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光芒 | 人生的一面镜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4:39 1

摘要:《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是10年30期“解放书单”的精选集,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由解放书单推荐的30期300多本好书、100余篇学者大家撰写的独家书评,以及横跨10年的“解放书单”副书单的文化侧写和书业记录。

阅读的光芒

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

2025年9月5日

第39期

▷▷▷

《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是10年30期“解放书单”的精选集,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由解放书单推荐的30期300多本好书、100余篇学者大家撰写的独家书评,以及横跨10年的“解放书单”副书单的文化侧写和书业记录。

书是思想的产儿。经过时间沉淀,本书涵盖了思政、经济、历史、新知、社科、文学、艺术、城建等多维度视角,展现和印证了“解放书单”的品质与追求,也为爱书人提供了一个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半亩方塘”。

▷▷▷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2497(2)/V.1

推荐理由

路遥是一位让我心存敬意的作家。

《平凡的世界》是我所喜爱的小说;我调到北京语言大学后,曾向学生们分析过这部作品难能可贵的文学价值。

路遥生前,我们仅见过一次,应该是在一次作协召开的会议上——那是1984年,当时,他将他的一部重要作品《人生》改编成了电影,引起了巨大反响,好评多多。却也有一些不同声音,认为男主人公高加林是当代陈世美——他为了达到成为城市人的目的,抛弃了曾与他热恋的农村姑娘巧珍,因而高加林身上有于连(《红与黑》主人公)的影子。

但那又怎样呢?司汤达不正是由于塑造了于连这一复杂的法国青年形象而享誉世界文坛的吗?

我见到路遥时说:电影《人生》是成功的,作家的笔应写出各式各样的他者。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哈代笔下的苔丝、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都是成功的文学人物。没有这些文学人物,文学画廊便谈不上丰富多彩,文学的社会认识价值便会大打折扣。同样,高加林是中国文学画廊中不可无一的“那一个”。

他当时握着我的手说:“晓声,你的手很暖,话也是。”他生前也只对我说过这么两句话。

路遥病故后,我敬爱的师长李国文、好友铁凝和我,共同筹集了一小笔款子。记得只有5000元,是把我们三人包括当年还健在的叶楠师长的稿费凑在一起的。

那一两年是中国文坛的忧伤年份。我们不仅失去了路遥,还失去了周克芹、莫应丰、姜天民。前三位都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而姜天民比我年龄还小。我们将那5000元中的4000元分别寄给了四位作家朋友的亲人,以表达我们的哀思。余下的1000元寄往哪里了我已忘记,似乎是寄给贾平凹支持他修缮柳青墓了。

如今,《平凡的世界》也改编为电视剧,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我们替路遥兄感到欣慰。

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到文艺组与委员交流,我在发言中指出——在国产电视剧现实题材委实偏少的情况下,《平凡的世界》之播出可谓拾遗补阙……

依我想来,路遥兄在创作《人生》时,一定为千千万万一心想要实现好一点儿的人生而走投无路的农村青年泪湿稿纸,且不止一次。须知,那时的中国之农村和城市,还处于固若金汤般的二元结构的形态。而当他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肯定时时热血沸腾,以至于不得不停笔平静一下自己的万千思绪吧?

孙少安是有责任感的文学人物,凡这一类文学人物,同时也便寄托了作家的人格理想。责任感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在孙少安身上统一得很可信。这乃因为,路遥塑造这一人物时,心怀着大的敬意和诚意,他明白——他是在为千千万万上进的农村青年塑造一个外部压力越大、自己内心越刚毅、精神上越坚韧的榜样。

我认为路遥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创作初衷。

当年,大批农村青年进城打工的现象还没发生——孙少安走在了前边,他是如今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的先驱。这也证明,路遥的社会发展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边。

据我所知,《平凡的世界》问世后,不论是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还是成为大学学子的农村青年,许多人都将《平凡的世界》作为枕边书。所以,我在大学授课时曾言:“《平凡的世界》不啻是千千万万农村青年精神上的《圣经》……”

资料来源:彭卫国,朱爱军.《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商务印书馆,2024.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