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说到太监,就自己脑补出什么厂公威风八面,什么九千岁权倾朝野。
兄弟们,今天咱们聊一聊一个跟皇家权力深度绑定的职业:宦官。
咱们老百姓,一般叫他们太监。
当然,大家也都别被影视剧骗了。
一说到太监,就自己脑补出什么厂公威风八面,什么九千岁权倾朝野。
那都是凤毛麟角,是踩着尸山血海爬上去的幸存者偏差!
实际上,绝大多数宦官的一生,就是一个大写的“惨”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您往下看……
宦官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夏商,最早的使用记录西周可以找到。
也就是说世袭国家出现的时候,宦官就已经伴生存在了。
那时候,叫内臣、寺人、中官什么的。
我们知道世袭国家,玩的是“家天下”。
什么意思呢?这天下是诸如老姬家、老刘家、老李家等等统治者的私产。
所以,统治者就要想方设法保证这家产不落到外姓人手里。
在外部,他们靠宗法制度和儒家天命论。
早期封建时期,统治者按宗法血缘亲疏远近分蛋糕,让宗亲屏障天子。
君主专制时期,靠的儒家公羊派的天命论。
君权神授,告诉民众我的权力是上天给予的。
在内部,统治者要保证自己血统必须纯正。
要是谁敢混淆皇帝的血脉,那不就是半路被偷家,动摇统治根基了!
所以,问题就来了。
统治者身边得有人伺候,端茶倒水、洗衣叠被、传话跑腿这些活得有干。
尤其是后宫佳丽三千,也需要人打理、服务。
可你不能放一个大活男人,整天在自己的老婆、女儿堆里晃悠。
真这样的话,皇帝老子也睡不着觉不是?
你想想,万一弄出个“皇子”不是亲生的,搞不好江山丢了不说,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于是,阉割这门古老技术,就被创造性地用在了人身上。
阉割技术最早商朝就出现了, 这玩意最初是用来给牲口去势的,能让牛马更温顺、长膘快。
于是,统治者一看这法子好啊。
用在人身上,不就彻底杜绝了“混淆龙种”的后患了嘛!
于是,从此“阉人”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了皇家专属的“服务员”。
大家都知道,成为宦官的第一步,就是净身。
影视剧里讲的简单,一般手起刀落,白布一裹就完事了。
但在现实里,这一步可真的会要人命的!
古代没抗生素,更没有无菌环境。
宦官的主流阉法是保留YJ,切除阴囊,这和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也不一样。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样会有大出血的情况,感染了人基本就没了。
明朝英宗年间,就有这样一则史料。
史料中记载了,当时的一次大规模宦官“招聘”。
据说是,有1565名儿童应招。
但是,术后不久死掉的就有329人,死亡率高达恐怖的21%。
无独有偶,宋朝的史料中也有相似的记载:阉童死者,不可胜计。
可见,阉割的过程,宦官们是要过一次鬼门关的。
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被按在所谓的蚕室里,忍受着非人的剧痛和恐惧。
侥幸活了下来,成为宦官。
胡子没了,嗓子尖了,喉结萎缩了,脂肪疯涨了。
身为男子,却长的越来越像个老太太。
最重要的是,过去的自己被彻底割裂了。
那个曾经在宗族里有名字、有辈分、未来能娶妻生子的“人”,社会性死亡了。
从此,你就只是个刑余之人,不男不女的怪物,主流社会伦理之外的边缘人。
这个时候,宦官心理的扭曲,远比比身体受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明末思想家唐甄看得透彻,他就意识到阉人的可怕。
他举例说,一般人即使心再狠,你让他切掉手指换地位和富贵,他也未必会干。
但是,宦官却能忍下断根之痛、奇耻大辱。
宦官 对“弥补残缺”的渴望有多强烈,掌权后报复社会的欲望就会有多疯狂!
其忍辱受痛如此,其求补益之心必甚锐!
卑微者掌权说到这,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宦官专权那么可怕。
你想想,让一个内心充满巨大创伤,以及有着补偿欲望的边缘人掌权。
你还能指望他能老实本分?属实是有点想太多了。
这种人压抑太久,一旦得势,比谁都要狠。
比如,东汉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仇士良,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
这些人通过攫取权力,从任人驱使的奴仆,摇身一变成了随意驱使他人的人上人。
他们用权力,来填补自己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缺失。
这种“代偿”的快感,伴随着极度的贪婪和破坏力,就连皇权都会被它反噬!
不过,这些人终究占少数。
对于大多数宦官而言,他们的一生都是极其悲惨的。
年轻时当牛做马,老了、病了、干不动了,就会被遣送出宫。
而等待他们的是无依无靠、流落街头,在饥寒交迫中默默死去的残酷现实。
清朝的康熙,算是统治者中有良心的。
他曾经让户部、工部,拨钱救济这些退休宦官,管理他们的食宿和身后事。
但是,僧多粥少,杯水车薪。
当然啊,宦官们也会自救。
聪明的太监年轻时,就已经在投资未来了。
比如,收个干儿子培养接班人啥的,清代宦官还流行买房子置地。
甚至,有一些会在一起凑份子,搞个养老议会。
把钱存进寺庙,老了总有个免费吃住的地方。
这是底层蝼蚁的抱团取暖,也算在绝望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一部宦官史,半部吃人史。
来源:叫我猫叔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