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少的人,活得越久?医生:过了60岁,晚上睡觉3个要点放心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5:53 2

摘要:人一上了年纪,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老机器,节奏慢了,反应慢了,连“困意”也不像年轻时那么猛烈。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晚上睡个五六个小时,天一亮就醒,也不觉得特别累,有时候白天还能小眯一会。

很多人年纪一大,睡得少了,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

可有些老人家却活得比谁都健康,精神也好,饭量也大。

难道真的是“睡得少的人,活得越久”?

人一上了年纪,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老机器,节奏慢了,反应慢了,连“困意”也不像年轻时那么猛烈。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晚上睡个五六个小时,天一亮就醒,也不觉得特别累,有时候白天还能小眯一会。

这不是病,而是身体节律的自然变化。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物钟”会提前,晚上9点就开始犯困,凌晨3、4点就自然醒来。和年轻人比起来,他们的深度睡眠时间变短,容易被尿意、动静吵醒。

但这不代表睡得少就更健康,也不能说睡得多就活不长。关键不在于睡多久,而在于睡得好不好、稳不稳

有些人听说“睡得少的人寿命长”,其实那是误解了研究。有研究调查了几万名老年人,发现那些每晚睡5到6小时的人,死亡率比睡8小时的人略低一点。但这里有个前提:这些人白天精神好、记性不错、血压也稳,说明他们虽然睡得短,但睡眠质量高

但如果晚上睡得少,白天又哈欠连天,走两步就累,记性也差,那就不是“睡得少活得久”,而是身体开始出现问题的信号

不能光看时间,要看睡后的状态。醒了以后,人是不是精神;白天是不是容易犯困;晚上是不是总醒。如果这些都没问题,睡短点也不用太担心。

老年人的身体不像年轻人那么抗折腾,睡不好,第二天就容易头晕眼花、注意力差,久了甚至会诱发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下降。到了这个年纪,晚上睡觉这几个要点,真的要放心上。

很多老人喜欢晚上看电视,熬到十一二点才睡,结果越晚越睡不着。身体早就给了信号,眼皮开始打架、脑子转不动,那就是该上床了。

老年人的生物钟提前了,晚上九点、十点困是正常的。这个时候不睡,反而会错过身体的“睡眠窗口”,越拖越清醒,睡眠质量反而差。

睡觉跟种庄稼一样,错过了播种的点,收成就不好。困了就睡,才是真正的“顺着身体来”。

很多老人晚上喜欢多喝水,说是为了“排毒”,结果半夜要起来上厕所两三次,一次醒、一夜轻。特别是有前列腺增生膀胱功能下降的老人,起夜频繁,严重影响深度睡眠。

可以把喝水的时间往前挪,晚饭前多喝,晚饭后就少喝,尤其是睡前一小时,最好就别喝了。汤汤水水,像冬瓜汤、黄瓜汤、绿豆汤这些,也尽量安排在白天喝。

起夜太多,不只是睡不好,还容易半夜摔倒,尤其冬天,腿脚一冷,关节更痛。

年纪大了,晚上睡得不踏实,其实可以白天补一补。中午吃完饭,找个舒服的位置,躺一会儿,闭上眼20分钟到半小时,不打鼾、不做梦,醒来后精神刚刚好。

但午睡也别太长,超过一小时,反而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像手机电池充电一样,适当补一点电就足够,别一直插着不拔。

很多老人觉得自己晚上睡得少,但白天还能干家务、去买菜,就以为没问题。但其实有些身体的变化,是在悄悄提醒:

吃饭没胃口、心情烦躁、记性变差,甚至是平时走路没劲、腿脚发软,这些都可能和长期睡不好有关。

还有人晚上睡着睡着突然憋醒、喘不上气,这时候一定要警惕是不是睡眠呼吸暂停症。这种情况常见于血压高、脖子粗、打呼噜响的老人,尤其要注意。

长期睡眠不好,还会让血糖、血压、血脂都跟着“闹情绪”,糖尿病控制不好、高血压加重,甚至增加中风和心梗的风险。

很多人睡不着,反而拼命想睡,结果越想越焦虑。有些小习惯,正是让人越睡越差的“元凶”。

有人睡前喜欢刷短视频,看个半小时,一不小心就过去两小时。手机的蓝光会刺激眼睛和大脑,让人更清醒,哪还睡得着?

还有人睡前吃东西,特别是泡面、油条、炒米粉这类重口味宵夜,吃完胃还在工作,身体就不愿意睡觉。

睡前吵架、看激动的电视剧情节,也会让大脑过度兴奋,像是脑子被“点了火”,躺下也停不下来。

如果晚上实在睡不着,不要强迫自己闭眼。可以坐起来,听点轻柔的音乐,或者做点简单的深呼吸练习,让身体自然放松。

很多老人担心自己记忆力下降,其实睡眠跟大脑的“清洁工”一样,晚上睡觉时,大脑会清除白天积累的垃圾物质,保持思路清晰、记忆稳定。

如果老是睡不好,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风险也会增加。

睡得好,白细胞活跃,免疫力强,不容易感冒,伤口愈合也快。睡不好,感冒一拖就是十几天,伤口也总是不干。

有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在6~8小时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较低,一些轻度糖尿病、高血压的控制也更好。

不少老人吃药多年,但很少注意药物对睡眠的影响。有些药物,比如茶碱、利尿剂、部分降压药,如果安排在晚上吃,可能会让人更清醒或频繁起夜。

还有些人为了睡觉,自己去药店买“安眠药”吃,这种做法很危险。有些安眠药如果长期吃,不但会上瘾,还会让人第二天头重脚轻,反应变慢,走路容易摔倒。

如果真的严重影响睡眠,一定要去医院找医生,根据身体情况和其他用药,来选择合适的助眠方式。

有些老人喜欢和邻居比,谁睡得久,谁睡得香,天天当成“比赛”看。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和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天生浅睡,睡六小时就够;有人需要七八小时才不犯困。只要白天精神好、身体没不舒服,就不用强求自己一定要睡满八小时。

睡觉,不是比时间,而是要比质量、状态和第二天的精神头

参考文献:
[1]李雪,王昕,张静.老年人睡眠障碍的识别与管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10):1083-1088.
[2]王建新,刘凤英.睡眠质量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8):2261-2265.
[3]张妍,陈东林.老年人睡眠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03):614-616.

来源:科普健康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