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资是反人性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3 13:36 1

摘要:每个人都听说过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别人恐惧我恐惧,别人贪婪我贪婪”。我认为,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别人恐惧或者贪婪,都能心如止水,就已经属于优秀的投资者了。

每个人都听说过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别人恐惧我恐惧,别人贪婪我贪婪”。我认为,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别人恐惧或者贪婪,都能心如止水,就已经属于优秀的投资者了。

一、指数是个“慢牛”市

一般来说,所有的恐慌或者贪婪,并不来自个股,大多来自指数的暴跌和暴涨。但是实际上,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看,指数在较长的时间上,都是震荡市场。以上证指数为例,从2000年至今,上证指数点位的平均值约为2622 点;从2010年至今,上证指数点位的平均值约为2948点;从2015年至今,上证指数点位的平均值约为3200点。

换言之,从长期看,指数确实是个牛市,但是这个“牛”是极其缓慢的“牛”,我们可以称之为“慢牛”,从上面的回归方程看,平均每天增加0.3715,每年增加93.618,相对于3000的基准,年涨幅约为3.12%(注:之前上证指数点位低时,涨幅略大)。指数的这个年平均涨幅,基本上和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当指数暴涨的时候,你要相信,它迟早会跌回来;当指数暴跌的时候,你要相信,它迟早会涨回来。这应该成为投资的常识。至于因为指数暴涨“追涨”买入、指数暴跌“杀跌”卖出的做法,短期可能会出现“正收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幸好早点卖了,少亏几个点”或者“追进去了,吃到肉了”,但我相信,长期的“追涨杀跌”“负收益”的概率大。

二、相信常识

如果我们不炒股、不投资,我们有时候就会更加“正常”一点。理论上讲,“宇宙毁灭”“世界大战”“大萧条”都是个小概率事件,之所以称有些事情为“黑天鹅”或者“灰犀牛”,就是这些事情一般不会发生。

就拿这次的中美关税战、贸易战来说,中美难道真的会“脱钩”吗?世界最大消费国和世界最大制造国“硬脱钩”,对中美两国真的有好处吗?没有任何好处。

首先,美国真的会自己消费、自己造吗?不会的,还是需要从国外采购,要么墨西哥、要么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很多东西生产不了,都是中国的“转口贸易”而已。取消中美直通车,无非使美国人买同一件商品多花钱而已。

那么,对于中国有利吗?自然也没啥好处,本来产业链全在国内,制造环节的所有利润都可以吃掉,现在需要分给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或者墨西哥。当然,我们可以说“先富带后富”,中国富了,也要带上东南亚国家或者墨西哥,也就是中国吃肉、其他国家喝汤。但是从商业的角度看,产业链的部分利润分给其他国家了。

中美“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美核心利益没有冲突,美国的核心利益在欧洲,中国的核心利益在东亚,这和当年美苏的核心利益都在欧洲截然不同。所以当关税战、贸易战爆发后,中国首先考虑的是“中日韩自贸区”或者“中国—东盟合作”;对于欧洲,中国的最大诉求就是不要“选边站队”而已。

因此,相信常识。“美国第一”说到底是“赢赢赢”的面子工程,除了一小撮对“世界霸主”有执念的美国人外,绝大多数美国人相对于面子其实更加在乎里子,更加在乎“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对中国也是一样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才是发展的目的。

基于以上判断,我认为,中美这一轮的关税战、贸易战不会导致“热战”的爆发,相反会促使两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为未来中美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合作共赢重新订立契约。

三、小结

回到最初的话题,为什么投资是反人性的?因为战胜恐惧是极其困难的,孔子说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人的本能就是躲避风险。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哪怕只有10%的可能或者风险,因为广泛传播、“三人成虎”,也变得似乎迫在眉睫、100%发生的印象。这种时候,想要冷静下来思考问题,是很难的。

我还是那句话,指数层面的涨跌,不应该构成个股买卖的依据,个股的买卖要基于公司的基本面或者行业的景气度,因为指数就是“震荡市”或者“慢牛市”,担心金融危机或者“大萧条”而卖出股票,实在是没有必要。

来源:青山隐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