚,把积攒了三年的委屈和思念全都发泄出来。

08

第二天,我去找了我的老姐妹王淑华倾诉。

王淑华比我小两岁,退休前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为人通情达理。

听完我的诉说,她沉思了一会儿。

“秀兰,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是你太强势了?”她直言不讳。

“我强势?我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做一个婆婆应该做的事!”我辩解道。

“时代变了,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你的儿媳也许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带孩子。”

“那也不能完全不尊重我啊!我好歹是长辈。”

“尊重是相互的。你说她不尊重你,但你尊重她的选择了吗?”

我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秀兰,我知道你是为了儿子和孙子好。但好心未必能做好事,特别是当你的方式让对方感到压力的时候。”

“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办?”我问道。

“放下面子,主动联系他们。三年了,也许是时候和解了。”王淑华拍拍我的手。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我犹豫道。

“从最简单的开始。比如,问问孙子的生日是哪天,说你想送个礼物。”

我点点头,心里却忐忑不安。

会不会被拒绝?会不会更尴尬?

但想到我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孙女,一种强烈的渴望涌上心头。

当天晚上,我鼓起勇气,给李明发了一条信息:

“儿子,我听说你们又有了一个女儿,恭喜。能告诉我孙子的生日是哪天吗?我想送他一份礼物。”

令我惊讶的是,李明很快回复了:

“谢谢妈关心。大宝生日是6月15日,这周六。”

我心跳加速,手指颤抖地回复:

“我能去看看他们吗?”

长达十分钟的等待后,李明回复:

“可以,地址发您。”

随后是一个陌生的地址。

我既激动又紧张,仿佛回到了第一次去医院生李明的那天。

未知的恐惧和期待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几天,我精心准备孙子的礼物。

一套漂亮的衣服,一个智能早教机,还有一些他可能喜欢的零食。

我还特意去理了发,买了一套新衣服。

我希望给儿子一家留下好印象。

虽然我是长辈,但这一次,我愿意放下架子。

09

终于,周六到了。

我起了个大早,化了淡妆,穿上新买的衣服。

拎着满满的礼物,我坐上了去儿子家的车。

一路上,我的心情无比复杂,既期待又害怕,像个即将面试的年轻人一样紧张。

车停在一个花园小区门口,保安确认我的身份后放行。

小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

我按照导航找到了儿子家的楼栋,深呼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十几秒的等待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

终于,门开了。

眼前的景象让我愣在原地,双眼瞪得滚圆。

“奶奶来啦!”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门口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兴奋地看着我,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他怎么认识我?他怎么知道我是他奶奶?

更让我惊讶的是,屋内温馨整洁,墙上挂满了全家福,其中甚至有我的单人照片。我的照片怎么会在这里?

就在我发愣的时候,张佳从里屋走出来,手里还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妈,您终于来了,我们已经等您很久了。”她微笑着说道,脸上没有一丝我预想中的冷漠或敌意。

我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只是机械地点点头。

小男孩拉住我的手,力气大得惊人。

“奶奶,快进来!我要给您看我的新玩具!”

他的语气里没有一丝陌生感,仿佛我们昨天还在一起玩耍。

“小北,让奶奶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张佳温柔地说道,同时将茶杯递到我手中。

小北?这是我的孙子名字吗?

我木然地接过茶杯,大脑仍然无法处理眼前的一切。

“请坐,妈。”张佳引导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沙发柔软舒适,是我喜欢的那种硬度。

我环顾四周,这个家的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干净整洁。

墙上的装饰画是中国传统山水,正是我一直钟爱的风格。

茶几上摆放着一套紫砂茶具,造型古朴优雅。

这一切,都像是为了迎合我的喜好精心准备的。

小北兴奋地在我身边蹦来蹦去。

“奶奶,您看这是我画的!”他拿起一张画纸,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几个小人。

“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我,这是妹妹,这是奶奶!”

他指着画中的一个灰发老人说道,那应该是我。

我忍不住问道:“小北,你...你怎么知道我长什么样子?”

“妈妈给我看了好多您的照片啊!”小北一脸理所当然,“妈妈说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总有一天会来看我们的!”

我愕然地望向张佳,她正微笑着看着我们。

“晚饭马上就好,您先和小北聊聊天。”说完,她轻快地走向厨房。

厨房里传来阵阵香味,是我最爱吃的红烧肉的味道。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张佳为什么会知道我喜欢吃什么?

我们的相处时间太短,而且大多数时候都在互相抵触。

10

这时,一阵微弱的啼哭声从卧室传来。

“欢欢醒了。”张佳从厨房探出头,“妈,您能帮我看看她吗?就在那间卧室。”

我犹豫了一下,起身走向卧室。

推开门,看到一个精致的婴儿床,里面躺着一个大约一岁多的小女孩。

她看到我,啼哭声立刻停止,好奇地看着我。

我们四目相对,她竟然对我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这是我的孙女吗?我从未谋面的小孙女?

我颤抖着手,轻轻抚摸她的小脸。

她不仅没有躲避,反而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抓住了我的手指。

那一刻,我的心完全融化了。

我小心翼翼地抱起她,她乖巧地依偎在我怀里,仿佛我们早已熟悉彼此。

抱着孙女回到客厅,我的脑子里依然充满了疑问。

“妈,您抱欢欢的姿势真好。”张佳从厨房走出来,微笑着说,“果然是有经验的奶奶。”

“她...她不怕生人吗?”我困惑地问。

“怎么会?您的照片她每天都看,我们一直告诉她,这是奶奶,是最疼爱我们的人。”

我的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

那些曾经的怨恨和误解仿佛突然变得不再重要。

门锁转动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回来了!”李明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他看到我时,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妈!您终于来了!”他快步走过来,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我僵硬地站着,不知该如何反应。

“明明,你们这是...”我艰难地开口。

“先吃饭,饭后再聊。”李明笑着说,接过我怀中的小欢欢。

饭桌上的菜肴让我惊讶不已。

红烧肉、清蒸鱼、肉末茄子、拌云丝、老南瓜汤...

每一道都是我爱吃的,做法也与我的口味几乎完全相同。

更让我震惊的是,桌上摆着一壶老白干,那是我偶尔小酌时最爱喝的酒。

“来,妈,喝一杯。”李明给我倒了半盅。

“你...你们怎么会知道我喜欢这些?”我终于忍不住问道。

李明和张佳相视一笑。

“吃完饭再说。”李明举起酒杯,“先敬妈一杯,祝您身体健康!”

饭后,孩子们去了儿童房玩耍,我们三个成年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好了,现在可以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了吧?”我直截了当地问。

李明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妈,首先我想说,对不起。”

我一愣:“你有什么好对不起的?”

“我没能处理好你和佳佳之间的关系,也没能在您需要支持的时候站出来。”

“是我不好,我不该动手打人。”我低头说道,想起那一幕仍然感到愧疚。

“不,妈,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李明看向张佳,“你来说吧。”

11

张佳坐直身子,认真地看着我。

“妈,我不知道您是否察觉到,当时我的状态非常不好。”

“什么意思?”

“产后抑郁症。”她轻声说出这个词,“很严重的那种。”

我惊讶地看着她。

“我每天情绪极不稳定,经常无缘无故哭泣,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有时会产生伤害自己或孩子的想法。”

我张大嘴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时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明明。我以为自己能挺过去,结果却越来越严重。”

“那天让您做家务,实际上是我崩溃的一个表现,而不是刻意不尊重您。”

我回想起那天她的表情和语气,确实有些异常,只是当时我太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没有注意到。

“我本想找个心理医生,但又担心被人知道会有闲话,就一直拖着。直到那天您...那件事发生后,明明才发现了我的情况。”

李明接过话头:“等送您回去后,我看到佳佳的状态越来越糟糕,就带她去了医院。医生确诊她患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需要立即治疗。”

“我们本想告诉您实情,请您理解。但考虑到您当时的心情,又担心给您增加负担,就打算等佳佳好转后再联系您。”

“可是治疗进展得很缓慢,佳佳的情况时好时坏。等她终于稳定下来,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我们想联系您,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怕您还在生气,怕您不接受我们的解释。”

“时间越久,这事就越难以启齿。于是我们决定,与其生硬地解释,不如用实际行动来弥补。”

张佳从茶几下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递给我。

“这是什么?”我疑惑地接过来。

“打开看看。”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精美的相册。

翻开第一页,我惊讶地发现这是一本关于我孙子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记录。

每张照片下面都有日期和小故事,记录着他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这本相册是专门为您准备的。”张佳轻声说,“我们一直希望有一天能亲手交给您。”

我翻着相册,看到孙子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

每一个我错过的瞬间,都被细致地记录下来。

相册的扉页上写着:“送给最爱的奶奶,愿您早日回家。”

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

“对不起,妈,我们不该让您错过这么多。”张佳的眼中也含着泪水。

“这三年,我们从未停止关注您的生活。”李明说道。

“什么意思?”我擦着眼泪问道。

“我们请社区老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定期去看望您,了解您的情况。每逢节日,我们都会通过您的邻居王阿姨送去礼物和生活费。”

“那些匿名礼物是你们送的?”我震惊地问道。

12

记得这几年,每逢过节,我都会收到一些精美的礼物和红包,但从来没有署名。

我一直以为是社区或者政府的关怀项目。

“是的,我们怕您不肯收,所以没有留名。”李明愧疚地说。

“孩子们的房间里也有您的照片,我们常给他们讲关于您的故事。”张佳补充道。

“所以小北一眼就认出我来了?”

“是的,他从小就知道他有个爱他的奶奶,只是暂时不能见面。”

我突然想起什么,问道:“那墙上的那些照片...”

“都是我们特意收集的。”李明说,“有些是从您的老同事那里要的,有些是我偷偷回老家找到的。”

“我们想让孩子们认识您,了解您,爱您,即使您不在身边。”

我的泪水模糊了视线,心中的坚冰彻底融化。

原来这三年,我从未被遗忘和抛弃。

我的儿子和儿媳,一直默默地关心着我。

而我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是被驱逐的那个人。

“妈,您打我那一巴掌,我从来没有怪过您。”张佳认真地说。

“我知道您是爱我们的,只是方式不同。这三年来,我一直在学习传统文化和厨艺,希望有一天能让您看到我的改变。”

我这才理解为什么家里的布置和今天的饭菜都如此契合我的喜好。

张佳不仅没有记恨我,反而一直在努力融入我的世界。

“其实,我从来没有讨厌传统,只是希望能找到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平衡。”她真诚地说。

“我知道您有丰富的育儿经验,也知道您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当时我的状态太差,没能好好沟通。”

我握住她的手,感受到了她的温暖和诚意。

“不,是我太固执了。”我哽咽着说,“我只想按我的方式去爱你们,却忽略了你们的感受。”

“我们都有不对的地方。”李明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能坐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交流。”

小北和欢欢从房间跑出来,打断了我们的谈话。

“奶奶,我们看完动画片了!您能讲故事给我们听吗?”小北期待地问道。

欢欢虽然不会说话,但也点点头,眼中满是期待。

看着这两个可爱的小生命,我突然明白,过去的恩怨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我现在有机会参与他们的成长,成为他们生命中真正的奶奶。

“当然可以,奶奶给你们讲小时候爸爸的故事,好吗?”

孩子们欢呼起来,我把他们搂在怀里,感受着久违的天伦之乐。

晚上临睡前,张佳找到了我。

“妈,我们商量过了,希望您能搬来和我们一起住。”

“一起住?”我惊讶地问道。

“是的,这里有单独的老人房,就是为您准备的。”她指着一个我还没进去过的房间。

“事实上,我们买这个房子时,就考虑到了将来您可能会和我们同住。”

13

我推开那个房间的门,里面的布置让我再次惊讶。

床边的小桌上放着一盏复古台灯,正是我多年前提到过喜欢的款式。

墙上挂着几幅老照片,是我年轻时和丈夫的合影。

书桌上整齐地码放着几本书,都是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

“这些...都是为我准备的?”我不敢相信。

“是的,我们一直期待着您能回来。”张佳柔声说。

“孩子们也很需要您。小北上幼儿园了,总有其他小朋友的奶奶去接,他也很想要奶奶去接他。”

看着她诚恳的眼神,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家庭关系从来不是一场角力,而是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过程。

我紧紧抱住了张佳,这个曾经被我打过耳光的女人,如今却真诚地接纳了我,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

“谢谢你,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我哽咽着说。

张佳也流下了眼泪:“我们是一家人,永远都是。”

第二天早晨,我被欢欢稚嫩的哭声吵醒。

推开门,看到张佳正手忙脚乱地照顾着哭闹的女儿,同时还要准备早餐。

“我来吧。”我自然地接过孩子,轻轻拍着她的背。

欢欢很快安静下来,好奇地看着我,然后咯咯地笑了。

这个笑容,驱散了我心中最后一丝阴霾。

张佳感激地看着我:“妈,您真是太厉害了,她平时哄都哄不好的。”

“小孩子都这样,我有经验。”我微笑着说。

看到张佳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她现在的状态和当年是如此不同。

曾经的她,或许真的是因为产后抑郁而表现得那么抗拒和疲惫。

而我,却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被尊重,没有察觉到她的痛苦。

“明明还没起床吗?”我问道。

“他昨晚值班到很晚,让他多睡会儿吧。”张佳说着,开始准备早餐。

“我来做吧,你照顾孩子。”我放下欢欢,走向厨房。

张佳犹豫了一下:“妈,您确定吗?”

“怎么,怕我手艺不行?”我半开玩笑地说。

“不是不是,只是不想让您太辛苦。”

“这有什么辛苦的,我在家天天做饭,闲着反而不习惯。”

就这样,我站在儿子家的厨房里,准备着全家人的早餐。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温暖而明亮。

我知道,生活中的误解和伤害永远不可避免。

但只要有爱和包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三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也成就了更多。

如今,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不再是一个尴尬的局外人,而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源:小灰灰游戏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