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为脱亚入欧,日本学者全面排斥东方文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儒家学说和大乘佛教。道理很简单,只要否定了大乘佛教,那么中国和印度就没有任何智慧的东西,只有迷信、野蛮和巫术了,日本才是东方文明的觉醒者。德川时代中后期,由富永仲基、服部天游、平田笃胤、水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为脱亚入欧,日本学者全面排斥东方文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儒家学说和大乘佛教。道理很简单,只要否定了大乘佛教,那么中国和印度就没有任何智慧的东西,只有迷信、野蛮和巫术了,日本才是东方文明的觉醒者。德川时代中后期,由富永仲基、服部天游、平田笃胤、水野弘元等学者全面否定大乘佛学,到了松本史朗、平川彰等人,则更是将大乘佛教全盘否定,当然,这期间也有中国学者的参与,如印顺等。
限于当时的考古技术还很粗疏,掌握的历史材料也不充分,所以日本学者否定大乘佛教,中国和印度也没有拿出什么有力的证据。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很多事情逐步明晰起来。
现将日本学者抹黑大乘佛教的一些观点,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罗列如下。
1、日本学者认为除了释迦牟尼之外,其他的佛和菩萨都是凭空虚构的一场骗局。大乘佛教的菩萨,都是来自印度教的诸神。
这种观点,一度在学界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日本学者松本史朗就认为,大乘佛教的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都是印度教里的神,与佛教没有关系。但是英国考古发现了那烂陀寺证得初地学员的名单,其名字与顺序刚好与《十万佛名经》一致,进一步考证发现,佛经里的佛和菩萨,都是历史上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见到佛性,甚至证得初地以上学位的历史人物。这个荒谬武断的结论,不攻自破。而且,佛学专家,在佛教经典《慧上问大善权经》中找到了,一个人证得初地菩萨,最快7天之后,就能成佛的宗教理论依据。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学员可能在死后,去往他方佛土成佛。
2、日本学者认为大乘佛经,是印度的婆罗门教徒编造的。
日本学者松本史朗认为,大乘佛经是婆罗门教教徒杜撰的:般若类佛经,其义理与婆罗门教内容的重合率达98%,唯识类佛经与婆罗门教义理的重合率达95%以上。松本史朗的考证并没错,但是其说法并不成立,因为《楞伽经》明文说:“佛说般若、唯识和如来藏,都是假说,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证得三解脱门”。佛经里确实有般若和唯识,也确实与婆罗门教的内容重合率很高,但是它们的存在,是为了证明“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见佛性”这一核心大乘法义的合理性。
此外,由于众多佛经的梵文原本已经失传,禅宗和密宗为了冒充佛教,杜撰了大量的经文,冒充佛经,这也是事实。但是在禅宗和密宗诞生之前,中国的佛经,在印度、巴基斯坦和西域,一些残片的出土,和碳14检测,证实了绝大部分佛经还是很可靠的。
比如学者吕澄质疑《楞严经》是伪经,还写了《楞严百伪》一书,但实际上吕澄是用禅宗的本体论,进入解读《楞严经》的,而事实上,禅宗并不是佛教,而是魏晋玄学遗脉,禅宗解读的《楞严经》,用的是道教的本体论,而本体论是万金油,什么理论体系都能笼统解读,细思则漏洞百出。事实上,《楞严经》原文说得很清楚,楞严25圆通,就是大乘三十七道品。
3、日本学者认为小乘才是真正的佛法,而大乘是后人伪造的。
日本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小乘才是释迦牟尼原创的,原汁原味的佛法,而大乘是后人伪造的。其实这种论调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小乘佛法也是佛圆寂之后集结的,并不能说是释迦牟尼本人的原创,而应该是当时佛教集体创作。现在科学考证发现,由于小乘教义的硬伤(如无余涅槃反生命、反世界、反存在;小乘禅煽动阴毒情绪等),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全球文明国家的法律判定为邪教,而面临灭亡的危险,大乘于是删除了小乘教义中阴毒、恐怖、野蛮的部分,改为“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见佛性”。彻底杜绝了神权产生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哪里有神权,哪里就一定有剥削和压迫”。
大乘对小乘的改造,是化腐朽为神奇,是弃恶从善,将野蛮改造为文明。大乘佛法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文明的代表,也说明了这一点。注意,代表东方文明的是大乘佛法,而不是小乘。小乘未能进入世界文明研究的视野。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日本昭和时期的历史背景。日本反大乘,真正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弘扬小乘和禅宗。事实证明,日本弘扬的禅宗,在西方产生了嬉皮士风潮,无数人中了虚无主义精神剧毒,为了达到“无分别、不着相、无所住、无能所”等违背生命本质的精神转态,而实行了脑叶切除术,成了废人。而日本弘扬小乘的原因则是,小乘否定生命的价值,煽动阴毒情绪,这点与日本军国主义思想,非常切合。
来源:锐增双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