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不喜欢“如果”这个话题,但阅读到特别好的童书时,还是会忍不住生出一种“如果可以回到童年该多好”的想法。因为那样,就可以让童年的自己,也读一读那样好的书,它们能解答很多的童年困惑。
文|弥小木
“有没有一本书让你想立刻推荐给童年的自己?”
其实不喜欢“如果”这个话题,但阅读到特别好的童书时,还是会忍不住生出一种“如果可以回到童年该多好”的想法。因为那样,就可以让童年的自己,也读一读那样好的书,它们能解答很多的童年困惑。
对了,是它们,而不是一本的“它”。
《好好学习》+《好好长大》
《好好学习》、《好好长大》这两本书的全称如下:《好好学习:小学生自主学习力提升第一课》《好好长大:小学生第一本校园社交手册》
一本是讲学习的,一本是讲社交的。两书在手,轻松学习+轻松社交,不要太完美。小时候的学习,依靠学习的“本能”,哪里有所谓的好方法。
前几年读了很多的工具书才恍然大悟,原来光是“学习”这件事,就有这么多技巧。再然后,读到这本《好好学习》,书中讲的学习方法内容,可都是分散在不同的成人书里。给孩子读,简单高效又实用。
《好好长大》这本,对于毫无社交技巧的人来说很受用。在这本书里,会学到如何变自信、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等人与人交流时会用到的方法。
要是在小时候读到这两本书,并且运用书中的方法与技巧,不知道人生所遇会不会有变化?
《认识你的情绪朋友》
“情绪”这个话题,聊不完。 《认识你的情绪朋友》,目前来说是个人心目中讲“情绪”童书中的No1。
《认识你的情绪朋友》是比利时心理学家马里安·杰拉特斯,给孩子们分享的“伤心、愤怒、嫉妒、害怕、快乐”5种基本情绪的内容。这本童书的文字读起来让人觉得温暖,图画让人看得很舒服。
读过《认识你的情绪朋友》后,对于“情绪”会有更积极的看法。
《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
小时候喜欢写日记,一年一本,所有的情绪,都记在了日记本里。只不过,记在日记本里占多数的是不开心的事。
如果可以,特别想把这本《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送给童年的自己。
读过这本《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试着用书中提到的正念方法,去创建值得记录的、美好的事情。那么,在长大后重温小时候的日记时,会有更多美好的记忆。
《成长型思维培养绘本》
一套四册:
《没有失败的世界》
《我暂时做不到》
《听积极的声音》
《小熊吉米长大了》
为什么想送这套给“童年的自己”?
因为在《没有失败的世界》里会发现,没有失败的世界,并没那么美好。在《我暂时做不到》、《听积极的声音》里,会学到“我只是暂时做不到”这句有魔力的句子。在《小熊吉米长大了》里,会了解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这些,可都是成长路上的法宝。
《最好最好的朋友》
《最好最好的朋友》,很薄的一本绘本,1分钟就能读完,但内容却值得1生去铭记。
这世上,你最好最好的朋友,是谁?
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人生学校”系列书
一套8本:
《自我之书:写下关于我的一切》
《快乐心灵制造手册》
《情绪是26只动物》
《远离屏幕的乐趣》
《如何找到一份超酷的工作》
《感受自然:33个心灵启示》
《原来可以这样看艺术》
《原来可以这样看建筑》
虽然现在才4月份,但仍愿意把这套书当成今年读到最好的童书。关于这套书的分享,写过一篇长达5k字的内容。“人生学校”系列书,可以说是全面了解“自我”的一套书。
向内看,跟着《自我之书:写下关于我的一切》打开了解“自我”的大门。再跟着《快乐心灵制造手册》详细感受“自我”。
了解“自我”的路上,怎么能少得了对“情绪”的了解?《情绪是26只动物》通过恰到好处的语言、图画,让人重新理解“情绪”。
了解“自我”的路上,也少不了面对“无聊的时刻”,那就来看看《远离屏幕的乐趣》。哦,对,小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屏幕时间,但没关系,有了这本《远离屏幕的乐趣》,童年独处时能有更多的玩法。
向外看“自我”,从《如何找到一份超酷的工作》开始,找到“超酷的工作”的思考过程,其实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
别忘了看自然、艺术、建筑。《感受自然:33个心灵启示》、《原来可以这样看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建筑》,是亲近自然、感受身边美好事物的引导者。如果小时候就学会了这样看世界,会得到很多很多的能量滋养。
“人生学校”系列书,不仅能陪伴童年很长一段时间,书中的思考,甚至于长大成人后也能给人带来受益。
写在结尾的话
以上这些童书,都是读了后,想要立刻推荐给“童年的自己”。可惜,就算推荐了,也只能是在心中推荐。
但是,也可以不可惜,因为我把以上这些书,全都搬回了家。
这样,我和我的孩子都能看了。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
来源:爱文化的小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