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2022-2025年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
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2022-2025年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
“你的资产正在被时代抛弃?”这句发自2025年《人民日报》一季度关于“资产泡沫预警”栏目中的问题,如同敲响了惊雷,震得无数人心惊肉跳。
当我们还在感叹钻石的稀有、为燃油车的机油和引擎沸腾赞叹时,却不得不面对全球新一轮技术改革与消费升级大潮无情拍打而来的现实。
央视财经频道在2025年两会专题中提到,新质生产力催生全新财富逻辑,显然给了传统资产一个“警告信号”。
据最新数据统计:天然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宣布关闭百年矿场、深圳写字楼空置率达到26.2%、低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不足45%……
在这个扑面而来的变局中,笃定不过时的东西也许下一秒就面临“大甩卖”。
据DeepSeek分析:10年后最可能贬成“白菜价”的10大资产!请留意
1、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与智能化转型
“低端制造业可能还没真正崛起,就已经在夕阳里越走越远。”这是工信部在2025年发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白皮书》中的原话,冷峻且真实。
数据显示,2025年不锈钢管等低端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刚到45%,大批企业苦撑不下、库存高企。
与此同时,我国高端特种钢却有超过60%的份额必须依赖进口,形成了明显的“低端过剩、高端短缺”两极分化。
河北河钢集团的转型案例尤为典型。
这家老牌钢铁企业在2024年底率先引进AI质检系统,用自动化检测与工业级传感器来甄别钢材表面缺陷,从而第一时间发现不合格品,并果断淘汰23%的低端产线。
值得注意的是,该集团在半年内的单位能耗也随之下降了41%,利润结构开始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国务院在2027年以前就制定出针对落后产能的淘汰清单,而2025年欧盟碳关税的正式实施,更是把高耗能、低效率企业逼向了转型深渊——“要么升级,要么出局”。
工信部强调,中国钢铁行业用于绿色转型的专项资金同比增加38%,这本身就是给所有传统制造业的一大信号:低端产能的末日,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2、传统燃油车加速退场
笔者依稀记得,2023年我国燃油车销量为1395万辆,同比下降6%,但因为当时基数庞大,仍占据市场绝对大份额。
然而时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渗透率已升至47%,攻城略地的速度让昔日燃油车王者们倍感压力。
戴姆勒集团甚至在2025年宣布会停产燃油发动机,一度引发全球舆论哗然。
再看国内,中国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至2030年的消息也做实了另一种说法:燃油车要留给历史去评说了。
《人民日报》在2025年的一篇点评里指出:“燃油车产业退出倒计时已经鸣笛。
”一旦当下年轻群体对纯电或混动的接受度急剧攀升,传统燃油车的保值率很可能大幅下跌。
长此以往,老旧燃油车在二手市场的价格恐怕也将一步步打折。
若再考虑到城市限行与排放标准升级,要维持一辆燃油车的成本,将远远超过车辆本身的价值。
1、石油/煤炭期货的动荡与替代
想当年,石油是公认的“工业血液”,谁也料不到它会在不远的将来面临新能源的挑战与碳关税的挤压。
据悉,WTI原油期货的振幅已达到了42%,价格上下震荡很大。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已经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批量产,成本被宣称降了30%左右。
再加上欧盟2026年碳关税正式登场、中国燃煤发电占比显著跌破45%等因素,传统化石能源的地位可谓腹背受敌。
央视财经曾经分析过这种波动:一方面,新能源储能电站越发成熟,广泛为城市电网做调峰。
另一方面,一旦碳排放配额和关税增加企业成本,投资人就会猛抛石油和煤炭期货,继而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
短期内还可能出现油价反弹,但从中长期看,石油和煤炭的“黄金时代”已经渐渐退去。
2、城市商用房产的“空置率”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疫情阴影退潮后留下的办公租赁需求萎缩,如同飓风般席卷国内各大城市的写字楼市场。
深圳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写字楼空置率高达26.2%,上海陆家嘴甲级写字楼的估值暴跌40%。
这一切都说明,过去“寸土寸金”的商用地产,如今开始乏人问津,房东们拼命打折却依然租不出去,大家对今后租金走势相当悲观。
根据国家发改委在2025年发布的报告,到北京、广州、成都等十个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都可能迈向19.6%以上,严重地方甚至徘徊在30%上下。
连珠江新城的商改租项目回报期都被拉长到15年,足见投资商用地产已非易事。
官方更给出了预警——如果商业地产杠杆链条断裂,谁能料到金融市场会掀起什么风浪?
很多写字楼业主再也不赌长期价值了,能卖就赶紧卖,因为十年之后,或许一栋豪华写字楼也会变得无人接盘,价格不断被“迫切止损”地下调。
1、天然钻石的市场崩盘
曾几何时,钻石是“永恒的象征”。
可自2025年戴比尔斯宣布关闭其博茨瓦纳百年矿场后,一切都在变。
“结婚买钻戒”这条市场铁律,在年轻消费群体眼中也许只是一个“选项”。
《央视财经》的调查发现,培育钻石在婚戒市场的份额已飙升到58%,Z世代对其接受度达到73%。
高昂而有限的天然钻石开采成本,与培育钻石不断成熟的生产工艺,很可能打破“钻石恒久远”的价格神话。
真正让钻石贬值的,不仅仅是供给关系,更在于消费观念早已改变。
钻石曾经被赋予所谓“保值与传家”属性,但如今,年轻人或许更倾向于个性化、环保和理性消费。
当年老一辈花大价钱买下的天然钻石,如今在转手市场价钱一跌再跌,可能真的熬不到传给下一代。
10年后,天然钻石是否还真能坚守住奢侈品的尊贵地位,谁也不能打包票。
2、普通家电的智能化替代
回想十年前,非智能空调或许还能适应大多数人的需求,但2025年的市场却指向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智能空调渗透率高达92%,低端普通空调慢慢被淘汰出局,还潜藏在能效黑名单里。
随着欧盟在2027年做好强制电子设备7年系统更新准备,智能家电的普及已不可逆转。
各地也在纷纷推动“以旧换新”的补贴,像浙江省覆盖率超过85%的县市,都在积极鼓励家庭用电器智能化升级。
这种趋势之下,传统功能的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产品成为被时代抛弃的“库存”。
这意味着大家不再只是看价格,也看长期使用体验,比方说远程控制、自动检测或者节能功能。
普通家电被智能化迭代的速度之快,恐将导致老旧机型严重贬值。
这也再度验证那个警示:当技术与消费习惯双重进化时,没有及时升级的产品终将跌成“白菜价”。
1、低技能劳动力供需失衡
有人说,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肯定永远不会短缺。
事实也许正相反:2025年的人社部报告显示,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在萎缩,而互联网科技、新能源等行业对高技能人群的胃口却越来越大。
再看农民工群体,虽然国家投入了1200亿元于“技能中国行动”,但培训覆盖率仅33%,出现了“谁也不想当低端工人,却还要一大批低端工人”的结构性失衡。
传统制造岗位这五年减少了20%,但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职位却增长40%。
在机器换人的时代,如果你的技能含量不足,或长期局限于最底层的重复劳动,就会面临收入与就业双重挤压。
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担心这批低技能劳动力如何安置,因为他们的工资“天花板”会越压越低。
这或许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被时代抛弃”——当行业升级,学习成本和就业门槛却随之飙升。
2、低端白酒市场规模大幅缩小
白酒对国人来说意味深长,可低端白酒却在消费升级浪潮里彻底迷失。
2024到2025年间,低端白酒市场规模从1200亿缩到680亿,降幅接近腰斩。
根据行业调查,Z世代对白酒的接纳度仅有7%,相比之下精酿啤酒或洋酒更能打动他们。
低端白酒的价格战再怎么打,也很难赢得年轻人的好感。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酒的品质,以及社交文化附加值,低价白酒无论是口感还是品牌影响力,都难以升值,一步步被挤到市场边缘。
3、电子产品的市场萎缩
在电子产品端,千元以下手机、老款电视、功能机等,也同样遭遇寒流。
因为技术升级的步伐很快,但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反而拉长至51个月。
由于经济不景气,失业人群的增多,甚至当下二手机的利用率都已大大增高。
这样一来,低端电子产品更难通过快速迭代来收割利润。
本就微薄的毛利空间,被残酷竞争和环保政策双向蚕食,产品价格被不断压低。
品牌方也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低端机海战术”上,更把资源投向中高端智能化领域。
在央视财经“技术革命重塑财富逻辑”的解读之下,就能看见这一切贬值危机背后的真相:它本质是生产力跃迁的必然代价。
当传统制造业无法跟上绿色转型的脚步,或当钻石商家对培育钻依然嗤之以鼻,也就难免落得抱残守缺的处境。
我们从深圳河钢AI转型,看到了如何突围;从戴比尔斯钻石矿场的关闭,看到了被替代的无奈。
用一句话来形容:不升级,就只能被淘汰。
当时代车轮滚滚碾过,没有一滴油墨会留恋印刷机轰鸣的日子。
但这更是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
最后,留给各位读者一个疑问:“你的资产清单里,还有几项会在这十大危机清单中面对风暴?”
也许,当下就是该好好思考的时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DeepSeek分析:10年后最可能贬成“白菜价”的10大资产!请留意. DeepSeek.
[2025-04-02]
DeepSeek预测未来十年升值最快的10种东西. 东方财富网.
[2025-02-07]
来源:医师老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