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最新公布的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湖南省高校格局呈现新变化。其中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继续领跑全省,湖南师范大学以全国第88名的成绩稳居省内第三,成为师范类院校的标杆。
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最新公布的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湖南省高校格局呈现新变化。其中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继续领跑全省,湖南师范大学以全国第88名的成绩稳居省内第三,成为师范类院校的标杆。
位于湘西的吉首大学和永州的湖南科技学院分别以全国第256名、第427名的成绩位列省内第11和24名,展现非省会高校的独特发展路径。
作为湖南省师范教育的“金字招牌”,湖南师范大学此次蝉联省内第三,全国排名较去年微升2位。
该校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实力强劲,常年稳居全国前十。依托长沙的文化与教育资源,湖师大近年来推动“师范+科技”融合,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数字人文等交叉学科,毕业生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就业率持续领先。
与同省综合类高校相比,湖师大的优势在于学科精度高,尤其在基础教育研究、教师培训等方面形成闭环生态,成为中部地区教育人才的“孵化器”。
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大学,是省内少数扎根偏远地区的高校之一。
尽管全国排名仅第256位,但其在民族学、生态旅游等学科上独具特色。吉大依托武陵山区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打造“民族医药”“非遗保护”等研究方向,与当地文旅产业深度绑定。
此次排名虽未显著提升,但在区域影响力上,吉大仍是湘西乃至武陵山片区的重要人才输出地。有分析指出,若未来能突破交通与经费限制,吉大有望在特色学科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湖南科技学院(永州)以全国第427名、省内第24名的成绩首次进入榜单,成为本次排名最大亮点。
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院校,该校近年聚焦“应用型转型”,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环境工程等学科,与永州经开区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推动本土企业技术升级。
尽管全国排名仍处于中下游,但其在省内排名超越长沙学院(第15名)、湖南工程学院(第17名)等老牌理工院校,反映出“小而精”战略的初步成效。校长在采访中表示:“排名提升是对我们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肯定。”
从榜单整体看,长沙高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前10名中有7所位于长沙,且类型覆盖综合、师范、农林等多领域。
相比之下,非省会高校中仅湘潭大学(第4名)、湖南科技大学(第8名)表现亮眼,其余院校排名多在200名开外,区域教育资源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值得关注的是,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第25名)与湖南工商大学(第19名)等财经类院校排名紧咬,折射出省内商科教育的激烈竞争。
总的来说,CNUR此次排名不仅为考生提供择校参考,更揭示了湖南高校“强者恒强”与“特色求生”并存的发展态势。湖南师大、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学院的差异化表现,印证了高校立足地域资源、深耕垂直领域的重要性。
未来,如何打破长沙的“一枝独秀”,推动全省高教均衡发展,将是湖南教育改革的长期课题。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城市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