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屏南县甘棠乡:三产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4:56 3

摘要:果园枝头满缀芙蓉李,产业园区机器轰鸣不息,文化古村游人络绎不绝……这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福建宁德屏南县甘棠乡以创新理念探索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写照。

屏南甘棠 三产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果园枝头满缀芙蓉李,产业园区机器轰鸣不息,文化古村游人络绎不绝……这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福建宁德屏南县甘棠乡以创新理念探索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写照。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乡村;乡村要振兴,基础在产业。近年来,屏南县甘棠乡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打破传统产业壁垒,统筹推进农业、工业、旅游业为主的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优势互补与协同增效,让传统山乡焕发蓬勃生机。

从“一粒李”到“全链条”,走稳幸福富民路

王林村是甘棠乡“屏南李”的核心种植区,连片的李子树郁郁葱葱,果实圆润饱满。凭借肉厚核小、汁多味浓的特点,“屏南李”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甘棠乡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全乡“屏南李”种植面积达1.6万亩,覆盖17个行政村、2000余户村民。

“屏南李”

聚焦“屏南李”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甘棠乡陆续建成标准化“屏南李”示范基地、分拣中心、展示及电商中心、科研试验基地、仓储冷链物流中心等关键项目,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产业链条,衍生出李干、果脯、李子酒等1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全年加工李干12.4吨,带动农户1500余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在销售渠道上,“屏南李”突破传统模式,搭乘“直播电商”快车,从果园“飞”向全国。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李子”,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果子”。

从“闲置地”到“产业园”,绘就发展新图卷

位于甘棠乡的屏南家居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430亩,主要承接竹木加工上下游产业,是屏南县围绕“打造闽东北一流的山区绿色工业基地”目标所规划建设的“一区五园”之一。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闲置地”。2018年9月,产业园动工建设,这片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目前,园区已入驻8家企业,其中6家为规上工业企业,共建设20余条板式家具生产线,2024年工业总产值超4亿元。

甘棠工业园区

向存量要空间,向转型要效益。甘棠乡以“腾笼换鸟”焕新机,以“筑巢引凤”添动力,成功激活闲置土地资源,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步入快车道。随着企业集聚发展,园区逐渐成为产业新高地,不仅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而且也吸纳村民就近就业。据统计,园区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有力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

从“古村落”到“旅游地” ,文旅融合更出圈

甘国宝故居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甘棠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转化为文旅经济,打造小梨洋村“甘国宝文化+廉政文化+亲子游乐”、漈下村“古村落+福文化+红色文化+武术文化”、巴地村“畲族文化+非遗体验+乡村旅游”、下山口村“爱国主义+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推动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巴地村“火凤凰”表演

复活非遗文化、打造精品路线、完善配套设施……一系列举措让甘棠乡的旅游要素逐渐完善。2024年至今,甘棠乡共举办40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凤凰”演出,吸引2.2万名游客慕名而来。近年来,漈下片区带动浙江、江西、福州等地12户“新村民”落地发展,累计开展各类旅游活动30余期,吸引亲子研学游团队15批、近800人次。目前,甘棠乡旅游接待量突破25万人次,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从“一粒李”的深耕细作到“全链条”的蓬勃发展,从“闲置地”的华丽转身到“产业园”的动能迸发,从“古村落”的美丽蝶变到“旅游区”的欢声笑语,甘棠乡正以三产融合之笔,绘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动人画卷。未来,甘棠乡将继续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向更高质量迈进。

来源:学习大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