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卖腊肉要背到场镇上去,现在书记直播一下,钱就到账了!”谈起村里的变化,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村民张大姐笑得合不拢嘴。她口中的“书记直播”,是余庆县以“数字乡场”为平台探索出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不仅农产品出山了,村干部和村民的心也更近了。
“以前卖腊肉要背到场镇上去,现在书记直播一下,钱就到账了!”谈起村里的变化,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村民张大姐笑得合不拢嘴。她口中的“书记直播”,是余庆县以“数字乡场”为平台探索出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不仅农产品出山了,村干部和村民的心也更近了。
近年来,余庆县创新“党建+数字乡场”模式,将村播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村播+”服务与积分管理,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角”,实现政策直达、服务上门、干群联动,走出一条数字赋能、治理增效、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我们不只是卖货,更是讲政策、听民意、办实事。”关兴镇高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江说。他在田间地头直播时,不仅推销珠子椒、茶叶,也讲解防诈骗、森林防火知识。 “老百姓一边看货,一边听讲,政策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白泥镇中关村村民老王说: “现在村里有事,手机一点就有人接单,网格员上门服务,方便得很!”他所说的,正是“数字乡场”延伸出的“村播+便民服务”模式——群众下单、服务站派单、网格员接单,农技咨询、农资配送、矛盾调解,都能“一屏解决”。
“参加一次志愿服务能攒积分,积分还能换生活用品!”大乌江镇红渡村村民李大哥展示他的“积分存折”。余庆县推行“双积分”制度,网格员靠服务积分,村民靠消费和任务积分。积极参与治理、抵制滥办酒席、调解邻里纠纷,都能积分。
截至目前,余庆县通过“数字乡场”累计开展政策宣讲60余次、志愿服务100余场,惠及群众超5000人次。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收,群众在家门口变现,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走向“双向互动”。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