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0年的那个秋日午后,阳光穿透窗棂,在老旧的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提着两瓶当时最稀罕的麦乳精,笨拙地敲开了那扇漆着红漆的木门。心头揣着一丝忐忑,也夹杂着几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1980年的那个秋日午后,阳光穿透窗棂,在老旧的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提着两瓶当时最稀罕的麦乳精,笨拙地敲开了那扇漆着红漆的木门。心头揣着一丝忐忑,也夹杂着几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这是我第一次相亲,媒人王大妈说,对方是供销社的会计,梅子,人长得水灵,性子也温顺。
本以为麦乳精是礼数周全,却没料到,当未来丈母娘的目光落在礼品上时,她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眼神里带着一丝戏谑,却又满是慈爱地说道:“小伙子,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忐忑不安的心,也开启了我与梅子,以及她背后那个温暖家庭的一生缘分。
01
那年头,相亲是年轻人解决终身大事的主流方式。我叫李明,在市里的轧钢厂做技术员,算是个吃公家饭的体面人。
家里老母亲看我二十好几还没个着落,急得头发都白了半边,托了七大姑八大姨,才联系上王大妈,说给我介绍个顶好的姑娘。
王大妈嘴皮子利索,把梅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什么“人勤快,手巧,还会算账,模样也不输电影明星”,听得我妈眉开眼笑,我心里也痒痒的。临出门前,我妈特意嘱咐,第一次上门,礼数要周全。
“明儿,第一次去人家家里,可不能空手。咱家条件一般,但心意要到。这样吧,你带两瓶麦乳精去。这可是好东西,补身体,人人都喜欢。”
我妈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两瓶用红纸包着的麦乳精,那可是她攒了好久的票才换来的。
我应声出门,心里揣着小鹿乱撞。麦乳精在当时的确是稀罕物,一般只有生病住院或者过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我自觉这礼送得既体面又拿得出手。
到了地方,是一处老式的小院,院子里种着几棵石榴树,红彤彤的果实挂在枝头,透着一股子喜庆劲儿。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中山装,这才敲响了门。
门很快开了,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穿着朴素的蓝布褂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想必这就是梅子妈了。
“哎呀,是小李吧?快请进!王大妈都说你好几次了。” 梅子妈热情地把我迎了进去。
我有些拘谨地把麦乳精递过去,嘴里念叨着:“阿姨好,初次见面,一点小心意。”
梅子妈接过礼品,眼神在我手中的麦乳精上停留了几秒。她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小李啊,你这……”她说到一半,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声爽朗又带着点促狭。我顿时僵在原地,脸颊发烫,心想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是礼品太轻了?还是拿出来的姿势不对?
正当我手足无措的时候,梅子妈拍了拍我的胳膊,语气温柔却又带着几分幽默地说:“小伙子,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我耳边炸开,又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我所有的尴尬和紧张。我愣愣地看着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快坐快坐!”梅子妈把我拉到堂屋的木椅上,又转身去厨房倒水。“梅子,快出来,客人来了!”
我坐在椅子上,目光不自觉地打量着四周。堂屋布置得简单却整洁,墙上挂着几张奖状和一张全家福。照片上,梅子妈和梅子爸,还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眉眼弯弯,笑容甜美,想必就是梅子了。
没一会儿,一个身穿浅蓝色碎花连衣裙的姑娘从里屋走了出来。她身材匀称,皮肤白皙,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眼角带着一点笑意。乌黑的头发用一根红头绳简单地扎成马尾,显得清爽又俏丽。她就是梅子。
我瞬间觉得,王大妈真没骗我。
02
梅子走出来的时候,我感觉屋里的空气都亮了几分。她看到我,眼神里带着一点羞涩,却又礼貌地点了点头。
“妈,您叫我?”她的声音细细的,像山涧的清泉,听着特别舒服。
“快,小李来了,你给他倒杯水。” 梅子妈笑着吩咐道。
梅子应了一声,接过梅子妈递过来的搪瓷杯,熟练地从暖瓶里倒出热水,又小心翼翼地递到我面前。她的指尖不经意地碰触到我的,一股微电流瞬间从指尖传遍全身,让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谢谢。”我低声说,接过杯子。热水腾腾的,暖着我的手掌,也暖着我的心。
梅子妈坐在旁边,打量着我,脸上始终带着笑。我这才想起刚才的“礼错”风波,忍不住问道:“阿姨,您刚才说……礼错了,是什么意思?”
梅子妈又笑了起来,这次笑得更开怀了,梅子也忍不住掩嘴轻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小李啊,你是个实在孩子。”梅子妈指了指桌上的麦乳精,“你这麦乳精,是好东西,可我们家梅子,是供销社的会计,平时供销社里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麦乳精,她家可能比咱家还多呢!”
我恍然大悟,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是啊,供销社的会计,那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职业,各种紧俏物资都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我自作聪明地带了麦乳精,在人家看来,可能就像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不过啊,”梅子妈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你这孩子,心实,人看着也精神。王大妈跟我说你是轧钢厂的技术员,工作稳定,踏实肯干。我们家梅子不图别的,就图个人品好,能过踏实日子。”
梅子妈这番话,既化解了我的尴尬,又透露出对我的认可,让我心里暖乎乎的。我赶紧表态:“阿姨您说得对,我就是个踏实本分的人,工作上尽心尽力,生活上也是。如果能和梅子同志处得来,我一定会好好对她。”
梅子听了我的话,脸颊微微泛红,低头摆弄着衣角,却没有反驳,这让我心里更是有了底气。
接下来的时间,梅子妈很识趣地找了个借口去了厨房,把空间留给了我和梅子。
屋子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气氛一下子又变得有些拘谨。我看着梅子,她也偶尔抬眼看我一眼,眼神交汇,又迅速躲开。
“梅子同志,你……平时工作忙吗?”我努力寻找着话题。
“嗯,会计工作要细心,月底盘点的时候会忙一些。”梅子轻声回答,声音还是那么好听。
“轧钢厂的工作也挺累的,不过我们技术员平时主要负责设备维护和技术改进,也算学以致用。”我努力展示着自己的优点。
我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从工作聊到生活,从厂里的大食堂聊到家里的自留地。虽然话题有些平淡,但每一次对话,都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又像是在慢慢地靠近。
我发现梅子不爱说大话,但字字句句都透着真诚和认真。她还会问我厂里的趣事,听我讲的时候,眼睛亮亮的,偶尔还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过去了。临走时,梅子妈特意拿出一些自家种的红薯和花生,非要我带回去。
“小李啊,以后常来家里玩!”梅子妈送我到门口,语气亲切得像送自家孩子。
我提着沉甸甸的红薯和花生,心里却更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梅子一家对我的认可和期许。走出小院,回头望去,梅子正站在门口,冲我挥了挥手。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边,那一刻,我觉得她美得就像一幅画。
03
从梅子家回来后,我妈看我脸上带着笑意,就知道这事儿八成是成了。她忙不迭地问我:“怎么样?梅子那姑娘咋样?人家家里人对你印象好不好?”
我把梅子妈说“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的事儿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把我妈逗得哈哈大笑。
“哎哟喂,这梅子妈可真有意思!不过这说明人家不看重那些虚头巴脑的,看重的是你这个人,明儿,这可是好事啊!”我妈高兴得合不拢嘴,“她送你的红薯花生呢?快拿出来,今晚咱就煮了尝尝。”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频繁地往梅子家跑。每次去,我都会精心准备些小礼物,但不再是麦乳精那样“高大上”的东西。有时是厂里发的白糖,有时是市里新出的点心,更多的时候,我会带上我妈亲手做的包子或者腌菜。
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却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家的味道。
梅子妈每次都笑呵呵地收下,嘴里念叨着:“哎哟,小李你太客气了,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但眼神里的满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我和梅子也渐渐熟络起来。不再是第一次见面时的拘谨,我们可以自然地聊起彼此的工作烦恼,分享生活中的小乐趣。她会告诉我供销社里又进了什么新货,哪个牌子的肥皂特别抢手;
我也会跟她讲厂里新引进的设备,或者同事们开的玩笑。
有一次,我厂里有个技术难题,连续好几天都解决不了,弄得我心烦意乱。梅子看我愁眉不展,主动问我怎么了。我简单地说了说,没想到她竟认真地听着,还时不时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那个零件是不是特别精密?要是数据差一点点,是不是整个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了?”她问。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一个会计,对机械原理竟然有这样的理解。我详细地解释给她听,梅子听得很认真,最后突然说了一句:“既然是精密的东西,那是不是一点点偏差都不能有?有没有可能,是某个环节的计算出了问题?”
她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划破我脑海中的迷雾。我一直把问题锁定在机械结构上,却忽略了最初的设计和计算环节。回去后,我立刻重新检查了图纸和计算数据,果然发现一个微小的计算误差!
就是这个误差,导致了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出现问题。
我兴奋地跑到梅子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梅子听了也很高兴,但她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真能帮到你。”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梅子的细心和智慧,她不是那种只会在柴米油盐里打转的普通姑娘,她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我心里对她的喜欢又加深了几分。
梅子爸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话不多,但对我这个未来女婿却是越来越满意。每次我去,他都会从柜子里拿出珍藏的茶叶,泡上一壶,然后和我聊聊厂里的事情,或者问问我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他看我的眼神,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现在的信任和慈爱。
梅子家有一个小院子,梅子妈在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还有一小块菜地。梅子空闲的时候,也喜欢在院子里侍弄花草。有一次,我陪她在院子里浇花,她轻轻地抚摸着花瓣,嘴里哼着一首当时流行的老歌。
阳光洒在她身上,微风吹拂着她的发丝,那一幕,美得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看着她的侧脸,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把她拥入怀中,告诉她我的心意。但我还是忍住了,我知道,感情需要慢慢培养,急不得。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和梅子之间的感情,就像院子里那些花草一样,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悄然生长。我们不再只是相亲对象,更像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开始期待每天下班后能见到她,期待周末能和她一起去逛街、看电影,或者只是静静地坐在她家院子里,享受那份宁静和温馨。
04
我们的关系在镇上街坊邻居的眼里,也成了公开的秘密。大家看到我来梅子家,都会笑着打趣几句:“小李又来看梅子啦?好事近了吧!”每每这时,我都会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然而,就像所有故事里都会有那么一点波折一样,我和梅子之间也遇到了一些小小的考验。
轧钢厂里有个和我同期进厂的同事,叫张强。他家里条件不错,父母都是干部,人也长得高大帅气,平时就有些心高气傲。他一直对梅子有些意思,只是我先一步通过王大妈介绍了。
自从知道我和梅子在谈对象后,张强就时不时地找茬。先是在厂里散布些风言风语,说我高攀了梅子家,还说梅子家看上的是我的“铁饭碗”,不是我这个人。
后来,他更是直接找到梅子,当面“劝说”她,说我性格木讷,不懂浪漫,不如他会疼人。
梅子性子温顺,但也不是没有脾气。她把张强的话告诉我时,气得眼睛都红了。
“李明,你说我……是不是真的那么看重你的工作?”她有些委屈地问我。
我心里一紧,赶紧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梅子,我了解你,你不是那种人。你妈当初就说了,‘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你家看重的是人品,不是别的。张强那是嫉妒,你别听他胡说八道。”
梅子听我这么说,眼眶里的泪水才慢慢退了回去。她反握住我的手,紧紧的。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张强的行为并没有就此打住。他甚至找到了王大妈,说要给她介绍一个更好的姑娘,条件比梅子好得多,希望王大妈能劝说梅子考虑他。
王大妈是个老实人,虽然觉得张强做得不对,但碍于情面,还是把张强的话转达给了梅子妈。
梅子妈听了之后,不屑地哼了一声:“哼,他张强是什么心思,我还能不知道?想用这些小伎俩来拆散人家小两口,门都没有!梅子是我的女儿,她的幸福我比谁都清楚。
小李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人品端正,踏实肯干,比那些花言巧语的强一百倍!”
梅子妈的这番话,彻底打消了王大妈的顾虑,也让我对梅子一家更加感激和敬佩。他们没有因为外界的诱惑和流言蜚语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地站在我这边。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那年秋天,厂里组织了一次技术骨干的培训,地点在省城。为期三个月,封闭式管理,学习期间不能回家。这是一个难得的提升机会,如果能顺利完成培训,我在厂里的地位和待遇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梅子的时候,她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鼓励我:“这是好事啊!李明,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抓住这个机会。”
我看着她,心里却有些犹豫。三个月不能见面,会不会让我们的感情变淡?会不会让张强那种小人趁虚而入?
“梅子,我怕我走了,你会……”我欲言又止。
梅子看出了我的顾虑,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脸颊,眼神坚定:“李明,如果你连这点信任都没有,那我们还怎么过一辈子?我相信你,也请你相信我。距离是考验,不是阻碍。”
她的话让我羞愧,也让我感动。我用力抱住她,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早日学成归来,给她一个安稳幸福的未来。
培训的日子开始了,我在省城拼命学习,每天除了专业知识,就是想念梅子。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给她寄一封信,汇报我的学习进度,讲述我在省城的见闻,字里行间都是对她的思念。
梅子也会给我回信,她的字迹娟秀,内容总是充满了对我的关心和鼓励,也会讲些家里的趣事,让我感觉虽然远隔千里,但心却始终在一起。
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培训,拿着厂里颁发的优秀学员证书,心急如焚地踏上了回家的列车。我想第一时间见到梅子,告诉她我有多想她,告诉她我学到了多少新知识,告诉她,我回来了。
然而,当我回到厂里,却听到了一些让我心惊胆战的传闻。有人说,在我培训期间,张强从未放弃过对梅子的追求,甚至做得更加过分。
05
我回到厂里那天,天还没亮就到了。下了火车,我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回了家,把行李一扔,就准备往梅子家赶。我妈看我风尘仆仆的样子,心疼地让我先吃饭休息,可我哪里等得了。
“妈,我先去梅子家一趟!”我顾不上解释,匆匆出门。
然而,刚走到厂门口,就听见几个工友在小声议论。
“听说了吗?张强那小子,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可不是嘛,小李一走,他就天天往梅子家跑,还送这送那的,简直是阴魂不散!”
“梅子妈可不待见他,每次都给他脸色看。不过,张强家里有背景啊,听说他爸是咱们厂的副主任……”
我的心猛地一沉,脚下的步子也慢了下来。我早就知道张强对梅子不死心,但没想到他竟然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做得如此猖狂。我紧紧地握着拳头,一股怒火直冲脑门。
我加快脚步,几乎是冲到了梅子家门口。刚要敲门,却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争吵声。
“张强!你别太过分了!我告诉你,我女儿跟小李好好的,轮不到你在这里指手画脚!”这是梅子妈的声音,带着怒气。
“阿姨,您也知道,小李他家就是普通工人家庭,他一个技术员能有多大出息?我爸可是厂里的副主任,我以后肯定能提干!梅子跟我,那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张强的声音,带着一丝傲慢和不屑。
“哼,好日子?你这种仗势欺人、阴奉阳违的小人,能给谁好日子?我们家梅子不稀罕!”梅子妈怒斥道。
“梅子!”张强突然提高声音,带着一丝强硬,“你到底怎么想的?你真要跟那个穷小子过一辈子?他走了三个月,你就不怕他变心?我可是一直在你身边!”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我多么害怕梅子会动摇,会因为张强的花言巧语和家庭背景而改变主意。
就在这时,梅子的声音响了起来,她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决绝。
“张强,你给我闭嘴!我告诉你,我跟李明是真心相爱。他走了三个月,我每天都在等他的信,等他回来。他有没有变心,我比谁都清楚!你这种人,根本不懂什么叫真心!你给我滚!以后不许再来我家!”
听到梅子这番话,我所有的不安和怒火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感动和欣慰。我的梅子,她真的成长了,变得如此勇敢和坚定。
我再也忍不住了,猛地推开院门,大步走了进去。
院子里,梅子正站在梅子妈身前,怒视着张强。张强显然没想到我会突然出现,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慌乱。
“张强!”我冷冷地叫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张强看到我,脸色煞白,结结巴巴地说:“李……李明?你,你怎么回来了?”
“我再不回来,你是不是要把我家梅子抢走了?”我一步步走向他,眼神像刀子一样。
“我……我没有!我只是……”张强想狡辩。
“你没有?我把你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你给我滚!以后再让我看到你骚扰梅子,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指着院门,语气不容置疑。
张强被我强大的气场震慑住了,他看了看梅子,又看了看梅子妈,最后悻悻地低着头,灰溜溜地跑出了院子。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转过身,看向梅子。她正呆呆地看着我,眼睛里充满了惊喜和难以置信。
“李明!”她轻声叫道,眼眶瞬间红了。
我张开双臂,梅子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一下子扑进了我的怀里。她紧紧地抱着我,把头埋在我的胸口,肩膀微微颤抖,显然是刚才被张强气得不轻。
“我回来了,梅子,我回来了。”我紧紧地抱着她,感受着她温暖的身体,心里所有的疲惫和担忧都烟消云散。
梅子妈在一旁看着我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李啊,你回来得正好!要不是你及时赶到,我真要被那个张强气死了!”
“阿姨,对不起,让您和梅子受委屈了。”我感到十分愧疚。
“说什么傻话呢!”梅子妈嗔怪道,“你们年轻人之间的事,谁还没个波折?重要的是,梅子心里有你,这就比什么都强。”
梅子从我怀里抬起头,红着眼睛看着我:“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想给你个惊喜嘛。”我刮了刮她的鼻子,开心地笑了。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和梅子之间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当初相亲时的好感,而是经过考验,变得更加深厚和牢固。
06
经过张强这件事,我和梅子之间的感情彻底稳定下来,也得到了双方父母的完全认可。梅子妈更是逢人就夸我,说我人品好,有担当,是值得托付的好男人。我妈也对梅子赞不绝口,觉得梅子是她这辈子见过最好的儿媳妇。
回到厂里后,我将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快就解决了厂里一个长期存在的设备故障,为厂里节约了一大笔维修费用。厂领导对我刮目相看,很快就把我提拔成了技术组长,工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下,连张强也不敢再对我有什么非议了。我在厂里的地位提升,也让我在梅子家人面前更有底气。
一个周末的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我和梅子坐在她家院子的石榴树下,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晚风吹拂,带来阵阵花香。
我看着梅子,她安静地坐在那里,侧脸被夕阳映照得温柔而美丽。我心里涌起一股冲动,我知道,是时候了。
“梅子。”我轻声叫她。
“嗯?”她转过头,看向我。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枚简单的银戒指。这枚戒指是我攒了几个月的工资,特意找老银匠打的。虽然不贵重,但却承载着我所有的心意。
“梅子,嫁给我吧。”我将戒指递到她面前,声音有些颤抖,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梅子看着那枚戒指,又看了看我,眼睛里渐渐泛起了水光。她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地接过戒指。
“你……你真的愿意跟我过一辈子吗?”她声音有些哽咽。
“当然!我这辈子,非你不娶!”我紧紧握住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从你妈说‘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遇到对的人了。梅子,我爱你。”
梅子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她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扑进了我的怀里。我紧紧地抱着她,感受着她身体的颤抖,心里充满了幸福。
第二天,我带着我妈和王大妈,正式上门提亲。梅子家早就做好了准备,屋子里布置得喜气洋洋。梅子妈和梅子爸脸上都挂着笑容。
双方家长坐在一起,商量着婚事。我妈和梅子妈更是亲热得像姐妹一样。
“亲家母啊,我们家明儿能娶到梅子这么好的姑娘,真是祖上积德了!”我妈拉着梅子妈的手,感慨道。
“哪里哪里!我们家梅子能嫁给明儿这么个踏实肯干、又有本事的年轻人,也是她的福气!”梅子妈笑呵呵地回应。
婚事定在了年底,是个黄道吉日。那段时间,我们两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我妈开始张罗着给我准备新房,梅子妈则忙着给梅子准备嫁妆。虽然都是些朴素的物件,但每一件都凝聚着长辈们对我们小两口的祝福和期盼。
结婚那天,整个小镇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我穿着借来的崭新中山装,胸前戴着大红花,骑着厂里借来的自行车,后面跟着一串敲锣打鼓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去梅子家接亲。
梅子穿着一身大红色的棉袄,头上戴着红盖头,坐在铺着红毯的拖拉机上。她掀开盖头的一角,偷偷地冲我笑了笑,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温馨。我们小两口住在厂里分配的一间筒子楼里,虽然空间不大,但被梅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充满了家的味道。
梅子是个勤俭持家的好手,她把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她会把每月工资的大部分都存起来,用于我们未来的生活规划。她还会用各种票证去供销社换回紧俏的物资,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我下班回家,总能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饭菜香。梅子会给我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即使工作再累,看到她温柔的笑容,听到她轻声细语的问候,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我们也曾有过争吵,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我把袜子随便扔在地上,或者她不小心把碗打破了。但每一次争吵,我们都能很快和解。
梅子会主动给我递上一杯热水,或者我会在她生气的时候,偷偷地从后面抱住她,轻声道歉。
她总说:“夫妻之间,哪有隔夜仇?”
我总说:“跟你吵架,我心疼。”
最让我感动的是,梅子从未忘记过我们相识的那个“错礼”的故事。每当我们回忆起往事,她都会笑着说:“那时候你提着麦乳精来,我还以为你是个不懂变通的傻小子呢!没想到,你却是最懂我的人。”
我则会深情地看着她,说:“是啊,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幸好那天我带错了礼,才让我遇到了对的你。”
我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八十年代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我们却过得有滋有味。我们一起省吃俭用,攒钱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晚上依偎在一起看新闻联播和电视剧,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
梅子怀孕的时候,我更是小心翼翼,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孕吐严重,吃什么都吐,我便想方设法给她做各种清淡的饭菜,甚至半夜跑到黑市去给她买她想吃的水果。
当我们的女儿平安降生时,我看着怀里的小生命,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梅子躺在床上,虽然虚弱,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我们的女儿,长得真像你。”她轻声说。
我吻了吻她的额头,心里充满了感激。感谢上苍,让我遇到了梅子,遇到了这个温暖的家庭。
07
女儿出生后,我们的生活又多了一份甜蜜的负担。梅子休了产假在家带孩子,我则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能给妻女更好的生活。
女儿小名叫乐乐,寓意着希望她一生快乐无忧。乐乐很乖,不怎么哭闹,梅子照顾起来也算得心应手。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有时候乐乐半夜哭闹,梅子刚哄睡着,我下班回家又会不小心吵醒。
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不好,回家后语气有些重。梅子正在给乐乐换尿布,听到我的话,脸色也沉了下来。
“李明,你今天怎么了?工作不顺心,也不能把气撒在家里!”她声音有些疲惫。
我看着她,心里一阵愧疚。她每天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比我更辛苦。我怎么能把负面情绪带回家里呢?
“对不起,梅子,我错了。”我走过去,从她手里接过乐乐,轻声哄着,“我今天厂里出了点问题,没控制住情绪。你和乐乐辛苦了。”
梅子看我认错态度诚恳,脸色也缓和下来。她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工作压力大,可家里是港湾,不是你发泄情绪的地方。我跟你一样,也希望咱们这个家能和和睦睦的。”
我抱着乐乐,轻轻拍着她的背,心里暗自发誓,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把笑容带回家里,把烦恼留在厂里。
梅子妈和梅子爸也经常过来帮忙照看乐乐。梅子妈每次来都会带上家里种的新鲜蔬菜,或者她亲手做的点心。她总是说:“梅子啊,你好好带孩子,家里有妈呢!”
有一次,乐乐生病发烧,我和梅子急得团团转。梅子妈听到消息后,立刻赶过来,又是帮我们给乐乐物理降温,又是熬药。她守在乐乐床边,一夜没合眼。
看着梅子妈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里充满了感激。这个家庭,从我带错麦乳精的那天起,就一直用他们的爱和温暖包容着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厂里的效益虽然还在,但社会上各种新的机遇也层出不穷。
我的一个老同学,下海经商,做起了服装生意,没几年就赚得盆满钵满,开上了小轿车,住进了大房子。他几次找到我,邀请我辞职跟他一起干,说以我的技术和头脑,肯定能赚大钱。
我心里不是没动摇过。看着同学过上那样的生活,再看看自己,虽然是技术组长,但在那个年代,工资依然有限。乐乐渐渐长大,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我总想着能给她更好的条件。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梅子。她听得很认真,没有立刻反对,也没有盲目支持。
“李明,下海经商风险很大,你真的想好了吗?”她问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
“我想给乐乐更好的生活,也想让你过得更轻松一些。”我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梅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李明,我知道你心疼我们。但是,人各有命,富贵在天。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胜在安稳。你在厂里是技术骨长,受人尊敬,工作也稳定。万一辞职了,生意失败了,我们怎么办?”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我妈当初说‘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她看中的是你的为人,不是你的钱财。我们两个在一起,只要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强。钱固然重要,但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梅子的话让我冷静下来。是啊,我当初看中的不就是梅子的善良、踏实和顾家吗?我怎么能为了追求虚无缥缈的财富,而放弃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呢?
“你说的对,梅子。”我握住她的手,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还是踏踏实实地在厂里干吧。有你在,有乐乐在,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梅子笑了,笑容里充满了理解和欣慰。
08
时间一晃,乐乐上了小学。我们的小家庭也越来越稳固。我继续在轧钢厂工作,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勤恳的态度,一步步从技术组长晋升为车间主任。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也住进了厂里分配的新房子,有了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梅子也回到了供销社继续做会计,她的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我们夫妻俩齐心协力,共同撑起了这个家。
每到周末,我们都会带着乐乐去公园玩,或者去梅子爸妈家吃饭。看着乐乐活泼开朗的样子,我和梅子都觉得无比欣慰。
梅子妈的身体一直不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毛病也开始找上门。有一次,她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住院手术。
我和梅子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医院。在医院里,我忙前忙后,帮着办理住院手续,联系医生,照顾梅子妈。梅子则陪在妈妈身边,安慰她。
手术很成功,梅子妈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在住院期间,我每天都会去医院看望她,给她送饭,陪她聊天。梅子妈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小李啊,你真是个好女婿!”梅子妈拉着我的手,感激地说,“当初我真是没看错人。梅子嫁给你,是她的福气。”
我笑着说:“妈,您说什么呢!您是我的丈母娘,照顾您是应该的。再说,您当初那句‘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可是指引了我一辈子啊!”
梅子妈听了,又开心地笑了。
我们家和梅子娘家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我妈也经常到梅子家串门,和梅子妈一起聊聊家常,说说孩子们的事情。两位老人家,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来亲如姐妹,互相扶持。
逢年过节,我们两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孩子们在旁边嬉笑打闹,老人们则乐呵呵地看着,享受着这份天伦之乐。
我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而来。供销社的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了,很多商品都可以直接从市场上买到。梅子也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换个工作。
她也曾想过自己开个小店,卖些日用百货。我全力支持她,帮她分析市场,计算成本。虽然最终她没有开店,而是选择在供销社继续坚守,但我们夫妻俩这种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变化的态度,让我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乐乐渐渐长大,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她继承了梅子的细心和我的踏实,是个懂事又聪明的孩子。我和梅子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希望她能考上大学,走出小镇,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乐乐高考那年,我和梅子都非常紧张。我们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照顾她的饮食起居,生怕给她造成一点点压力。
当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乐乐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我和梅子都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我们夫妻俩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
送乐乐去大学报到的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车。在火车上,梅子紧紧地握着乐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里感慨万千。
从当初那个提着麦乳精去相亲的青涩小伙子,到现在成为一个有妻有女、事业稳定的中年男人,我的人生轨迹,都与梅子紧密相连。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梅子妈那句充满智慧和温暖的话:“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
这句话,不仅仅是梅子妈对我的认可,更是她对人生和爱情最朴素、最深刻的理解。它告诉我,物质的表象固然重要,但人品、真心和彼此的契合,才是维系一段感情,支撑一个家庭最坚实的基础。
09
乐乐去省城上大学后,家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我和梅子也从忙碌的父母角色中,逐渐回归到夫妻二人世界的模式。虽然有些不适应,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生活节奏。
下班后,我们不再急着回家给乐乐辅导功课,而是可以一起散步,聊聊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周末,我们会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然后梅子做饭,我给她打下手。
餐桌上,少了乐乐的欢声笑语,却多了一份只属于我们两人的宁静和温馨。
我们也会偶尔坐下来,翻看乐乐小时候的照片,回忆她成长的点点滴滴。每当这时,梅子都会忍不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乐乐都上大学了。”
我则会握住她的手,深情地说:“是啊,但不管时间怎么变,你还是我当初一见钟情的那个梅子。”
梅子会羞涩地笑,然后嗔怪我:“都老夫老妻了,还说这些甜言蜜语。”但眼神里的甜蜜却怎么也藏不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梅子也开始关注起彼此的身体健康。我们开始坚持每天早起散步,周末一起去郊外爬山。我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只顾着工作,而是更加注重劳逸结合。梅子也学会了放松自己,不再凡事都操心。
我们还养成了定期体检的习惯。每次体检前,梅子都会提前提醒我,体检结束后,我们也会互相询问结果,关心彼此的身体状况。
有一次,我体检报告出来,医生说我血压有点偏高。梅子立刻紧张起来,督促我清淡饮食,戒烟戒酒。她每天都会给我准备降血压的茶饮,还会拉着我一起去锻炼。在她的严格监督下,我的血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我也开始学着做饭,虽然手艺不如梅子,但偶尔给她做顿饭,也算是给她减轻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梅子每次吃我做的饭,都会夸我:“李大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虽然我知道她是在鼓励我,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我们的父母也渐渐老去。我妈的身体大不如前,经常需要人照顾。梅子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每天下班后都会先去我妈家,给她做饭,陪她聊天,帮她洗漱。
我妈看在眼里,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常常对我说:“明儿啊,你真是娶了个好媳妇!梅子比亲闺女还亲!”
梅子则说:“妈,您别这么说,您是李明的妈,也是我的妈。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她的这份善良和孝顺,让我更加深爱她。
梅子爸妈也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梅子会定期带着我回去看望他们,给他们带些补品,陪他们聊聊天。每当看到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梅子爸妈的脸上都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我们夫妻俩也会在闲暇时,回忆起当年相亲的场景。
“你还记得吗?那天你提着麦乳精来,我妈一看到就笑了。”梅子靠在我肩头,轻声说。
“怎么不记得?当时我脸都红了,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大错。”我笑着回答。
“是啊,那时候你可真傻。不过,就是你那份傻气和真诚,才打动了我妈,也打动了我。”梅子说着,在我脸上亲了一下。
我们都明白,那两瓶“错”了的麦乳精,却开启了我们“对”了一辈子的缘分。它教会我们,生活和感情,看的不是外在的浮华,而是内在的真诚和实实在在的人品。
10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我退休了,梅子也从供销社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我们都成了满头银发的老人。
乐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可爱的孩子。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带着一家人回来看望我们。家里又恢复了昔日的热闹和欢声笑语。
我抱着我的小孙子,看着他天真烂漫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满足。梅子则在厨房里忙碌着,为一家人准备丰盛的饭菜。她的动作虽然不如年轻时利索,但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对家人的爱。
饭桌上,乐乐的丈夫好奇地问起我和梅子当年的相识。乐乐笑着把“麦乳精”的故事讲了出来。
“外婆,您当时真那么说啊?‘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孙女瞪着大眼睛,好奇地问梅子。
梅子慈爱地看着孙女,笑着点点头:“是啊,外婆就是这么说的。你看,你外公当年就是带错了礼,可他这个人对,所以我们才能有你们。”
她转头看向我,眼神里充满了温柔和爱意。我牵起她的手,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依然温暖有力。
我们这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也没有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我们只是两个普普通通的人,在时代的洪流中,相遇、相爱、相守。我们用最朴素的方式,经营着我们的家庭,守护着我们的爱情。
回首往事,我常常会想,如果当年我没有带那两瓶麦乳精,或者梅子妈没有说那句充满哲理的话,我的人生会是怎样?也许我会和另一个姑娘相亲,也许我会过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样的生活,一定没有现在这样充实和幸福。
那句话,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指引着我的人生方向。它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真心实意远比形式上的花哨更重要。
它也让我坚信,爱情的基础,不是金钱财富,不是外貌地位,而是两个灵魂的相互吸引和彼此的真诚付出。
如今,我和梅子都已经步入暮年。我们坐在家里的摇椅上,互相依偎着,看着窗外夕阳西下。日子过得慢了,却也更醇厚了。我们很少再说什么甜言蜜语,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明白彼此的心意。
“梅子,”我轻声叫她,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
“谢谢你。”我说。
梅子笑了,眼角的皱纹里充满了温柔。“谢什么?我们是一家人。”
是啊,我们是一家人。从1980年那个秋日的午后开始,从那两瓶“错”了的麦乳精开始,从那句“礼错了没事,人对就行”的话开始,我们的一生,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而这段缘分,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来得珍贵,比任何华丽的誓言都来得长久。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来源:肉鸽岛PmJ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