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 细思极恐!学生们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官方明确:拆除!但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4:34 2

摘要:长沙一中学学生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举报称,该校高一、高二等部分班级有“私装监控”的现象。该学生留言称:学生们的一举一动被无差别监视,使学生们时刻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而且,在当地教育局“责令拆除”多天后,该生再次留言称监控仍未拆除,整改毫无进展。9月16日,

细思极恐,你愿意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吗?

9月18日,“长沙一中学被举报班主任在教室装监控”冲上热搜。

长沙一中学学生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举报称,该校高一、高二等部分班级有“私装监控”的现象。该学生留言称:学生们的一举一动被无差别监视,使学生们时刻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而且,在当地教育局“责令拆除”多天后,该生再次留言称监控仍未拆除,整改毫无进展。9月16日,长沙市教育局再次反馈,已督促学校安排专人拆除。

“班主任私装监控”到底对不对,网友们争论不休。支持者们认为老师也是为了督促学习、方便管理,更有一些家长发文表示“装了好,知道孩子在学校干嘛”。反对者认为,这事明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而且是破坏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有些学生表示:“教室有监控像被盯着写作业,连转个笔都觉得不对”。

技术进校园不可逆转,但需以人性化框架为前提。谁都不愿意生活在监视之下,课间说句悄悄话、趴在桌上补个觉,这些不是“违规”,镜头一怼,连喘气都绷着。

说到底,“育人”不是“控人”,给学生一点空间,在装监控之前把话说清楚,当教育真正回归"以人为本",技术才能成为护航成长的翅膀,而非禁锢灵魂的牢笼。

相信每个人如果能回到学生时代,最想得到的是——尊重!最怀念的是在学校里打打闹闹的日子......

学生两次举报!班主任私装监控,一举一动都被监视

9月5日,长郡斑马湖中学一高中生在“问政湖南”平台举报学校部分班主任私自安装监控。“一些班主任老师在未征得家长、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于教室安装监控设备。学校本身已配备先进的AI智能监控设备,而且是属于高考超高清监控,此次私装行为实属多余。该行为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相关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希望贵部门能够对此事予以重视,尽快展开调查,责令涉事老师拆除私自安装的监控设备,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加强对学校教师行为的监督管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9月10日,望城区教育局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核实,经查,学校确实存在个别班级自行安装监控的情况。我局已对未经学校批准、未征得家长和学生同意擅自安装监控的班级,责令立即拆除设备。

9月12日,上述学生再次发文举报称,“距贵局责令整改已过去几天,学校里私装的监控仍未拆除,整改毫无进展 ,这让学生和家长们感到十分失望和困扰,因此我不得不再次向您反映,希望能得到妥善解决。”

该学生表示,监控依然在运行,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仍被无差别监视。这不仅使学生们时刻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还让大家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信任大打折扣。

9月16日,长沙市教育局反馈,在收到第一举报后,我局已责令学校拆除相关设备。对于反馈的“未拆除”问题,我们立即进行核实和处理。目前,已督促学校安排专人在今天进行拆除,并确保所有班主任私自安装的监控设备已移除。

我局将继续督促学校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监控设备的使用,努力为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

9月18日,长沙长郡斑马湖中学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监控已拆除。

网友观点两极分化!律师:涉嫌侵犯隐私

班主任私装监控一事曝光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们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有的人表示,希望大家理解一下老师,老师的初衷无非是想远程看看自习课有没有人打架、考试是否作弊。而且。万一出现了突发事件也有监控可依。而且,老师自己掏腰包装监控,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督促学生好好学习,是认真负责的表现,这样都被投诉,属于“好心没有好报”,是投诉的学生自己不想学,不服管。

另一部分网友认为,不征求学生和家长同意就私自装监控绝对是侵犯隐私,谁愿意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呢?有位网友表示:"教室不是看守所,学生课间补觉、说悄悄话的松弛感不该被剥夺"。

律师:涉嫌侵犯隐私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谭敏涛认为,如果老师未经学校批准、未征得家长和学生同意,私自安装监控,将学生置于被无差别监视的状态,这就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若老师将监控拍摄到的学生私密信息,如课间休息时的私人谈话、个人日记等,泄露给他人或用于非教学管理的非法目的,就属于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

此外,监控可能会导致学生感到被监视,产生紧张、压抑等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当学生和家长对此感到不满,还容易引发矛盾冲突,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环境。

谭敏涛也指出,从管理班级的角度来说,安装监控能为教师管理提供便利和相应证据,便于老师随时监督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或扰乱秩序的行为。特别是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监控也能成为有力证据。“所以,在教室安装监控,并不能一概而论,在装监控前,最好充分征得学生和家长的同意,并制定严格的监控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使用范围、保存期限和责任人,确保监控合法合规使用,防止监控被用于其他非教学目的。此外,还应当给学生做好开导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看到监控,减轻监控给一些学生带来的心理负担,这样,在教室安装监控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

“育人”不能成为“控人”!

其实,公共场所不容“私装监控”,已是共识。相信,谁都不愿意生活在监控之下,在技术进入校园的今天,教师们更应该注意,“育人”不是“控人”,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应当被充分尊重。

今年4月正式实施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特别强调,除了政府有关部门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也就是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单位之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安装。

所以,在这个事件中,在教室已有统一监控的状态下,部分班主任自行安装,显然不符合规定。哪怕是学校根据规定安装的公共监控,也应该做好备案、监管,查看和管理权限不能握在班主任个人手里。这不仅仅因为班主任可能将监控视频用于教学管理之外的事项,也存在管理不善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教育局“责令拆除”多天后,该生再次留言称监控仍未拆除,整改毫无进展。为此,教育局不得不督促学校安排专人进行拆除。从这种“反复”中或许也可以看出,涉事学校及相关教师,对自行安全监控的行为认知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没准还觉得是反映问题的学生“错了”。

班主任自行安全监控,出发点可能是为了便于管理,日常查看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尤其是违反纪律的情况。但是在便捷管理和学生隐私之间,仍有一道边界需要坚守。那种无时无刻不被“盯着”的感觉,无疑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进而影响学习状态。

此前,教室是否应该装监控,也曾引发热议,一些地方的学校、家长和学生还曾就教室装监控的利弊展开激烈讨论,后来形成一种较为普遍的共识:公共监控可以有,但是视频查看、存储和利用的权限必须严格管理。至于在已有公共监控的情境下,还私自安装监控,实在缺乏理由。

近年来,因监控视频泄露引发的舆情事件多有发生,当监控设备越来越发达,安装使用越来越便捷,人们的摄像头焦虑也愈发强烈,对监控设备会下意识抵触和不安。必须认识到,装监控是一件严肃的事,需要合乎监管规定、兼顾各方利益,达成安全守护、便捷管理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说到底,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是镜头里外的对峙。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管理与学生隐私之间需取得平衡,良好的学习环境既要有序,也应充满信任和尊重。

来源:天津广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