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下午2点,和祝羽捷、于是一起追寻“波伏瓦小姐”青春与成长的足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3 14:34 1

摘要: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她于1908年出生于巴黎,1929年或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她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

2025年4月13日·周日·上海

从“波伏瓦小姐”到“自由的海狸”

——西蒙娜·德·波伏瓦《青春手记》新书分享会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她于1908年出生于巴黎,1929年或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她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称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1949年出版了享誉国际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称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青春手记》是波伏瓦1926年至1930年间的私人记录,包括日记、笔记、摘抄、信件底稿、生活和学习计划等,共分7卷,其中第1卷遗失,现存2-7卷。

一个人如何成为自己?这是西蒙娜·德·波伏瓦在《青春手记》中提出的问题。

一九二六年,十八岁的她开始写这些手记时,日后声名鹊起的“西蒙娜·德·波伏瓦”还不存在。所以这套波伏瓦的日记,不仅是她个人历史的忠实记录,还反映了她所处时代的社会境况和思潮。作为第一手资料,作者的文字充满“现场感”,难能可贵地拓印下了一段历史切片。

对读者来说,放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一位写就了作品的作者,而是一部正在造就它作者的作品。

在《青春手记》中,我们将一页页地见证波伏瓦的诞生,见证二十世纪初年轻的资产阶级小姐波伏瓦如何蜕变成朋友口中的“海狸”,一个自由的女人。

本周日,我们邀请策展人、写作者、文化学者祝羽捷老师,作家、文学翻译于是老师,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缪伶超老师一起,围绕波伏瓦的回忆录,一起谈谈这位女性主义代表人物的往事,以及对当代女性的启迪。

时间

2025年4月13日(周日)14:00-16:00

地点

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7号楼

嘉宾

祝羽捷

祝羽捷(Tutu Zhu),策展人、写作者、文化学者,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策展与批评专业,复旦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候选人,上海市作家协会成员。曾策划“一间自己的房间”、“隐喻与凝视”、"未来出走”、“柔者成承”、“雅努斯的界面”、“向海回归”等当代艺术展,为2021年阿尔勒影展提名艺术家奖展。著有《万物皆有欢喜处》《世界从不寂静》《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羽来信》等畅销书,译作有《哗众取宠》《文艺复兴人》《简洁如相片》《花朵与冒险》等;主持并出品《ZHU在英伦》文化短视频节目,2018年曾被英国旅游局授予“中国区社交媒体影响力友好大使;主持当代艺术播客访谈节目"艺术折叠”。2023年曾担任ELLE China文化-艺术顾问,2024年担任济南国际双年展联合策展人。获得《时尚芭莎艺术大赏》2024年度策展人奖项。一直致力于艺术公益项目,2025年起担任上海市瑞金医院公益文化项目艺术顾问,探究艺术疗愈临床实践与理论体系融合的创新路径。

于是

于是,作家,文学翻译,著有《有且仅有》《查无此人》等小说和散文。译作包括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国际布克奖得主莱纳菲尔德、橘子奖得主温特森、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斯蒂芬·金的等英美作家的著作三十余部。

主持

缪伶超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青春手记》责编

点击预约线上直播

来源:上海译文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