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作为南非黑人意识运动创始人的后代,小比科对非洲大陆的未来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非洲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非洲何时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作为南非黑人意识运动创始人的后代,小比科对非洲大陆的未来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非洲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非洲何时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片拥有54个国家、13亿人口的大陆,虽然早已在法律意义上获得独立,但在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层面,依然深受西方影响。
小比科的观点直截了当:非洲必须打破西方国家精心编织的网络。从货币体系到贸易规则,从教育模式到价值观念,西方的影子始终笼罩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资源问题。非洲拥有全球30%的矿产资源,包括钴、铂金、钻石等稀有矿物的储量更是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这些财富并没有转化为非洲人民的福祉。相反它们源源不断地流向欧美市场,成为西方工业体系的原料供应地。
以刚果民主共和国为例,这个国家拥有全球70%的钴储量,而钴是制造电池的关键材料。
但讽刺的是当全世界都在谈论新能源革命时,刚果的矿工们依然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他们的收入微薄得令人心酸。这种"资源诅咒"在非洲大陆随处可见。
小比科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非洲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分量的权力集团。
这不是要对抗谁,而是要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毕竟一个分散的非洲只能任人宰割,而一个团结的非洲则可能改变世界格局。
近年来非洲大陆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变化。除尼日尔明确要求法国撤军外,马里、布基纳法索等国亦采取了相似举措。这些行动展现出地区国家在主权与自主事务上更为坚定的立场,国际影响渐显。这些西非国家的举动,被许多观察家视为非洲政治觉醒的标志。
这些非洲小国终于觉醒,从此前他们一次次的驱逐行动可以看出来,这是铁了心要摆脱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
但独立之路从来都不平坦。法国在西非和中非的14个国家使用着共同货币,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这两种货币都与欧元挂钩,其外汇储备必须存放在法国财政部。这种货币安排实际上让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前宗主国手中。
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非洲联盟已经成立20多年,但其影响力和执行力都相当有限。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远不如它们与欧美国家的贸易频繁。据统计数据显示非洲内部贸易在其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约为15%,处于较低水平;反观欧洲内部贸易占比逾60%,两者差距颇为显著。
由于殖民历史的影响,非洲大陆被人为地分割成英语区、法语区、葡语区等,这种语言上的分裂严重阻碍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个尼日利亚商人要和阿尔及利亚同行做生意,可能需要通过英语或法语这样的"中介语言",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基础设施的落后更是制约非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从内罗毕飞往拉各斯,可能需要在巴黎或迪拜转机,这种荒谬的现实每天都在上演。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非洲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肯尼亚移动支付系统M - Pesa的普及程度令人惊叹,其渗透率竟超越了诸多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彰显了肯尼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独特发展态势。
在卢旺达无人机送药已经成为现实。这些创新表明非洲完全有能力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年轻一代的非洲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这片大陆。他们不再甘愿仅为原材料供应商,于现状中萌生新的渴望。
他们希望投身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身的价值与力量。从拉各斯的科技创业者到内罗毕的金融从业者,新一代非洲精英正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
2021年正式启动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覆盖了13亿人口和3.4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虽然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但这至少表明非洲国家已经认识到内部合作的重要性。
气候变化议题也可能成为非洲团结的契机。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大陆,非洲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理应获得更多支持和补偿。
越来越多的非洲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殖民主义对非洲文化的破坏,努力恢复和发扬本土文化传统。从服饰到音乐,从文学到电影,非洲文化正在经历一场复兴运动。
小比科提到的黑人意识运动,正是这种文化觉醒的先驱。他的父亲史蒂夫·比科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黑人必须首先在心理上获得解放,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当然非洲的自主之路注定不会很容易。外部势力的干预、内部的分歧、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都需要时间来解决。但正如小比科所说,局势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个更加自信、更加团结的非洲正在崛起。
当非洲的资源能够真正造福非洲人民,当非洲的声音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被充分听到,当非洲的年轻人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梦想,那时的非洲,将不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和怜悯。
来源:不可史意一点号