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惯是我们生活中无声的“助手”,从每天刷牙到坚持锻炼,小习惯串联起我们的日常。然而,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总是没那么容易?刚下定决心锻炼,没几天就偷懒;想多读书,却被手机屏打断。BJ Fogg用他的福格模型模型,给了我们一个简单又科学的“习惯养成秘籍”。
习惯是我们生活中无声的“助手”,从每天刷牙到坚持锻炼,小习惯串联起我们的日常。然而,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总是没那么容易?刚下定决心锻炼,没几天就偷懒;想多读书,却被手机屏打断。BJ Fogg用他的福格模型模型,给了我们一个简单又科学的“习惯养成秘籍”。
1
福格行为模型
想要养成习惯,先得搞清楚行为是怎么发生的。福格行为模型告诉我们,一个行为的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就是:
▍动机:你想做这件事吗?
比如特别想减肥,就会有更多动力去运动
▍能力:这件事对你来说难不难?
如果跑10公里像登天一样难,很容易放弃
▍提示:有没有什么提醒你行动?
比如闹钟一响提醒自己起床跑步
这三者就像拼图,缺一不可。比如你特别想早起学习(动机高),但如果起床对你来说太痛苦(能力低),或者压根没设置闹钟(无触发),那你多半会赖在被窝里。只有三者都满足,行为才会自然发生。
2
行为设计:从"微习惯"迈向"大改变"
知道了行为公式,接下来就是行为设计的妙用。BJ Fogg认为,养成习惯不用靠"咬牙坚持",而是要让行为变得简单且有趣。他的核心建议是:从最小行动开始,积少成多。
比如说,你的目标是每天跑5公里,但一开始觉得累得要命怎么办?别硬撑!不如从每天穿上跑鞋出门走5分钟开始。降低难度后,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一旦习惯了"迈出第一步",再逐步增加强度,自然就能进阶为跑步达人。这种"微习惯"策略,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新的行为模式。
3
激活动机的5个核心方法
在福格模型里,动机就是点燃行为的"火花"。下面从动机层面分享5个超实用方法,搭配可操作建议,让你的习惯养成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1️⃣给习惯寻找个“意义”
► 为什么有用?当习惯养成的目标或价值观挂钩,你还会有更多动力坚持。
► 怎么做?想养成阅读习惯?告诉自己:读书让我更聪明、更自信,甚至帮助我在职场上工作。
► 行动:建议拿张纸,写下你想养成的习惯,再列出它对你的意义。比如:“每天运动30分钟→让我更健康,陪伴家人的时间更长。”每天早上花1分钟看看这张纸,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开始。
2️⃣借力朋友圈
► 为什么有用?公开承诺或有伙伴支持,让你不好意思偷懒。
► 怎么做?比如,想每天写日记,就跟朋友说:“我这个月要写满30篇!”或者加入写作小组,大家互相打气。
► 行动建议:在微信圈朋友宣布你的计划,比如“接下来30天,我要每天跑步!”或者找个“习惯搭档”,每天互发“打卡”消息。
3️⃣奖励自己一把
► 为什么有用?小奖励能让大脑觉得“做这件事真的很爽”,增加坚持的欲望。
► 怎么办?比如,坚持一周跑步后,奖励自己看场电影或吃块巧克力。
► 行动建议:列个“奖励清单”,比如“听首喜欢的歌”“喝杯奶茶”。每次完成习惯后,挑一个犒劳自己,但别太夸张哦,习惯就好!
4️⃣庆祝一次小胜利
► 为什么有用?立即让庆祝大脑多巴胺,强化你的行为。
► 怎么做?做完10个俯卧撑,立即给自己点个赞,说声“太棒了!”拍或者拍手。
► 行动建议:设计一个独特的庆祝动作,比如握拳、微笑,甚至跳两下。每次完成习惯就做一次,简单又提气!
5️⃣ 让进步看见
► 为什么有用?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能激励你继续前进。
► 怎么做?用日历标记每天的习惯,比如跑步打个√,连续的标记让你越干越有劲。
► 行动建议:
真正的习惯养成不需要消耗意志力,更需要聪明的系统设计。通过强化内在驱动(动机),配合渐进式策略,你完全可以让好习惯自然融入生活。
近日要览
来源:警苑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