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不再只是遛弯、下棋、带孙子,而是刷短视频、抢直播间优惠,甚至和年轻人争抢旅游名额。
当你走进大街小巷,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年人不是一个标签
他们不再只是遛弯、下棋、带孙子,而是刷短视频、抢直播间优惠,甚至和年轻人争抢旅游名额。
看起来,老年人的生活似乎充满了活力和消费欲望,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老年人的消费力被严重误读了。
很多人以为“银发一族”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背后却隐藏着各种误区和数据偏差。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3亿老年人,到底是“新消费主力”,还是“被误解的群体”。
全球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而我国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得惊人。
从65岁以上人口占比7%到14%,法国用了126年,美国用了72年,而我国只用了21年!这种快速转变,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养老、消费等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群体并不是一个“消费铁板”。
相反,他们比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更复杂、更分化。
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52%。
这意味着,一半老年人已活跃在网上,另一半却仍是“数字盲人”。
那些“网忙”的老年人,短视频和直播是他们的最爱。
抖音、快手等平台上,银发人群的月活跃用户已超过1.7亿。
他们沉迷于短视频、购物、抢优惠券,甚至成为直播间里的“剁手党”。
但与此同时,“网盲”老年人仍然面临各种困境: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无法适应复杂的数字流程,甚至连健康码都用不好。
疫情期间,很多老年人不得不“被迫上线”,但适老化服务却远远跟不上他们的节奏。
我国有超过六成的存量住房没有电梯,很多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只能“被困家中”。
即使在城市,红绿灯的设计也并不适合老年人——很多信号灯的时间是按照年轻人的步速设置,而老年人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和步行时间。
此外,健身房、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等领域,老年人需求巨大,但供给却远远不够。
比如,国内面向老年人的健身房还不到千家,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能去公园“将就”锻炼。
适老化,不只是功能上的让步,更是心理上的欢迎。
我们需要一个从设计到服务都更加友好的环境,真正让老年人感受到尊重。
有人在短视频里燃烧晚年,有人却被困在老旧小区的楼梯上。
有人在高级养老院享受生活,有人却拿着每月223元的养老金过日子。
老龄化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
只有看见老年人真实的需求和困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场漫长的社会转型中,老年人不仅需要被理解,更需要被尊重。
别让老年人的声音消失在数据和偏见中。
毕竟,今天的他们,就是未来的我们。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